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6)
米芾紫金研帖
一、關於用筆
1、關於執筆,其實鉛筆執法其實也是我國古法,即所謂“撥鐙法”。當然,每個人執筆大多不同,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與寬”而已。隻要運用自如、把食物夾到嘴裏就算有效。
至少應該認為,五指筆法並非王羲之的古法,而是有了如今天的高桌椅後才發展出來的。日本人至今用三指,應是唐以前的執法。因為他們一直席地而坐,與我國唐以前的坐姿相同。我之所以站立用三指,是因為不必彎腰而已。
2、關於運筆,注意點畫越長越需要有變化,否則便失於單調,長橫如此,其他亦然,按提按並使之波動,是常用的筆法。
米芾字
3、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節奏感是其標誌。所謂節奏,就是有快有慢。痛快,自然是快,那麽沉著也就不言而喻。落實到具體,則是直筆當快。因為無非提按而已,比較簡單。
米芾字
4、曲線由於有方向的改變,因此必須稍慢,尤其是有所應接的曲筆,如長撇和鉤等,均須特別留意。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二、先從《聖教序》入手為好
米芾的《方圓庵記》(下圖)確有大王意味,但他在此前風格已基本確立,其形成當受歐陽詢沈傳師褚遂良等家影響,而此基調基本上貫徹始終。大王對於小王而言,對米芾的作用似乎並非主要的。因此“若無聖教打底”雲雲是未必然的。另外,《蘭亭序》因是唐人半臨半摹,故與幾本響拓的精確度還是有差距的,這就是我覺得學王不如從《聖教序》入手為好的原因。
米芾早期作品《方圓庵記》
三、越易學,越易俗
一類,我看學趙(趙孟頫)比學米更易俗,何故?因為趙平易近人,學者往往可以舉一反三,所以貌合神離也就難免,乾隆即是如此。這種俗應歸入平庸一類,盡管它還不是完全不堪入目。
米芾作品《杜甫秋興詩》
二類,淺層次的學米,弊端或許更多。米字個性強烈,點畫跳蕩,字勢欹側,而且帶有一些特殊標記。初學者一般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如果盲目拚裝,雖能一目而知出於米,但其俗恐怕隻可說是惡俗得俗不可耐了。
這兩種表現不同,其俗一也,都是“且學一家忘一家”其實是不可能的。學什麽就會不知不覺受到影響,所以先入為主尤其重要。後博就是博采各家之長,但須防止亂采,風格離得太遠的不能嫁接,有的書家就這樣給毀了。
這是淺嚐輒止所致。那麽,如何醫俗也就不言而喻,但必須強調讀書知禮的重要性,因為書法畢竟不僅是技法層麵的事。
曹寶麟作品
四、關於創新
我們不但切忌禁止嚐試和探索,反應鼓勵創造。有些天分很好的年輕人確實寫得不錯,我向他們致敬。要相信曆史的公正,好的總會流傳下去,匯成傳統。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