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視覺誌
網上曾有人提問:哪個瞬間,讓你覺得格外溫暖和被愛著?
點讚最高的是這樣一條: “大概是看到他圍著圍裙,握著鍋鏟,在廚房笨手笨腳地忙碌時。”
另一位網友也在評論裏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去年他經曆了特別難熬的一段時間,親人去世,公司因為疫情裁員降薪,家裏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事,生活像一座大山壓在他身上。
那天又加班到11點,當疲憊不堪的他推開家門時,卻看到妻子正從廚房走出來,手裏端著的砂鍋還在咕嘟咕嘟的響,鍋裏排骨湯的味道忽悠的飄出來帶著誘人的香氣。
“正好湯剛熱好,快來吃吧,我去給你盛飯。”
妻子笑眯眯衝他說。
那一瞬間,所有的疲倦和辛苦似乎都在妻子的笑容和飯菜的香味中漸漸消退。
生活再難,也抵不過一碗熱氣騰騰的排骨湯。
以前總覺得愛是華麗的語言,昂貴的禮物。
後來才發現,真正的愛,其實都藏在做飯這件小事裏。
還記得最近刷屏的那個視頻,不過短短3分鍾,卻戳中了無數人。
人們常說,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
我想大概是因為這世間,原本愛和美食便無法分開。
/01/
冬至那天,消防員戰士正在吃餃子。
一位消防員剛吃第一口就愣住了,另一位激動地告訴隊友:
“這是我媽包的”。
“我能吃出來,這就是我媽包的。”
原來那天消防支隊特意請來了8位新入職消防員的家屬,給他們一個驚喜,而那些離家的孩子一口就吃出了媽媽的味道。
似乎在外的時間再長再久,也無法磨滅一個人對於家的味道的記憶。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吃的,隻是一頓尋常的飯菜,但其實滋養我們的,是那些不曾說出口的愛。
正如視頻裏,媽媽為離家的女兒準備辣椒醬;不會做飯的爸爸,為懷孕的女兒研究起了孕婦餐……對於含蓄的中國人而言,他們或許不善於表達,卻把愛裝在做過的每一頓飯裏。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選擇了就地過年,得知孩子不回家過年,父母第二天就將醃好的臘肉、香腸打包給孩子寄去,甚至仔細到臘肉提前切好,用保鮮膜包成一份一份,方便孩子直接蒸。
你不能回家,他們就把愛給你寄過來。
坐在警察局的這個媽媽,患有阿爾茲海默症。
被警察發現的時候,她已經拎著兩個大包在街上徘徊了好幾個小時,嘴裏隻念叨著:“我女兒生了,在醫院”。
原來老人的女兒剛剛生了寶寶,老人特意做了湯,想要給女兒補充營養,結果卻迷了路。等警察送她到醫院,老人一見到女兒,立刻打開包裹,把湯端給女兒讓她喝。
她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記得,卻還惦記著為剛剛生完小孩的女兒做一碗湯。
我們從父母做的飯裏,感受到愛和溫暖。
而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小家時,也在用這樣的方式去傳遞家的記憶。
挑食的小女孩,成為了媽媽。
和自己的媽媽一樣,孩子愛吃什麽,討厭什麽,口味是重是輕,什麽忌口,她也全都一清二楚。
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曾經不善廚藝的她,經曆無數次翻車,如今已經成為廚房達人,每天的餐桌上,每天的餐桌上孩子都會收獲來自媽媽的驚喜。
她說:“有人不願萬裏投胎到你家,總得準備一桌好菜好好款待”,這大概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想法吧。
家的溫暖和故事,就這樣在這一蔬一飯間,一直一直傳遞著。
而愛情的浪漫,也離不開一日三餐。
/02/
還記得此前那條新聞嗎?
一對90後夫妻選擇離婚,而原因就是兩人都不做飯。
結婚三年,廚房就開過一次火,大多時候就是叫外賣,或者輪流在雙方父母家解決。
結婚以後,每天的早餐,小夫妻倆去樓下買包子吃,午飯在食堂解決,晚飯則是每周一三五在婆家吃,二四六娘家吃,剩下周日是兩人固定“下館子”的日子。
一開始還好,但漸漸的,兩人發現:“家裏就像賓館,一點溫度都沒有。”
最終走向了離婚。
後來,妻子在收拾廚房時發現:櫥櫃裏躺著三年前結婚時買的那袋大米,炒鍋上的標簽都沒有撕掉,碗筷杯碟擺放整齊、幹淨如新卻隻讓人覺得冷冰冰……
老人說結婚過日子,一日三餐話生活。
好的婚姻,都離不開柴米油鹽,離不開廚房裏那濃濃的煙火氣。
男人在家加班到深夜。
妻子哄寶寶睡著後,走進廚房,為丈夫準備了一碗熱熱的荷包蛋燜麵。
兩人一起坐著,看著同一部電影,聊聊一天發生的趣聞,一碗麵下肚,丈夫的臉上再不見疲倦,而空氣裏氤氳著的,都是愛的氣息。
微博上有個很動人的話題,閱讀上億,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升騰著熱氣的廚房裏,會做飯的,不會做飯的,說著笑著,共同摸索著美味,爐灶上的鍋裏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廚房裏飄出這個小家獨有的香氣,還有比這更幸福的嗎?
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走過熱熱烈烈的沉淪後,「 我想和你一起下廚 」「 我想為你做頓飯 」無疑是最令人心動的。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以為鮮花、巧克力就是浪漫。
隨著年紀增長,懂得了生活之後才意識到真正的浪漫,不過是一日三餐的陪伴,不過是有人在你身邊,問你粥可溫。
/03/
石頭和劉叔,在廣州合租了一間小房子。
獨自在外打拚的日子並不容易,但每天下班後一起為晚餐忙碌的時光,卻總讓人期待。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平凡而忙碌的日子裏,美食是最好的治愈。”
最舒服的日子大概就是這樣吧:廚房有煙火,飯桌有美食,身旁有好友,客廳有歡笑。
平凡且快樂。
在快節奏的社會,很多人都忙,忙著賺錢,忙著戀愛,忙著遊戲.....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每頓飯都是湊合。
然而美好的生活,往往就藏在這最平淡的一日三餐裏。
去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卻也讓無數人第一次走進廚房,體會到平凡生活裏做飯帶來的小確幸。
@三三的風:疫情期間帶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學會了如何去生活,開始享受做飯的快樂,沒有什麽情感,是一頓飯無法表達的,沒有什麽心結,是一碗湯不能治愈的。
@wefgowefiuowe:跟著小紅書折騰各種花樣的食物,和閨蜜們在群裏曬各自的美食,做飯真的會讓人有幸福感。
到超市花5分鍾買桶泡麵吃,那是生存;花時間給自己和愛的人做頓飯吃,才叫生活。
在外奔波的日子,認真吃飯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
一頓認真準備的美食,不僅是對身體健康的負責,更能創造出平淡生活中的雅致美好,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04/
一頓飯,看似微不足道,但蘊藏在其中的用心和關心,卻足以抵抗整個世界的不友好。
尤其經曆了過去一年,更能夠感受那一頓飯的意義。
視頻裏有句話說得極好:愛的另一個名字,是做飯給你吃。
最深的愛,其實就藏在那看似簡簡單單一道菜,一碗湯裏。
我突然明白,“為愛的人做頓飯”這個倡議吸引了無數人加入的原因:一蔬一食裏藏著無數細膩平淡,又治愈人心的故事。
給父母,給子女,給愛人,給朋友,給姐妹,給寵物……
那天下午,我拿著手機,看了好久好久,每一個故事,看似平平淡淡,讀完卻讓人覺得心裏暖暖的。
原來不止吃到美食,會有幸福感, “為愛的人做飯,也有種幸福感”。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你是否也想過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為愛的人,做一頓飯。
愛的人,不僅僅是父母子女愛人。
今年對很多人來說都很特殊,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辦法回家過年,但我們同樣可以為身邊重要的朋友,同事,室友做一道菜,一碗湯。
把滿腔愛意和在意,蘊藏在食物裏,傳遞給愛的人,這是最溫暖的新年禮物,也是一種幸福的傳遞。
這個新年,你最想為誰做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