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訃聞丨邵燕祥先生去世:你走了,留下了整個的你 (ZT)

(2020-08-02 12:38:14) 下一個
幼文 新文學甜點 Today
    加班趕稿的時刻,突然看到一個個群都在轉發林道群的微博:邵燕祥先生已於8月1日“在睡夢中安然離世”。

邵燕祥生於1933年,祖籍浙江蕭山,肄業於中法大學法文係,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編輯、記者,1958年被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後曾任《詩刊》編輯部主任、副主編等職。邵燕祥初以新詩聞名——自然,讀過《邵燕祥自述》的人知道,這是他當時主動放棄散文、小說創作的結果——有詩集《到遠方去》《在遠方》《遲開的花》等;70年代末重獲新生後,他清楚地認識到“高風險社會”複發的可能,持續用雜文呼喚人們告別狂歡、居安思危,並以深刻的自剖和反思融於回憶散文,使其文學創作達到新的高峰。念及先生晚年遭逢,又不免“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的感慨。

邵燕祥先生(1933-2020)

聽聞邵燕祥先生去世,腦海中立刻閃現出兩個片段文字。最近因“甜點”推送《百年曾祺》,重讀了邵燕祥對老友汪曾祺的評價。大意是說,有人說汪曾祺是“最後一個士大夫”,但汪曾祺其實是“士大夫”的對立麵,是五四運動的繼承者。如今邵燕祥去世,公共輿論免不了又有“最後一個大師”的感歎;但和汪曾祺一樣,邵燕祥是和許多所謂“大師”不同的。他能詩能文,但最關鍵的是,他是五四精神的繼承者。

另一個片段,與“甜點”多次推送紀念的前輩詩人吳奔星先生有關。奔星先生文革後有名作《別》,是經邵燕祥之手在《詩刊》發表的。邵燕祥還寫來書信,稱讚“想不到老先生有如此清詞麗句”。他的眼光是獨到的,如今《別》成了吳奔星先生最有名的詩篇,年年為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所傳誦。邵先生既歸道山,且再重溫一遍這曲離別的歌,以為紀念:

你走了,
沒有留下地址,
隻留下一串笑容
在夕陽裏;

你走了,
沒有和誰說起:
隻留下一雙眼睛
在露珠裏;

你走了, 沒有說去那裏,
隻留下一排影子
在小河裏。

你走了, 笑容融化在夕陽裏,
雙眼動蕩在露珠裏,
影子搖晃在河水裏。

哪裏都有夕陽,

哪裏都有露珠,
哪裏都有河水,
你走了,留下了整個的你!

 

邵燕祥先生手書魯迅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