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敘利亞人在義烏,認真搞錢。

(2021-08-23 14:05:11) 下一個
作者 | 布呐呐
敘利亞,一個被戰亂蹂躪了10年的國家,38萬人死於戰亂,620萬人無家可歸,250萬兒童失學。
 
為了躲避戰火,人們紛紛逃離家鄉,飽受顛沛流離之苦。
 

 
如今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大約有1000名敘利亞外商生活在義烏。
對他們來說,這裏沒有炮火,沒有死亡,隻有平靜安寧。
 
  01  
 
他叫周君,34歲,敘利亞阿勒頗人。十多年前,他來到義烏福田市場做外貿生意。如今,
福田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了,這裏的東西琳琅滿目,什麽都有。
 
周君做的熱水器生意,他從義烏采購商品,然後再賣到敘利亞。
 

 
他說,2011年前的生意和2011年之後完全不一樣。以前進口到敘利亞的商品都是一些花瓶、塑料花這樣的裝飾品,戰爭爆發後就變成了碗、勺子、盆這樣的生活必須品。在充滿硝煙的戰爭麵前,生活必須品便成了稀缺資源,因為隻有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小時候的周君,也曾生活的很快樂。 親人朋友都在身邊,每逢重要節日,爸爸還會領著他去集市買新衣服,買糖果。 那時候,那片國土是美麗、安全、富饒的。
 

 
可是戰爭改變了一切。周君的家被炮火擊中,變成了一片廢墟。他再也沒有聽到過身邊任何人的好消息,得到的都是一個個噩耗:“聽到的基本都是哪個人死掉了,哪個人沒有了。”

更可憐的是那邊的小孩子,他們還沒有好好感受過這個世界,就被戰火和硝煙包圍。街上人都帶著槍,小孩子們聽到炮聲,就能分辨出什麽槍,什麽型號,什麽炸彈。
 
對於敘利亞人來說,戰爭便是地獄。他們無處可歸,無家可歸,數以萬計的人被迫流落他鄉。

 

  02  
 
以前,周君的親人第一次來到中國,那時正值過年,外麵鞭炮聲響徹雲霄。聽到鞭炮聲,他們誤以為是防空炮,非常傷心,非常害怕。周君趕緊安慰他們說,“你們不要怕,在中國生活特別安全。”
 

 
在中國生活了十來年,周君說在這裏生活很幸福。他已經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
 

 
他的老婆是中國人,他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有時候,他會給孩子看一些敘利亞的視頻,看到居民流離失所,建築皆成廢墟,兩個孩子都說害怕,不想去那個地方。
 
戰爭在那裏留下滿目瘡痍,讓人們忘記了曾經那也是個很美的地方。阿拉伯諺語:
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
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其名。
周君一直盼著有一天戰爭可以結束,帶孩子們去看看他的家鄉。
 

 

 
  03  
 
他叫巴塞爾,現在在義烏做建築材料生意。 
 

 

他先把貨從工廠發到義烏,再從義烏拚貨,裝在集裝箱再送到寧波港、滄海港運到目的地港口。平均一個星期可以出一個集裝箱,一個集裝箱能裝1000多個小箱子。重量大概在26噸。
 

 
他說,把中國的產品發到敘利亞,他感覺就像在重建他的家園一樣。
 
戰爭留給巴塞爾的是數不盡的痛苦。他的妹妹每次在深夜聽到轟炸聲,就瘋狂地抱著年幼的孩子跑到空曠的地方避難。他的舅舅在戰火中更是失去了兩個孩子,原本幸福的家庭已經變得支離破碎。
 
從戰爭開始,巴塞爾便一直生活在義烏,有一年回到敘利亞,看到滿目瘡痍的家鄉,他說心就像碎了一樣。
 

 
如今,他已經在那裏生活了9年,他說自己已經慢慢變成了一個中國人。他有一個心願,
就是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家鄉看看親人,但他不知道這一天什麽時候才能來……
 
  04  
 
很多敘利亞人把義烏當成了“第二故鄉”,他們在這裏做生意,生活,組建家庭。有了新的開始……
 
艾曼在小義烏做肥皂生意。曾經他在阿勒頗的紡織廠和肥皂廠都在戰火中被炸毀。他說他在義烏的生活非常好,非常安全。
 

 
阿普度拉在義烏做五金生意,對他來說,在義烏什麽商品都可以找到,這裏是生意者的天堂。
 

 
李飛龍在小義烏在衛浴生意,義烏的生活對他來說,很簡單很方便。他尤其對中餐著迷,愛上了這裏的美食。
 

 
麥克既是一名商人,平時的時候也會去演演戲。演戲對他來說隻是愛好,算上網絡電影,他已經拍了40多部片子。
 

 
莫法克,是最早幾批來到義烏的外商。在他的勸說下,父母、叔叔和弟弟也都來到義烏生活。他說:“義烏是我成家立業的地方,我愛義烏這座城市。”
 

 
敘利亞飽經戰火,人們在炮火中掙紮,苦苦尋找生活的希望。不少敘利亞人來到義烏生活,他們在這裏做起了小生意,靠著自己的努力和韌勁,讓自己生活慢慢變好。
 
在中國生活的時間久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也開始漸漸融入這座城市,問起他們為什麽喜歡這裏,他們幾乎都說同樣的答案:“在中國有安全感。”
 
  05  
 
不隻是敘利亞人,很多國外商人都來到義烏生活。有數據統計,在這座人口不到百萬的縣級市裏,每年到義烏采購的境外客商超過55萬人次,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他們到義烏采購一些小商品,然後帶到自己的國家進行售賣。
 
義烏有個"聯合國社區"叫做雞鳴山社區,這裏吸引了2.5萬多流動人口,其中包括74個國家的1302位外國人。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把義烏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甚至忘了自己是“老外”。而他們,也正在竭盡全力為這座城市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時疫情發生後,義烏不少外商都自發組織了捐款,並采購物資送到抗疫一線。還有很多外商自發成為誌願者,為社區居民采購物資、測溫登記、宣傳防疫知識……
 

 
如今,越多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到義烏,他們從世界各地走來,努力學習中文,在這裏做做小生意,用心經營著自己的生活。雖然遠赴他鄉,但在這座小城裏,他們收獲的卻是滿滿的溫暖和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