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蔣勳: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美

(2022-05-02 08:55:59) 下一個

 

 
老子在《道德經》裏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所有人知道的美,已經不是美了。
 
大眾審美的風起雲湧,社會的流行風潮,不是沒有原因,背後一定有一個東西在驅動。
 
普通人說不清楚那是什麽,少數人卻能嗅到其中的趨勢,而這些人往往不是左腦很強、永遠考第一名的人,而是直覺很厲害的人。

 

北宋趙佶(宋徽宗) 《溪山秋色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美,可能是一種顏色

 

汝窯是世界第一瓷器品牌,有名的“雨過天青”,最早是五代後周世宗創造的。
 
別人問世宗:你喝茶的茶杯,是要藍色的還是綠色的?
 
他看著天說:給我燒一個雨過天晴的顏色。
 
工匠很犯難,因為他要等下雨,等雨停,要看天空很久,觀察到天光在藍跟綠之間變幻,其間又透露出太陽將要出來的淡淡的粉紅色。
 
聰明的皇帝宋徽宗把它沿用下來了。

 

北宋·汝窯天青釉圓洗

 

單色係可以很美,其實是宋瓷創造的。
 
宋代之前是唐三彩,之後是元青花、清彩瓷、琺琅瓷,宋朝決定一件瓷器可是隻有白色、青色,同樣也美輪美奐。
 
台北故宮有一個蓮花盆,珍貴得不得了,當年不過是養水仙的花盆。
 
現在全世界隻有幾十幾件汝窯,汝窯在世界拍賣市場價格是最高的,全世界的貴族都以擁有一件汝窯器皿為榮耀。
 
國外皇家瓷器廠,很長一段時間是以宋元明最好的瓷器為母本,做一點簡單的加工,鑲鑲金邊之類的。
 
宋瓷其實是世界瓷器第一品牌,而且是一千年的品牌。
 
南宋 佚名《碧桃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美,可能是一朵花

 

花的美,其實是一個計謀,用來招蜂引蝶,其背後其實是延續生命的旺盛願望。
 
植物學家說,花的美是在上億年的競爭中形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
 
為什麽白色的花香味通常都特別濃鬱,因為它沒有色彩去招蜂引蝶,隻能靠嗅覺。
 
我們經常讚歎花香花美,“香”和 “美”這些看起來可有可無的字,背後隱藏著生存的艱難。

 

 

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圖》,一個畫家受命去畫他的城市,表現其中的繁華。
 
畫家畫了一千六百多個人,各式各樣的場景。
 
其中有一個場景是:官家的轎子出來,前麵有人舉著“肅靜回避”,一個小孩在路中間玩,他媽媽怕他被馬踩到,驚惶地把他抱起。
 
南宋 佚名《牡丹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朝人喜歡畫牡丹,宋朝以後發現牡丹的美,不能體現生命頑強的競爭力,就開始畫梅花。
 
唐的文化、宋的文化為什麽有厚度?因為它看到大的,也關心小的。
 
杜甫擠在難民裏麵逃難,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十個字變成千古絕唱,不是詩的技巧,而是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他看到了人。

 

北宋 佚名《桃枝棲雀圖》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藝術所講的,都是人的故事

 

我們從年輕時開始,就因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感覺,但工作忙碌之餘,你還是一個人,你必須每分每秒提醒自己回來做人。
 
你看到了美,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值得好好活下去的。
 
如果你看到的隻是品牌,隻是假的美,你不見得會快樂,那反而可能會是你得抑鬱症的原因。

 

南宋 李安忠《晴春蝶戲圖》

 

找回美的感覺其實很簡單。
 
去觸摸一片葉子,去聞一下在很熱的夏天午後暴雨的氣味……那些我們有記憶的感覺,都會引發我們的感觸和感動。
 
一個博士可能毫無美感,但一個不識字的農夫卻可以過得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飛的美。
 
美是最大的財富,它不會因為你的學曆而不同,但是會因為你“人的部分”的不完整而不同。

 

南宋 馬麟 《桃花圖》

 

回到生命的原點,才能看到美。
 
周遭所有最微小的,看起來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是我們最大的拯救。
 

在今天這樣的社會裏,講多深刻的大道理,可能也拯救不了你的人生,我們能做的是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一點點像女媧補天一樣,把我們的荒涼感彌補起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arami456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很多蔣老師說講座,受益匪淺!
BananaeEggs 回複 悄悄話 美學是一科專門學問,依文化習俗而異,沒有一定標準(纏小腳美嗎?)。例如,畫中一隻鳥,(1)四平八穩地站在粗樹枝上,或是(2)鳥把一根細長的樹枝壓成弧形,枝子幾乎快斷了(動態感十足),哪個更美?此外,一個瓷器若帶有缺陷美,更有特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