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外交新思維:向北友好向東維持向西投入向南發展攪垮聯合國

(2004-10-27 12:42:59) 下一個
中國外交新思維:向北友好,向東維持,向西投入,向南發展;攪垮聯合國。 向北友好。指與俄羅斯發展穩定友好的睦鄰關係。俄羅斯仍然是強國。經濟總量可與中國媲美;而核武器、軍事力量也在中國之上。中國明智的選擇就是與這個北方強鄰友好相處。爭取在經濟上達到互補發展,在國際政治上、地緣政治上,穩固整個北部邊疆。 向東維持。指與美國、日本、歐盟維持正常關係;保持台灣現狀;擱置釣魚島爭議或提交國際法院仲裁。美國、日本、歐盟,屬於主流世界。和任何一者對抗,都對中國非常不利。另一方麵,中國也是舉足輕重的大國,西方與中國維持關係也可以獲利。因此,中國與西方可以維持正常的關係。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很難發展成密切的友好關係。台灣沒必要急著收回。---- 台灣對中國的價值在於經濟而非戰略。中國即使控製了台灣,仍然要麵對廣闊的太平洋。----- 中國在太平洋上與美國對抗是不現實的,也毫無利益可言。---- 因此,在政治上維持台灣現狀;在經濟上與台灣融於一體是最佳選擇。若可行,則可選擇與台灣組成聯邦,讓台灣通過聯邦獲得部分(外交)主權。 向西投入。指加大在中亞地區的投入,與中亞各國發展經濟關係。中亞地區,也算是中國的後院了。中亞有石油資源,美、俄又在此逐鹿。因此,中國應該發展在中亞的經濟關係,並穩定後方,但在政治上介入則不大現實。 向南發展。指 (1) 控製住緬甸,向印度洋進軍; 爭取和緬甸形成聯邦;(2) 限製印度的發展和影響力;(3)先對比較孤立的越南下手,逐步解決南沙問題。中國的南部鄰國比較有趣。印度的假想敵一直是中國。中印有邊界糾紛,在地緣關係上又是競爭關係;因此中印發展密切的友好關係是不現實的。緬甸在國際上屬於孤立的國家,中國可以控製之。緬甸的印度洋出海口可以利用之。而南沙問題涉及的各國中,隻有越南與中國陸上接壤,而越南在國際上也比較孤立,屬於可以下手的目標 。 攪垮聯合國。在一超多強的格局下,聯合國的作用的加強,對中國很不利。(1) 聯合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美國的工具。聯合國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即利用之;聯合國違背美國的意誌,美國即拋開之。中國很難利用聯合國來抗衡美國。更不可能、也沒必要利用聯合國來對抗其他強國。(2) 聯合國對中國的限製作用比較明顯。台灣利用之大搞台獨活動。中國則縮手縮腳,不敢對周邊弱小國家用強。----- 其實,中國在聯合國幾乎全投棄權票的事實,即說明聯合國的作用對中國無正麵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不如設法“配合”美國和其他強國,攪垮聯合國。這樣,即可放手貫徹:“向北友好,向東維持,向西投入,向南發展”的利益外交戰略。 20年或50年內實現的理想狀態是:(1) 中國與緬甸、台灣形成聯邦。與緬甸修通連接鐵路網、公路網;在緬甸建成印度洋上最大港口;駐軍保衛印度洋航線。與台灣修通海底隧道。(2) 在戰略上對印度形成威懾,徹底斷絕西藏、新疆的獨立的可能性。(3) 與美國及其他強國保持友好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