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80年代的南京,有你的童年嗎?

(2022-05-20 14:32:00) 下一個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一代代人在城市裏生活,行走,喜怒哀樂,就構成了城市的表情和記憶。

01

1980年3月17日,金陵飯店正式破土開工

經過地質勘探發現,新街口地質條件最好

此外,新街口地處市中心,符合國際建五星級賓館選址要求

可以借助蓋樓機遇,對舊城區進行改造,一舉兩得

02

1980年,江蘇省分配給南京市“三大件”

按照當時南京主城區戶籍人口

相當於60—70人一張自行車券

120—130人一張縫紉機券

隻有手表情況好一些

因為有位於中山陵的南京手表廠生產“鍾山”表

供應情況15—20人一張券

03

當時,最吃香品牌

自行車是上海鳳凰、永久,天津飛鴿牌

縫紉機是上海蜜蜂、蝴蝶

手表是上海、鍾山等

幾年後,隨著先後建設了南京縫紉機總廠、南京自行車

“三大件”供應緊俏局麵才逐步得到緩解

04

80年代,南京滿大街都是拖著長辮子的無軌電車

馬路上架起了蜘蛛網似的電車線

常在拐彎處,”小辮子”和電線打出火花來

後來,又出現了兩截車廂、中間有折皺帆布連接著的鉸接式大客車

老百姓叫它“大通道”

1981年,為緩解北郊廠礦企業職工上下班乘車難的問題

南京開辟了101、102、103、104路

隻在早晚高峰時間發車

沿途隻在一些職工上下班人數多的站點停靠

群眾多把它們叫做大站車

大站車前後運營10多年,極大地方便了城北的廣大市民

05

80年代初,南京知青和下放戶相繼回城

城市人口膨脹,而城市交通卻跟不上形勢的發展

那時,10分鍾、20分鍾、30分鍾等一趟車是常有的事兒

塞滿人的公交車溜站,上滿人之後被還想上車的人扒著車門走不掉

在城市交通尚未得到根本改觀的情況下

南京部分工業企業在1984年至1985年掀起了一股用交通費發自行車熱

發自行車的條件是符合享受月票待遇的職工在自願基礎上

由單位發給一部新的自行車

5年之內不再享受月票和補貼

那時職工的月收入隻有幾十元

免費拿一部自行車是極具誘惑力的事情

況且一部車子的壽命遠不止5年

06

1981年,南京第一張征婚廣告被張貼在鼓樓廣場小巷中

轟動石城,民間紛紛效仿

於是鼓樓出現第一個街頭征婚廣告欄

地點在署光電影院馬祥興牛肉館小巷

雖地處鬧市,但不影響市容,隻見參觀者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1983年,報刊雜誌開始免費登征婚廣告,街頭征婚壽終正寢

07

1981年12月24日,南京舉辦首場集體婚禮

婚禮在市體育館(現在中山東路全民健身中心)舉行

254對新人及親屬上千人參加,成為市民街談巷議話題

集體婚禮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一般由市區或單位團組織張羅

新郎穿中山裝,新娘穿西服,對麵坐成一長排

桌上擺有點心、水果,儀式流程是領導征婚,再舞會表演、合影等

08

1981年,南京的戶口簿開始采用塑料外殼,收取兩角錢工本費

以前沒有外殼時,換戶口簿和領新戶口簿都是免費的

也就是這一年,戶口簿取消了“成分”一欄

增加了居民身份證編碼等項目,並由32開本改為64開本

上麵的寄語也從70年代的“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改為“計劃生育、勤儉節約”

到了90年代則改為“永結同心、白頭偕老”

09

1981年,中央門廣場建起南京第一個太陽燈,並改成轉盤

當時,這是南京一處最高、最亮、最特別的景觀燈

至1986年,中央門立交投建,太陽燈拆除

10

1982年,南京市出台決定定雪鬆為市樹、梅花為市花

11

1982年,南京舊城改造進度加快

有關部門啟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整頓門牌行動

恢複了不少老地名和原街巷門牌

統一為藍底白字

12

1982年,南京出了個中學生女飛人

15歲的邵俊生於1967年,她作為江蘇省第十屆運動會南京市代表團成員

跑出女子百米13.1秒的優異成績,為南京市贏得了一枚銀牌

1985年,被評為國家二級運動員,並被保送南京體育學院深造

13

1983年10月4日,曆經3年多時間建設

有中國第一高樓之稱的金陵飯店正式開業

14

八十年代,堂子街的舊貨舊書市場名氣很大除堂子街外,大學門前路邊等處,都曾一度出現過舊書攤點有的逢周末成市,有的則每天設攤這些路邊攤點大多延續到90年代初如漢口路上的舊書攤前後持續約十年之久直到90年代中期才冷落下去,且深為南京大學的師生所懷念

15

80年代初,在中山東路省廣播電台旁的”南京教材書記”門口,曾有一個自發性的“小人書交換市場”

那時正值文革後小人書剛剛開禁被允許再版發行

逢至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白天,這裏聚集著許多人

以書會友、以書換書

遺憾的是,由於交換市場無序膨脹擴大

影響到中山東路的市容交通,不到半年就被強製驅散了

16

1984年,金陵飯店購物中心建成

鼓樓廣場西北角中山北路上的鼓樓百貨商店改名為新街口百貨商店鼓樓分店

山西路廣場南側中山北路上的山西路百貨商店開始擴建

夫子廟秦淮河畔的永安商場重建後開張,為三層仿古建築

17

八十年代初、紅星立體電影院在春節期間上映了立體電影《歡歡與笑笑》

許多工礦企業的工會幹部前一天晚上就早早地趕到影院售票處窗口

排著長隊耐心等待第二天早上能買到票

搶票場景十分壯觀,有些拚命三郎竟能爬到人的頭上將手伸進窗口購票,以致秩序大亂

直至八十年代中後期,電視、錄像開始普及,爭購電影票的情景一去不返

18

80年代,單位組織遊玩慶祝活動

一般安排在玄武湖和莫愁湖兩大公園

為了分流,家住城南的職工盡量安排在莫愁湖公園

城北的則安排到玄武湖

五一期間必須憑遊園券才能入場

遊藝項目大多是由南京各廠礦設立

發放五一遊園券的曆史一直到1990年才告一段落

根據《南京園林誌》載,“1990年5月1日,市裏接受群眾意見,節日不再發遊園票,玄武湖公園正常開放,遊園群眾在兒童樂園、高速快艇、水上列車、盆景館等遊藝點盡情玩樂,他們說:‘還是今年這個辦法好,節日公園照常賣門票,大家想來就來。’五一節日兩天,遊客近20萬人。”

19

老南京的記憶裏,玄武湖最有名的莫過於“鴨子船”了

幾十年歲月變遷,如今的鴨子船變成了豪華畫舫、大型遊船

但那份懷念和記憶,那份與玄武湖的情緣

永遠留在南京人的心中

20

八十年代後期,南京廣播聽眾中活躍著一大批”橋友”

當時經濟台有一檔《睿麗夜話》

是全國較早的播音員與聽眾之間思想交流的談心節目

由此開創電台主持與聽眾的互動先河

後來,睿麗調走,節目由方方、俞曉等人主持,才改成了《午夜心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