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頭鷹001

端起的酒 喝半杯 餘下的在斟酌中回味
正文

淺談中國酒文化

(2008-10-09 05:27:27) 下一個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

中國古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幾千年來,酒的作用遠不限於此三條,起碼還包括: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

酒進入肚腹,不充饑,不解渴,隻作用於人的心神。心神一經滋潤,便妙不可言。因此,人世間有了酒,人類的生活便豐富多彩,人類的曆史便斑斕多姿,茫茫塵寰便增添許多有趣的風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許多悠長的滋味。曆史是條長河,河中對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更生動,翻騰起的浪花千古後仍使人感到精彩。

中國人一年中的幾個重大節日,都有相應的飲酒活動,如端午節飲“菖蒲酒” ,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春季插完禾苗後,要歡聚飲酒,慶賀豐收時更要飲酒,酒席散盡之時,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歸”。

春節是中國文化邁向世界的一個堅實的腳印,是全球華人心中最牢固的情結。我們身在異鄉,遠離中國文化的氛圍。然而, 再偏僻的小城,哪怕隻有一戶中國人,他們也會過春節,吃年夜飯;其子孫後代即使連中國話都不大會說了,每到春節,一樣會聚在一起舉杯祝福。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充分表現出華人家庭的互敬互愛,年夜飯是一年中最為豐盛的酒席,即使窮,平時不怎麽喝酒,在這個時候也要把壓箱子的好酒拿出來。中國人的年,無酒不成席。

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我國古代文人雅士飲酒,很講究飲人、飲地、飲候、飲趣、飲禁、飲闌。

飲人,指共飲者應當是風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
飲地,指飲酒場所以竹林、高閣、花下、名山、荷亭等地為佳,所謂“醉翁行樂處,草木亦可敬”
飲候,指與飲地相和諧的新春、清秋、雨霽、積雪、新月等。唐伯虎晚涼邀知己桃花塢相飲,佳話。
飲趣,是指飲酒時聯吟、清談、焚香、傳花、度曲等。“有待菊花家釀酒,與君一醉一陶然!”
飲禁,主要包括苦勸、惡謔、噴穢等。古人飲酒很重視儀表和德性。“酒既和旨,飲則孔偕”。
飲闌,指酒之將盡,或相邀散步,或“欹枕”養神,或登高、垂釣。這些風尚雅興,令人回味無窮。

不僅如此,人們還講究飲酒行令,以增加筵席中的熱鬧喜慶氣氛、吉利的色彩。在文化走廊雖然好帖連連, 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 卻是三豐子的 [酒令] 帖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_archives.php?SubID=culture&MsgID=256557&yr=2007)

酒, 也是古老中國的文人雅士解脫束縛獲得藝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因為酒醉而成傳世作的,中國文化史中俯拾皆是。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

“吳帶當風”的畫聖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後為畫,揮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書聖”王羲之醉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十本,終不能及之”。

《魯迅日記》中記載, 他那首詩《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成為名聯),就是在鬱達夫做東的宴席上做成的。鬱達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興做出許多好詩文。

酒,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熾熱似火,冷酷象冰;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麵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釀酒, 更是神奇的過程, 每一瓶酒都是一件藝術品。中國的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餘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中國白酒獨具風格: 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各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鬱、純淨、溢香好,餘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淨、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中國白酒采天地之靈氣,匯江河之脈流,融五穀之精華,納人和之風情,把天地人的完美結合釀製成醇香的美酒,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在浙江紹興,年輕的父母生下女兒,他們就在地窖裏,埋下一壇壇米釀的酒。十七八年以後,女兒長大了,這些酒就成為女兒婚禮上的佳釀。它有一個美麗而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兒紅。若紅顏未嫁即謝,就叫做花雕酒。

酒和釀酒過程, 有多少哲理禪機啊:  同樣是煮熟的米飯, 可以變成醇香的酒, 也可以變成酸酸的醋, 還可以變成臭臭的餿飯。這三種味道, 難道不是我們在wxc文化走廊經常聞到的嗎? 

端起的酒, 喝半杯, 餘下的在斟酌中回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e12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