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林散之書法--天地氣韻

(2016-03-09 06:48:33) 下一個

 

 


林散之

 

南京以西40公裏有一處曆史悠久的古鎮--烏江,她地處蘇皖交界,《史記》記載楚霸王項羽即自刎於此,至今烏江還保留霸王祠,項羽墓等遺跡。這裏自古人文薈萃,曾出現過中唐詩人張籍,南宋詞人張孝祥、書法家張即之,清初畫家戴本孝等諸多名家,更留下無數文人騷客的足跡,近代又誕生了一位風標獨立的草書大家--林散之。

 

 

林散之,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阪村(現屬南京浦口區)。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五,乳名"小五子",六歲入塾讀書識字,取名以沃、以霖,從小即勤奮習書。14歲喪父,門庭忽然冷落,迫於生計,他離家至南京跟張青甫學畫人像謀生,此後回到烏江隨鄉師範培開先生學習書法,方懂得懸腕執筆之法。因迷於詩、書、畫,自號"三癡生"。18歲又從清末進士含山張栗庵學古文詩辭,書法亦得其指授。張栗庵諧"三癡"之音,為其改名"散之",遂終生用之。32歲時經張栗庵引薦,負笈滬上,拜黃賓虹學畫,方悟得用筆用墨、知白守黑之理。三年後,遵黃黃賓虹"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之教導,挾一冊一囊,開始了影響一生的萬裏之行。他的求學之路艱辛、執著,每天清晨都一絲不苟地臨摹古帖,孜孜不倦,可見他追求理想的執著與堅毅。

 

抗戰期間以及民國時期,社會環境惡劣,寒燈苦雨,他依然堅持讀書、創作,無一日懈怠。1949年後他曾一度出任江浦縣副縣長,負責農田水利。1963臨近退休之際,被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畫師,這才踏上專業書畫創作之路,可沒過幾年,"文革"開始,老妻病逝,他悲慟萬分,頓使其雙耳失聰,69歲的他,幾年裏隻得來往於南京、揚州、江浦烏江、和縣兒女間。1970年農曆除夕,更大的不幸降臨,他在烏江洗澡時不慎跌入開水池,全身燙傷,手臂、右手致殘,五指粘並,這對於書畫家來說就意味著死亡,幸被搶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能執筆。他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終於能用三個手指握筆揮毫,因自號"半殘老人"。對這次"湯鍋之災",他曾風趣的說過"可憐王母多情甚,接入瑤池又送回。"對生活、對藝術的樂觀仍一如既往。

 

 

他是一位喜愛"平淡"的人,他平平靜靜地生活在烏江"江上草堂",沒有想到1973年《人民中國》畫報第一期刊登中國書法專輯,首頁位置赫然刊其草書條幅《東方欲曉》,這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此時他已76歲,"林散之"才被世人發現,先生重返南京。當時流傳有這樣一則軼事:郭沫若來南京,有請賜墨寶,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豈敢在南京寫字!"。而日本書道界對其書更是推崇備至,書道團體來華訪問,都以能拜會林散之為榮。其後,以青山杉雨為團長的全日本書道訪華團來到南京,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當代書壇泰鬥本來對中國現代書法不以為然,當他見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後,當場便行鞠躬之禮,並敬題"草聖遺法在此翁"為贈,一時傳為佳話,林散之名聲大震,"當代草聖"之美譽也由此傳開。

 

年逾八十的林散之,盛名之下並沒有停滯不前,他不顧"風燭殘年眼半花",一直到臨終,十多年來他不管是應人索請,還是參加展覽,都以滿腔的熱情不停的創作,大量作品流傳四方。真所謂"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此時筆墨爐火純青、天真爛漫,他一生中許多精品就是在這個時期創造出來的,其對藝術的執著、進取和創造令人尊敬。

 

 

被譽為"當代草聖"的林散之,其草書為二十世紀的書壇增添了不少活力,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林散之用筆極其講究,主張"留、圓、平、重、雅",因其涵養深厚,故筆下雅韻欲流,他在草書中努力實踐這些理念,把他們出神入化地熔於書法創作之中。有人說林散之書法如太極拳,這可能是最恰當的比喻。他曾說過:"力量凝蓄於溫潤之中";"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書法用筆難在剛柔相濟,但剛和柔在林散之筆下達到了比較完美的融合。其中鋒行筆,線條如鋼絲一般,能從紙麵上立起來,挺拔而彈性十足,正是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而林散之書法線條的魅力,主要表現在其用筆的"活"。晚年,他對筆鋒的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八麵用鋒,正、側、偏、方、圓、虛、實、順、逆、散諸鋒並用,甚至可以說無鋒不用,特別是他巧妙地糅進了一些山水畫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筆法的表現力,既新又古,這種近於幹擦的散鋒,是他衰年變法的成功之處,加上使用長鋒羊毫,創作出渾樸蒼茫、酣暢淋漓、老辣紛披的大草,意外的精彩層出不窮。

 

 

就書法的墨法而言,林散之的成就也極大。師黃賓虹,深得黃賓虹用墨之奧妙。林散之繼承並發展之,將豐富的墨法自覺地運用於書法創作,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突破。他將濃墨、淡墨、焦墨、枯墨、潤墨、渴墨、宿墨等繪畫諸墨法,成功地運用於書法創作,前無古人。他寫字喜歡在硯池旁置一水盂,飽蘸濃墨之後,將筆尖輕輕點上一點清水,一下筆,水墨交融,千變萬化,妙不可言!他為桑作楷書寫的《懷素論書一則》(唐許瑤詩)草書條幅充分展現出這種水墨變化。林散之更善於用枯筆,往往在墨竭鋒散之後,還能仗其超凡的控製力,寫出時隱時現、若斷還連的筆畫來。這些大膽的創新,是同時代人所不及的。

 

 

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他早年致力於畫,晚年又以書法名揚天下,然而,他自認為自已是"詩第一,畫第二,書第三",他自己親手所書的墓碑為"詩人林散之"。其平生無時無地不在推敲詩作,如病臥時、睡夢中、吃飯時、走路時常不能自控地興起作詩。甚至在坐馬桶時也在沉思,忽覓得佳句急起身提褲去桌上取紙筆記下,以免遺忘,一時傳為笑談。他晚年輯成的《江上詩存》三十六卷,存詩二千多首,充分展現出他詩人的浪漫和博雅的胸懷,啟功為之作序中盛讚:"老人之詩,胸羅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讀萬卷書,而行萬裏路者,發於筆下,浩浩然,隨意所之。無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應手之樂。"其抒情寫意的詩詞往往見題於畫作上,與畫境相輔相成,並臻其妙。在他的書法作品充溢著濃厚的詩韻,其詩詞的意韻成為其書法筆墨、風格的深層內蘊,此非常人所能及。可以說,其詩韻乃其書之魂!

 

林散之32歲時去上海投師黃賓虹,為其藝術生涯中重大轉折。從學兩年,書畫筆墨之道深得教益,而後來的負笈遠行使他眼界、胸襟大為開闊。1963年,林散之應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畫師之後,與畫院諸畫家交遊,作畫甚勤,轉益多師而不拘一格,他的水墨山水師古人,更師造化,靈潤質樸,讀之清新淡雅。1970年由於全身嚴重燙傷,險些喪命。此後,再未外出寫生,多追憶往昔寫生印象,尤以畫黃山煙雲景色為多。其筆墨竭盡幹濕濃淡的交互變化,表現煙雲氣象的豐富意趣,從而造就其高出時人的水墨技巧。他在這一方麵深切而獨到的體驗,施之於草書,為草書開一新境界。而其在寫意山水畫的意境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虛實、黑白的處理手法上所獲得的深切體會,滲透其書法的字法、章法,又使其書具有了獨特的個性趣味。

 

 

林散之生存的時代,經過有清一代碑學的洗禮,帖學式微,無疑碑學對林散之的影響很大,林散之書法以唐楷、北碑築基,而得力於帖學的修養。他從《閣帖》學晉人書,並取法唐、宋、元、明諸名家手劄,得其意韻,同時臨習漢隸名碑,數十年不輟,其書剛中見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韻,又滲透著漢隸樸拙之意。他充分挖掘帖學中蘊藉典雅、曠達流暢的美學特征,並以自己對線條的獨特感受能力,融碑學的飄逸樸拙,勁健挺拔之長,形成自已神韻兼備,清逸靜雅的獨特書風。林散之那個時代的各體書法都很難逃脫碑學時代的氛圍和技法的影響,現在看來那時留下的"唯一縫隙"就是草書,而林散之正是發現了這個"縫隙"。他自言60歲以後學草,此時他的書法進入成熟期,個性漸趨突出,點畫線條特別精到,碑與帖的磨合,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他主攻草書,謀求諸家草法的融合,以隸入草,返熟為生,從而造就了林散之草體--"散草"。這是他獨具膽識與創意之處,並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一個足以與懷素、董其昌、傅山、王鐸抗行的草書大家。他的成功,喚醒了時代對帖學的回歸。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名晚,數十年積學厚,涵養富,不僅其書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誠和在詩辭及繪畫等多方麵的成就,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他的書法,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滲透著中國"天人和一"、"陰陽蛻變"、"有無相生"的哲學思想。林散之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形式技巧都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江蘇及南京地區的中青年受益尤多。後來南京及江蘇中青年書法家總體藝術素質較好、創作水平較強、審美識見較高,有些已成為全國書店的中堅,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或多或少地得到過他的教導與影響。林散之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業的貢獻,真可謂“功莫大焉”!

 

 

文章源於簽約作家或網絡,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