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日本曆史上產生過兩位偉大的劍手,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這兩位的傳記都曾經在台灣出版,風靡過一陣子。柳生又壽郎是宮本武藏的徒弟,關於他們的故事很多,我最喜歡其中的一則。
柳生又壽郎的父親也是一名劍手,由於柳生少年荒嬉,不肯受父教專心習劍,被父親逐出了家門,柳生於是獨自跑到一荒山去見當時最負盛名的劍手宮本武藏,發誓要成為一名偉大的劍手。
拜見了宮本武藏,柳生熱切地問道:“假如我努力學習,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流的劍手?”
武藏說:“你全部的餘年!”
“我不能等那麽久,”柳生更急切地說,“隻要你肯教我,我願意下任何苦功去達到目的,甚至當你的仆人跟隨你,那需要多久的時間?”
“那,也許需要十年。”宮本武藏說。
柳生更著急了:“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他生前就看見我成為一流的劍手,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學習,需時多久?”
“嗯,那也許要三十年。”武藏緩緩地說。
柳生急得都要哭出來了,說:“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夜以繼日地練劍,需要多久的時間?”
“嗯,那可能要七十年。”武藏說,“或者這輩子再也沒希望成為劍手了。”
柳生的心裏糾結著一個大的疑團:“這怎麽說呀?為什麽我愈努力,成為第一流劍手的時間就愈長呢?”
“你的兩個眼睛都盯著第一流的劍手,哪裏還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說:“第一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柳生又壽郎滿頭大汗地爆破疑團了,於是拜在宮本武藏的門下,並做了師父的仆人。武藏給他的第一個教導是:不但不準談論劍術,連劍也不準碰一下;隻要努力地做飯、洗碗、鋪床、打掃庭園就好了。
三年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他仍然做這些粗賤的苦役,對自己發願要學習的劍藝一點開始的跡象都沒有,他不禁對前途感到煩惱,做事也不能專心了。
三年後有一天,宮本武藏悄悄躡近他的背後,給他重重的一擊。第二天,正當柳生忙著煮飯,武藏又出其不意地給了致命的撲擊。
從此以後,無論白天晚上,他都隨時隨地預防突如其來的襲擊,二十四小時中若稍有不慎,便會被打得昏倒在地。
過了幾年,他終於深悟“留一隻眼睛看自己”的真諦,可以一邊生活一邊預防突來的劍擊,這時,宮本武藏開始教他劍術,不到十年,他成為全日本最精湛的劍手,也是曆史上唯一與宮本武藏齊名的一流武士。
這個故事裏隱含了很深刻的禪意,禪者不應把禪放在生活之外猶如劍手不應把劍術當成特別的東西。劍手在行住坐臥都可能遇到敵人的撲擊,禪者也是一樣,要隨時麵對生活、煩惱、困頓的撲擊,他們表麵安住不動,心中卻是活潑靈醒能有所對應,那是由於“永遠保留了一隻眼睛看自己”呀!
宮本武藏在日本劍道和武士道都有很崇高的地位,那是由於他不隻拘限於劍術,他還是一個很傑出的畫家和書法家,他有一幅繪畫作品繪的是“布袋和尚觀鬥雞”,以流動的潑墨畫了微笑的布袋禪師看兩隻雞相鬥的情景,題道“無殺事,無殺者,無被殺,三者皆空”,很能表達他對劍術與人生的看法。
對於一個武士,拿刀劍是一種修行,是通向覺悟的手段,一個隨時隨地都可能死掉的武士,他還要在其中確立自己的人格,覺悟與修行、定力與意見就變成多麽急迫!我們不是拿劍的武士,不過,在人生的流程中,人人都是麵對煩惱與不安的武士,如何以無形之劍,揮慧劍斬情絲,截斷人生的煩惱,不是與武士一樣的嗎?
最近讀了一本美國作家喬伊•漢(Joe Hyams)寫的《武藝中的禪》,把武術、劍道與禪的關係做了精辟的分析,他寫到幾個值得深思的觀點:
一是武師所遇到的對手,與其說是敵人,不如說是自己的同伴,甚至是自己的延伸,可以幫助我們更充分地認識自己。
二是雖然大部分武藝高手都花了好幾年時間練幾百種招數,但在決鬥時,實際經常使用的招數隻有四五種。他一點思考的時間都沒有,隻是用心去對應。
三是武師的心要經常保持流動的狀態,不可停在固定招數,因為對手出擊的招數是不可預測的,當心停在任何固定招數,對武師而言,接下來就是死!
對禪者也是如此,我們生命麵對的苦惱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自己的延伸,應該透過煩惱來認識自我;我們可能遍學一切法門,但必須深入某些法門,來對應生命的決鬥;我們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生活不能如預期,無常也不可預測,如果我們的心執著停滯了,那就是死路一條。
這些訓練的開端就是“留一隻眼睛看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