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醜故事 | 爸爸讓4歲的我看住媽媽……媽媽還是離家出走了

(2022-08-12 08:13:02) 下一個

 

主筆 醜醜

 

 

這是一次特別的活動。三天裏,像是無所事事,又經曆了很多事。

 

活動正式開始前的頭一天傍晚,我、木木和第一批朋友就出發了。

 

七月流火,杭州氣溫四十度,一進莫幹山,酷熱便散去,我們感受到了陣陣涼意。到了忘山別墅,已是傍晚,涼意更盛。我趕緊脫掉裙子換成長褲。

 

還是“姍姍而行”。前11站活動,時長都是6小時,緊湊到每一分鍾都環環相扣。每次活動結束,大家都意猶未盡,依依不舍。很多朋友都希望我們能組織一次更長時間的,深度姍姍而行。

 

於是,便有了這第12站,7月莫幹山3天3夜的姍姍而行。

 

 

忘山別墅坐落在去往劍池的必經之路上,是一幢兩層的青石老別墅,建造於民國初期。別墅現在的主理人,是一位叫蕎麥包的年輕女子。

 

灰牆綠窗的別墅掩映在蒼翠的密林中,院子裏到處都是挺拔的古樹,兩棵偎依的百年古楓為大半個院子撒下綠蔭。待到深秋,遮天蔽日的紅楓如天空燃燒的火燒雲,成為莫幹山的一處勝景。

 

民國的舞池和冰箱還是當年模樣,園中草木黃了又綠,花開花謝又輪回了上百個春秋。

 

 

晚飯後,天氣涼爽,幽深廣袤的竹海沙沙作響,吹來陣陣涼風。圓月漸漸升空,掛在深藍色的夜空上,溫柔地俯視著人間。

 

這依舊是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同一輪明月。我們坐在梧桐樹下,沐浴在清朗的月光裏,一起發呆,聽風過疏竹的沙沙聲,聽千萬隻蟬一起奏出的自然的交響樂。

 

 

 

 

早飯後到園子裏散步,天氣涼爽得仿佛秋天已經提前來到。

 

9點開始,我們圍坐在一張大方桌前,讀一本書,一行禪師的《與自己和解:治愈你內心的內在小孩》。回到各自的童年,去擁抱那個小小的自己。

 

 

下午,從忘山出發,沿著竹林裏的小徑穿過,順著溪流下行,往劍池姍姍而行。

 

路上濃陰蔽日,泉水叮咚,沿著石梯一路下行,偶有涼風習習撲麵。遇見停在晾衣繩上休息的蜻蜓,花叢裏翩翩起舞的蝴蝶,還有日光下打盹的獨角仙和金龜子……同行的雲芬,撿到一片金黃的落葉,別在環保袋上,就像攜了一片秋色同行。

 

 

劍池邊,飛濺的瀑布猶如一把利劍閃著白光插入深潭,濺起白茫茫的一片涼爽。有飛鳥愉快自在地在崖壁和水霧之間愉快地穿梭、停留,享受著此時此刻的盛夏。

 

姍姍而行,汗水酣暢淋漓,渾身的毛孔舒暢地張開,腳步越來越輕盈。

 

 

 

 

走回忘山的客廳,坐下來,喝一杯熱茶,汗水再被催生一遍,身體裏聚集已久的寒濕流出體外,感覺到身體裏的能量被喚醒,在滋長。

 

下午有個環節是寫字練習,寫一寫自己童年裏記憶最深的一件事。像不像小學生作文?

 

一支筆把我帶回童年。已經人到中年,可是,我發現在我的內心深處,竟然還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小的人。

 

 

聽一位朋友分享。童年她喜歡在陽光下瘋跑,皮膚曬成了小麥色。有一天她聽到大姨在背後用“銅皮麵”形容她的皮膚。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大姨又用“發酵的麵團”來形容她。

 

她因此很自卑,躲在人群裏,習慣低著頭走路。雖然,她後來出落得美麗又白皙,但大姨的評價卻像一根刺一樣,長在她的心裏,時不時地刺她一下。

 

她從未提起,而大姨也不知自己無意間的評價,會對一個小女孩造成這樣的傷害。

 

 

另一位朋友看見了深種在自己心裏的恐懼。

 

兒時,母親自殺,他整夜守在母親床前,擔心失去母親。如今,他已人到中年,事業有成,有了三個孩子。母親依然健在。

 

他以為童年的這段過往已經逐漸淡忘,可是,在莫幹山忘山別墅的客廳裏,他看見了那個小小的自己,依舊如此恐懼。他幾度哽咽。

 

淚水為他搭建了一座橋,把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連接,他緊緊擁抱過去的自己,與自己和解。

 

 

他的分享,亦把我帶回到童年。

 

盛夏的一個早晨。太陽剛剛爬上對門的山頂,溫和的陽光灑在屋簷和堂屋的木門上。

 

爸爸媽媽又吵架了。爸爸讓四歲的我看住媽媽。我沒看住,媽媽還是離家出走了。

 

全村人都出去找媽媽,第二天下午,在鄰居的簇擁下,媽媽才回到家。

 

媽媽帶著安眠藥,打算坐火車到一個不知名,誰也不認識她的小站上,把藥吃下去。幸好,她還在火車站,就被村裏人找到帶回來了。

 

媽媽離家的傷痛記憶,如果不是被觸動,我幾乎已經遺忘。現在我看見了那個內在的小孩。

 

我知道,這是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開始。

 

 

2021年,我們開始這項特別的活動——“姍姍而行”。我和木木、團團、牛牛、東東,跟很多曾經受傷的孩子一起,結伴走過山林、走過溪流、走過人間的溝壑和荊棘,穿過時光的廢墟和城堡……和另一個時空裏的自己相遇,和解,療愈。

 

晚上一起看電影。我們在院子裏古楓樹的亭亭華蓋下拉起了白色的銀幕。

 

這是這次“姍姍而行”的第一天,悠閑、充實、完整。

 

 

 

 

第二天上午,我們閱讀了另一本書,關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有意思的是,在做練習的時候,有位朋友就遇到了難題。學校老師打電話來,希望他和13歲的兒子溝通,寫一篇作文,老師一對一批改後,拿到學校做範文。

 

他用以往的方式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對這份臨時增加的作業,並不覺得是嘉獎,而是有些抵觸。

 

在大家的啟發下,他馬上改變表達方式,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有些難的溝通,開始變得順暢。

 

 

人和人之間的爭吵,大部分是雞同鴨講,理性被情緒帶偏,把彼此帶入深淵。智慧和理性的溝通,可以填平溝壑,在心和心之間搭建一座橋。

 

下午,從忘山別墅走路到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別墅,一路風光旖旎。站在莫幹山頂,大好河山如一幅巨大的壯美畫卷在眼前鋪開。

 

 

幾個小時的戶外行走,有人還覺得走得不過癮。回到忘山,蕎麥包已經為我們準備好冰粉,一人一碗下肚,神清氣爽。

 

 

晚上還是看電影。故事場景極其簡單,主演就兩個人,大量的對白,把婚姻的真相、相處的難題赤裸裸呈現,真實得就如這世上每一對平凡的夫妻所遭遇的每一個平常日子。

 

愛歸平淡,期望落空,雞同鴨講,無法溝通,也無法理解。婚姻終變成夾腳的高跟鞋,走得步履蹣跚,痛苦萬分。丈夫和妻子,都沒有對錯,卻把生活過成了枷鎖,彼此都喘不過氣來。

 

影片結束,大家陷入沉思。我們繼續喝茶。有人眼眶微紅,沉默不語。有人分享起了自己的經曆。但願這個夜晚之後,我們都能找到婚姻裏那把屬於自己的鑰匙。

 

 

 

 

第三天上午,每位朋友分享了自己喜歡的一本書。

 

下午依舊是行走,欣賞大坑的景色。

 

 

晚上繼續看電影。關注當下,才會獲得寧靜,獲得智慧。

 

這次姍姍而行,和以往都不同。時間有三天。除了以往的品茶、聽音樂、行走、寫字、朗誦等內容,增加了閱讀、電影……還有美食。有止語,也有分享。有大人,有孩子。更加悠閑,更加自由。

 

 

這三天,我們一起行走在潺潺流水邊、行走在涼風習習的竹林裏,行走在溪流相伴的山道上,行走在古木圍繞的民國別墅群裏。越走越輕盈,越走越歡喜,越走越簡單。

 

父親沒料到,孩子會這麽願意深度參與,包括分享。

 

臨分別的時候,孩子舍不得離開。一位父親說,這是孩子這半年來,最快樂的三天。他還會帶著孩子來。

 

還有一位父親說,他第一次參加姍姍而行活動,他感受到的是安全、包容和友善。看似無為和隨意,但收獲很多。

 

 

第四天早飯後,大家就要分別,回到熱浪滾滾的平常生活裏。朋友們依依不舍,紛紛預約下一次的深度姍姍而行。

 

在這三天,我們不再隻是用大腦去思考,我們練習用心去感受……一位曾被失眠困擾的朋友說,這幾日總是一覺到天亮。這三天,她漸漸像山穀裏的清風和泉水般自在。

 

 

平常很少運動的我,這三天,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山間暴走,竟不覺疲倦。

 

是需要經常把自己從滾滾紅塵中抽離出來,姍姍而行。歡迎朋友們一起加入,結伴同行。

 

(編輯/木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