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書論片語

(2016-03-22 14:26:28) 下一個

1. 薑夔《續書譜》說:“一字之體,率有多變,有起有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各有義理。王右軍書‘羲之’字、‘當’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數十字,無有同者,而未嚐不同也,可謂所欲不逾矩矣”。

(一個字有數十種寫法,原因就在於“有起有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不同空間位置產生出不同的連接方式,或長或短,或正或斜,或收或放,最後導致了不同的造形。另一類是因形的對比而變形,一件作品中有許多相同或相近的字,為避免雷同,必須變形。)

2. 王羲之《書論》說:“每作一字,須用數種意,或橫畫似八分,而發如篆籀;或豎牽如深林之喬木,而屈折如鋼鉤;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細若針芒;或轉側之勢似飛鳥空墜,或棱側之形如流水激來……若作一紙之書,須字字意別,勿使相同”。

3. 包世臣《藝舟雙楫》說:“蓋筆向左迤後稍偃,是筆尖著紙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鋪紙上矣。石工鐫字,畫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驗而實之,則紙猶石也,筆猶鑽也,指猶錘也。…… 鋒既著紙,即宜轉換,於畫下行者,管轉向上;畫上行者,管轉向下;畫左行者,管轉向右。”

4. 阮元《北碑南帖論》說:“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南北書派論》說:”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宜於啟牘“。

5. 董其昌 在《畫禪室隨筆》中說:“書雖貴藏鋒,然不得以模糊為藏鋒,須有用筆如太阿斬截之意,蓋以勁利取勢,以虛和取韻,顏魯公所謂如印印泥,如錐劃沙是也”。
(他認為帖學的點畫要幹淨利索,起筆和收筆不能含糊,不能刊落鋒穎,要“勁利取勢,以虛和取韻“。
這八個字非常要緊,怎麽落實?董其昌一再表述“作書須提得起,自為起,自為結,不可信筆“,)
又說:”轉筆處,放筆處精神氣血易於放過,此正書家精要關津,造物待是而完足也“。
 
6. 南宋薑夔 在《續書譜》中說:“大抵用筆有緩有急,有筆鋒,有無鋒,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字,乍徐還疾,忽往複收……橫斜曲直,鉤還盤行,皆以勢為主”。
(對於這種勢,他又有具體的闡述,一方麵強調要有輕重快慢變化,)
如“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嚐考其字,是點畫處皆重,非點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雖變化多端,而未嚐亂其法度”。(另一方麵強調要有離合斷續變化,)
如:“一點者,欲與畫相應;兩點者,欲自相應;三點者,要有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起,兩帶,一應”。
 
7. 明代費瀛的《大書長語》說:“匾額橫字,書稍宜瘦長,不宜扁闊”。
 
8. 晉代衛夫人的《筆陣圖》在論點畫寫法時說:“橫如千裏陣雲,點如高山墜石……“
(寫一點要像石,這是形,而它必須具備高峰墜落之勢;寫一橫要像雲,這是形,而它必須具備千裏摛展之勢……。古人論基本點畫的寫法,每一種比喻都既包括形,又包括這種形所具有的強大的勢,以形勢合一的方法來表現自然萬物的生命狀態。)
成公綏的《隸書體》在論結體寫法時說:“或若虯龍盤遊,蜿蟬軒翥,鸞鳳翱翔,矯翼欲去,或若鷙鳥將擊,並體抑怒,良馬騰驤,奔放向路……”。
(其中虯龍、鸞鳳、良馬是形,盤遊的蜿蟬軒翥,翱翔的矯翼欲去,將擊的並體抑怒,騰驤的奔放向路都是勢,也是用形勢合一的方法來描述各種生命形象的。古人論點畫和結體都強調形勢合一,因此)
唐太宗在《指意》中說:“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