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來源:先知書店
在中國教育史上,“西南聯大”就像一座豐碑,這不僅是因為它承載著中華民族最傷痛的記憶與最頑強的意誌,更是因為其本身的教育思想與遺產,至今仍是中國教育史上的頂峰。
七七事變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北平、天津相繼淪陷。為保存文化火種,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開啟了艱難的南遷,他們先到長沙,不久因戰火再次被迫遷往昆明。
三所大學兵分三路,水陸並進,第一路經海路過越南,第二路由廣西過越南,第三路則有剩下的男同學組成步行團,翻山越嶺,徒步三千二百公裏,橫穿湘黔滇三省。
為了躲避空襲,他們忍饑挨餓,每天步行幾十公裏,即使生病,即使腳上磨出的水泡相繼破裂滲血也不敢有半點停留。這是中國教育史上一場史無前例的偉大長征。終於,曆經兩個多月的跋涉,師生們盡數抵達昆明。
全麵抗戰八年,西南聯大也屹立了八年。但就是這短短的八載辦學,弦歌不輟,為中國乃至世界所輸送的人才超過迄今任何一所大學幾十年的成果:
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4位兩院院士、數百位人文學科領域大師。楊振寧、鄧稼先、朱光亞、李政道、何兆武、鄒承魯、汪曾祺、許淵衝,等等……
與教育史上所取得的豐饒成就相對照的,是當時學校物質的極端匱乏。用瓦片和茅草遮擋雨水的教室,晚上到處都是蟲子的宿舍,還有日軍不分晝夜發起的空襲......
然而,就是在這簡陋汙穢的校舍,大師們的身影隨處可見:陳寅恪、聞一多、錢鍾書、朱光潛、朱自清、周培源、傅斯年、吳晗、馮友蘭、費孝通、陳省身、趙忠堯、吳有訓、趙九章、湯用彤……
這些西南聯大的教師,在艱苦的環境中越發顯示出剛毅堅卓、不受拘束的文人風骨。並且,他們做學術有著極大的自由,上課講什麽、怎麽講,全由自己決定:
學生和老師之間互相爭論是家常便飯的事,老師和老師之間,也常各開同一門課,憑學識搶奪學生,如錢穆和吳晗同台講授《中國通史》,聞一多和羅庸同台講《楚辭》;陳寅恪既教曆史又教文學;華羅庚住在牛棚裏批改作業到深夜,順手攻克了10多個世界級數學難題;費孝通上課教授社會學,沒課的時候上街賣大碗茶賺錢建設學校......
這些大師們的風骨與學識,給學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譯大師許淵衝,70多年後仍念念不忘自己在西南聯大的經曆,他說:“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羅庸…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國文課。”
著名作家馬識途,在百歲高齡時仍不忘恩師唐蘭上課時的情景,更以107歲的高齡,在2021年撰寫出版了紀念唐蘭先生古文字課的《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一書,他說:“這或許可算是對七十多年前,西南聯大諸位大師諄諄教誨的厚愛吧!”
如今,隨著曆史的遠去,這些大師們都已不在,他們的學生、新一代的大師也在近些年慢慢離去。然而,一個時代的遠去,不隻是人的離去,更是一代思想與精神的遠去。
如今,我們擁有了更好的校舍,更便利的教育資源,但卻再難複刻西南聯大的輝煌。我們今天的大學與教育,又該如何反思?
西南聯大的成功,在於大師,更在於獨特且自由的學術環境。今天,大師不在,曆史環境也早已變遷,西南聯大留給今天的遺產,隻有那些蘊藏在課堂記憶中的思想和精神,而我們今人,隻能通過這些課程的講義與後人追述的筆記,走進曆史,走進“西南聯大的課堂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