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Author 小詩妹
除了柳永,古代大部分的詩人、詞人都不會把作詩填詞當本職工作,他們之中有書畫家、軍事家、哲學家、政治家……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他把“跨界”玩出了風格,玩出了水平。
如果用一句網絡名言來形容,就是“不想當法醫的宰相不是好詞人”。
他叫和凝,與溫庭筠一樣是“花間詞人”,但我們介紹他的時候,總得帶上兩個重磅“標簽”:宰相、法醫學家。
高官、法醫、花間詞人,這三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標簽是怎麽湊一起的?
先說“法醫”這個文人中罕見的職業吧。
事實上,在職能分工比較模糊的古代,“斷案”這件事算是地方官員的基本技能,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包公案”“狄公案”等公案故事,主角都是官員。
和凝之所以會被特別標注為“法醫學家”,是因為他留下了一本名叫《疑獄集》的著作,裏邊收錄了從漢到五代時期的經典案件,其中很多案件涉及了法醫學、鑒證學的知識。
這本書比法醫界公認鼻祖宋慈的《洗冤集錄》要早上將近三百年!
鑒於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宋慈會寫宋詞,和凝可以說是曆史上唯一一位會作詞的法醫學家了。
法醫宋慈。來源/電視劇《大宋提刑官》劇照
我們再來看看和凝的簡曆:
後梁時期:貞明二年(916)進士及第,進入義成軍節度使賀瑰幕府,擔任鄆州從事,後改鄧州、洋州從事。
後唐時期:曆任翰林學士、禮部員外郎,主持科舉,選拔名臣範質。
後晉時期:拜端明殿學士,曆任工部侍郎,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平定安從進謀反。
後漢時期:封太子太保、拜魯國公。
後周時期:加官太子太傅,顯德二年(955)去世,贈侍中。
梁唐晉漢周,這是集齊了“五代”所有成就啊!
《花間集》裏收錄了和凝20首詞,比人均27.8首的標準要低些,也沒有像“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和“人人盡說江南好”(韋莊)那樣驚豔而雋永的名句。
竹裏風生月上門。
理秦箏。對雲屏。
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
含恨含嬌獨自語:
今夜約,太遲生。
這是一首《江城子》,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它是單片的,並不是沒寫全。
這首詞之所以在和凝的作品中得以脫穎而出,得益於它清新自然的畫麵感:夜風吹過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月光在門上遊移著,把她的身影映照在屏風上。她輕輕撥動著箏弦,唯恐聲音大了,聽不見他趕來時的馬蹄聲響。
可是,他怎麽還不來呢?她恨恨地咬著紅唇,嗔道:這人,今天也太晚了吧!
沒有《花間集》常用的豔冶詞句,雖然主題還是膩膩歪歪的男女約會場景,卻是難得的“小清新”,而且還簡單易懂,難怪大家喜歡。
這首《江城子》其實是一組詞中的一首,有趣的是,這五首《江城子》合起來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第一首是為約會做準備;第二首(也就是之前介紹的那一首“竹裏風生月上門”)等人;第三首等到了,出去迎接;第四首情話綿綿,準備拉燈;第五首天亮了,告別之前約定下一次見麵的時候。
這謀篇布局的能力,吳梅先生《詞學通論》裏誇讚道:“江城五支,為言情者之祖”。
四舍五入一下, 和凝此人,也可以算得上是“言情小說”的鼻祖了。
得益於他在官場上的身份,他的詞作甚至傳入契丹,得了“曲子相公”的美譽。但也正因為身份所限,他在當上宰相之前,讓人焚毀了自己的大部分豔詞,所以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就隻有這二十幾首。
他還寫了整整一百首《宮詞》,卻也沒有像大部分宮詞那樣通篇描述宮怨宮鬥,而是用大量的筆墨去刻畫勤勉的帝王、忠貞的臣子,以及朝貢的情形,算是給《宮詞》這種題材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花間集》的作者趙崇祚是後蜀人,他所選的18位詞人當中,溫庭筠、皇甫鬆,薛昭蘊是晚唐時的人物,孫光憲是荊南人,其他14位,都是蜀人,或在蜀地出仕。
而和凝,他是《花間集》裏五代時期唯一的一位中原詞人!
和凝死於955年。
他不知道,5年之後成立的趙宋王朝,將會是詞的盛世;
他不知道,他最得意的二兒子和峴,成了《全宋詞》裏的第一位詞人;
他不知道,未來300年的時間裏,將會有更多的高官以作詞為榮,不至於像他這樣擔心有傷身份而燒毀作品……
他隻知道他這一輩子,曆經五代,毀譽參半,是非功過,隻能由後人評說。
他隻知道,他這一輩子也許不夠長,但足夠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