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和閆妮接觸過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大迷糊」。
在軍藝上學的時候,晾衣服對閆妮來說是個大難題。她總是瞄不準頭頂的晾衣繩,衣服扔上去又掉下來,得洗好幾遍。
參加工作之後,她自己開車去拍戲,走錯高速公路口是常事。不認路的閆妮有時候會和導航儀吵架,問它:“你怎麽了?失戀了還是心情不好?”
洪劍濤說:“和她約晚飯,夜宵的時間能找到你就不錯了。”
但好友耿樂卻形容閆妮是這樣一個人:為愛癡狂,對藝術癲狂。
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中,閆妮貢獻了一出感人至深的家鄉戲。熒屏裏的她,變身成精英電商女王,冷靜克製的表演之下,是極富爆發力的情感火山。
這份因戲而癡狂的勁兒,也許就是她“迷糊背後的大智慧”——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做最純粹的那一種演員。
在《我和我的家鄉》整部電影裏,閆飛燕無疑是最完整的一位女性角色。從毛烏素沙漠走出來的女孩,有從苦地方長大的堅毅,又有內心深處的柔軟。
羅伯特·麥基曾在《故事》中定義:“最優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講述過程中表現人物本性的發展軌跡或變化,無論是變好還是變壞。”這種變化,被稱作“人物弧光”。
在閆妮的表演裏,我們能看到閆飛燕這個角色的某種弧光。她冰冷的外殼在逐漸融化掉,內心淳樸的陝北少女逐漸顯現。
最初,閆飛燕在高鐵上遇見喬樹林這個“土大款”,她是不信任的。麵對喬樹林的過度熱情,她的身體向對麵微側,表現出抗拒。
這時的閆妮,說台詞時沒有把嘴巴張大,為的是顯出帶貨明星的某種“架子”。
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狀態,在閆飛燕下了汽車,走進羊雜湯攤鋪的時候轉變了。
看到家鄉的美食,閆飛燕第一次綻放了笑容。她用家鄉話很興奮地喊著食物的名字,這樣的戀鄉特質,為後麵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當喬樹林真實一麵被孩子的演講揭開後,她用力地捶了幾下喬樹林的胸,這個充滿孩子氣的動作,是家鄉人之間一種特別樸實的表達,代表著閆飛燕放下了戒備。
很多人看完片子以後,都說自己被閆飛燕這個角色感動了,“想起了陝北,回憶起家鄉的過往。”
被提及最多的一個場景,是閆飛燕回到高媽媽的墳旁,她守著大樹,遙望著家鄉,泣不成聲。
這場戲第一次拍攝時,閆妮哭得失控,連現場打板的場記姑娘都不忍看她的悲傷。
後來閆妮告訴俞白眉導演,自己在夢裏也經常會夢見很親的人,但卻怎麽也夠不到她。
鄧超和俞白眉透過監視器看完這場表演,在回去的車上聊:“(妮兒)那個愛是那麽深沉,經常被她吸進去了,那是她很多的鄉情。”
就像在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上閆妮說的:“我跑了十幾年的龍套。當我第一次用家鄉話演繹佟湘玉那個角色的時候,我有了自己的成名作。這一次也是在大銀幕上第一次演繹一個陝西女子,我想說是陝西成就了我。”
這片土地,有她思念的人,有她熟悉的一切。
也許正是這種將演戲融入到生命中的職業態度,使得“妮式喜劇”形成了一種“潤物細無聲”、讓你笑著笑著就哭了的風格。
她麵帶喜悅的一句台詞,卻能精準打到觀眾內心深處的痛點,讓人體會到角色笑容背後的萬千無奈。
俞白眉說,閆妮是一個體驗派演員。精準而富有層次的表演背後,是她感性層麵上“推己及人”的投入,是歲月帶給她的經驗。
在演繹《回鄉之路》這個段落之前,閆妮就先把自己代入了閆飛燕,戲裏的閆飛燕幾乎和現實中的閆妮形成了互文對照。
劇情中的閆飛燕以優異的成績考出去,成為了家鄉的驕傲。閆妮同樣從陝西走出家鄉,曆經了一路坎坷,直到“年紀一點點長大,有一種東西,在牽著她回來。”
一位叫蘇爽的女同學告訴閆妮:“你很適合當演員,應該去考北京電影學院。”
當時閆妮的臉頰還沒褪去嬰兒肥,她懷疑自己,真能走進那個發著光的熒幕嗎?可熱心腸的蘇爽一直在鼓勵她,又幫她借了衣服和鞋子,閆妮就這樣下定決心報考了。
閆妮的文化課成績一直屬於“後進生”那一撥,小學數學就能考60 多分,高中隻有70 分。一年的時間裏,為了填補文化課上的空白,閆妮把視力從100 多度學到了400 多度。
三試結束後,閆妮沒有收到考電影學院文化課的通知單。她想探究一個理由,就問前來招生的老師能不能給她寫一句話。
老師對她說:“你好好學習吧”,閆妮走出了考場的大門,瞬間覺得陽光不美了。
回到學校後,蘇爽希望閆妮不要被暫時的打擊澆滅夢想,於是讓閆妮給同學們寫一個字條:我將來的理想是當一個演員。
之後,閆妮進了陝西財經學院,學習企業管理專業,但這個專業並不是她想要的。在西安聽完崔健的演唱會後,她做了一個當時看來很叛逆的決定,退學去自學表演。
當時蘭州軍區政治部戰鬥話劇團在招人。閆妮聽說進去了之後有到解放軍藝術學院讀書的機會,她內心的衝動被點燃了,這一次她很認真。
考場上,老師說她聲音太小:“我們招的是話劇演員。”閆妮就一下子用很大的聲音開始朗誦:“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老師關上了窗戶,招進了她。最終閆妮在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落地生根。
出演隻有四個字台詞的紅軍,她會準備好幾種表演方式。排練時有一個跌倒的動作,她把自己摔得全身都是青的。
客串孕婦,表演名單裏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她也覺得無所謂,因為能“得到老戲骨李保田的鼓勵”。
到了1999年,團裏開拍電影《公雞打鳴母雞下蛋》,戰友周小斌覺得她可以當女主角。閆妮想為自己爭取一次,就去團長辦公室匯報:“我想演女一號。”
團長說:“女一號定了。”閆妮說:“定了我也想演,我就是想表達一下內心的願望。”
最後《公雞打鳴母雞下蛋》獲得了首屆電視電影百合獎,女主角還真是閆妮。巧巧這個極為接地氣的角色,被閆妮演出了鄉土氣的幽默感。
當時的閆妮就像巧巧這個角色一樣,看上去有點憨憨的。但這樣的外表背後,湧動著麵對生活的大智慧。
到了2004年《健康快車》的時候,尚敬導演又給她了一個驚喜,說編劇寧財神在寫《武林外傳》的本子,裏麵有一個佟湘玉的角色很適合你。
閆妮還是很坦蕩的,“是女一號我就演。”那時的她,極度想抓住每一個機遇,就像一條脫水的魚一樣期待甘霖。
演《武林外傳》時,閆妮正逢情感上的低落期。戲裏戲外的閆妮和佟湘玉,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真正的理解。
過後閆妮感歎道,沒有純粹的喜劇,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悲,就會不懂得喜。平日裏大大咧咧的閆妮,就是這樣將演戲作為了一個情感的出口。
女兒元元長大後,閆妮對母親的情感體會得則更深了。
俞白眉到今天還記得,13年前《房前屋後》裏的一場戲,閆妮飾演的母親去學校為兒子求情,她一直表現得很軟弱,直到教導主任說她的兒子是個社會渣滓,她突然就爆發了。這種本能的母性,離不開生活帶給她的經驗。
2013年,與張嘉益合作《一仆二主》時,閆妮即興加了一場唱《北京北京》的戲。那時她已經在北京漂泊很久了,“我對這座城市又愛又恨。”
她把悲和喜,對城市的感受都放在了角色裏,在天橋上放聲唱:“在這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在這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她相信了角色,角色也就會反過來成就她。
閆妮一直在做的另一件事,是打破自己的舒適區,拓寬自己的戲路。她放下曾經對“女一號”的執念,更想為了自己最有感觸的角色下狠功夫,全力以赴。
生活裏的閆妮就是那個勇敢的彩霞,她說:“羊在山上曬不黑,豬在圈裏捂不白,我就是我,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閆妮始終記得自己早年在劇團的經曆。當時她演完萬人迷“佟湘玉”,回去即刻被打回原型。她被安排在一部男人戲裏當綠葉,演了九集的戲,成天與壺作伴,首長一來就倒水,倒完水就退下,沒有一句台詞。
她終於忍不住問導演:“明天我還要不要來?”導演說:“得看壺來沒來,壺來了你就來。”
這些事情,閆妮從來都是嘻嘻哈哈地就過去了。毛孩兒說:”閆妮是我見過最努力的女演員。”
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的背後,是閆妮自知與平和的“女性力量”,不把得失看得太重,先為自己應得的一切而努力。
她也曾經因年齡錯過電影角色。當時那位導演覺得閆妮對於那個角色來說年齡大了一些,她直言:“我這個年齡,是女人最美的年齡。”
麵對市場,閆妮沒有過多的恐懼和焦慮。“表演對我就像是一種信仰。我覺得麵包總會有的。”
或許用“潤物無聲”來形容閆妮再適合不過。人們關注她的角色,遠遠多於她本人的生活細節。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她本人連著角色一起悄然地變化和成長了。
若幹年後,當人們想起閆妮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人”。這份可愛,有“天公疼憨人”的一麵,也有平和與堅定的一麵。
她曾說過自己的願望:“隻想往前走,穿過喜怒哀樂,穿過愛恨情愁,去看看大海上的春天,和那盛開的花兒。”荊棘她路過了,湍流她趟過了,最後的風景一定會很美吧。
就像喜劇大師卓別林說的,人生如果拿放大鏡看是悲劇,拿望遠鏡看則是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