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6)
學生時代的王安憶
從小,我就是個動作笨拙的孩子。兒童樂園裏的各項器械,我都難以勝任。秋千蕩不起來,水車也踩不起來,蹺蹺板,一定要對方是個老手,借他的力才可一起一落,滑梯呢,對我又總是危險的,弄不好就會來個倒栽蔥。而且,我很快就超過了兒童樂園所規定的身高,不再允許在器械上玩耍。所以,我記憶中,樂園裏的遊戲總是沒我的份。但是,不要緊,我有我的樂子,那就是兒童樂園裏的沙坑。
那時候,每個兒童樂園裏,除了必備的器械以外,都設有幾個大沙坑,圍滿玩沙子的孩子們。去公園的孩子,大都備有一副玩沙子的工具:一個小鉛桶和一把小鐵鏟。沙坑裏的沙子都是經過篩洗的,黃黃的,細細的,並且一粒一粒很均勻。它在我們的小手裏,可變成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它可以是小姑娘過家家的碗盞裏的美餐,它可以是男孩子們的戰壕和城堡。最無想象力的孩子,至少也可以堆積一座小山包,山頭上插一根掃帚苗做旗幟,或者反過來,挖一個大坑,中間蓄上水做一個湖泊。或者,它什麽也不做,隻是從手心和手指縫裏淌過去,手像魚一樣遊動在其中的,細膩,鬆軟,流暢的摩擦。
不知道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兒童樂園裏的沙坑漸漸荒涼,它們積起了塵土,原先的金黃色變成了灰白。然後,它們又被踩平踏實,成了一個幹涸的土坑。最後,幹脆連同兒童樂園一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或者小型的遊樂場。過山車,大轉盤,宇宙飛船,名目各異,玩法一律是坐上去,固定好,然後飛轉,疾駛,發出陣陣尖聲銳叫,便完了。
那時候,南京路與黃河路交接的路口上,有一幢三層高的玩具大樓,是星期天裏,父母經常帶我們光顧的地方。印象中,整個三樓都是娃娃櫃台,各式衣裙的娃娃排列在玻璃櫥裏,看上去真是五彩繽紛。這時候的娃娃樣式基本一致,陶土製的臉和四肢,塗著鮮豔的肉色,輪廓和眉眼都很俊俏,身體是塞了木屑的布袋製成。頭戴荷葉邊的花帽子,身著連衣裙。彼此間的區別主要是形狀的大小,衣裙的樣式顏色以及華麗的程度。其時,還沒有塑料,娃娃的形象多少有些呆板,衣裙是縫製在身上的,不能脫卸,可這卻一點不妨礙我們對它們的信賴,信賴它們的真實性。每個女孩子似乎都至少要有一個娃娃,它是我們的忠實的朋友和玩伴。
當時有一種賽璐珞的娃娃,造型很寫實,形狀幾乎和一個真實的嬰兒一般大,裸著身體,可給它穿自製的衣服、鞋襪。可是我的父親一直記得,他小時候在南洋時,看見過一個女孩子將賽璐珞娃娃係在背上,學習那些勞作的閩南婦女的模樣,一個調皮的男孩惡作劇地,用火柴點著了娃娃,結果是女孩和娃娃同歸於盡,葬身火海。因而,我們對賽璐珞娃娃始終懷著恐懼的心情。再加它通體都是一種透明的肉色,眉眼隻有輪廓,卻不著色,就好像是一個胚胎,這也叫人心生恐懼,所以,我們從來也沒有向往過這種娃娃。
後來,我和姐姐得到過一對麗人娃娃,一男一女。它們的形象非常逼真,女孩梳了發辮,不是畫在頭顱上的,而是真正的毛發編織而成,打著蝴蝶結。在它們比例合適的身體上,穿著綢緞的中式衣褲,衣襟上打著纖巧的盤紐,還有精致的滾邊。尤其是足上的一雙鞋,是正經納了底,上了幫,鞋口也滾了邊,裏麵是一雙細白紗襪。它們雖是娃娃,看上去卻似乎比我們更年長,它們更像是舞台上的一對供觀賞的演員,不怎麽適合做玩伴的。在最初的驚喜過去之後,它們便被我們打入了冷宮。我們玩得最持久的是一個漆皮娃娃,是我姐姐生日時得到的。許多娃娃都不記得了,唯獨這個,記憶深刻。它穿著大紅的連衣褲和帽子,衣褲帽子全都是畫上去的。它的頭很大,肚子也很大,額頭和臉頰鼓鼓的。它要比一般娃娃都要肥碩一些,也不像一般娃娃那麽脂粉氣重,它有些憨,還有些愣,總之,它頗像一個真正的小孩。抱在懷裏,滿滿的一抱。我姐姐整天抱著它,像個小媽媽似的,給它裹著各種衣被。後來,我姐姐生了個男孩,我總覺得這個男孩與那個漆皮娃娃非常相似,也是大腦袋,額頭臉頰鼓鼓的。
這時節,電動玩具出場了。我以為,電動玩具是兒童玩具走上末路的開始,它將玩耍的一應過程都替代,或者說剝奪了。我最先得到的電動玩具是一輛小汽車,裝上兩節電池,便可行駛,並且鳴響喇叭。它和真的汽車一樣有著車燈,向前行駛亮前燈,一旦遇障礙物倒退,則亮尾燈。它還會自動轉彎,左邊遇障礙物朝右轉,右邊遇則朝左轉。它當然是稀罕的,是我向小夥伴炫耀的寶貝。但內心裏,我對它並沒有興趣,我寧可玩我原先的一輛木頭卡車。它的樣子笨笨的,可是非常結實。它有著四個大木輪子,車鬥也很寬大。我和姐姐各有一輛,她是紅的,我是綠的。我以為,父母實際上在心裏準備我是一個男孩,所以總是分配給姐姐紅的,而我是綠的。在裝束上,姐姐留長發,我則是短發。這輛卡車沒有任何機械裝置,我就在車頭上拴一根繩子,拖著走。車鬥裏坐了我的娃娃,以及它的被子、碗盞,還有一些供我自己享用的糖果餅幹,然後,就可上外婆家了。
那種機械裝置的玩具,其實也是單調的。有一次,爸爸帶我去方才說的那家玩具大樓買玩具。他為我買了一個蓮花裏的芭蕾舞女,就是說,一朵合攏的蓮花苞,一推手柄,蓮花便旋轉著盛開了,裏麵是一個立著足尖跳舞的女演員。還買了一個翻跟頭的猴子。我爸爸給我們買玩具,不如說是給他自己買玩具,是出於他的喜好。曾有一次,他給我買了一隻會喝水的小鴨子。這鴨子身上有一個循環的裝置,可不停地低頭喝水,水呢,從嘴裏進去,再流入杯中,永遠喝個沒完。他大感驚訝,讚歎不已,立即又去買了一隻,讓它們麵對麵立著,一個起一個落地從一個冰淇淋杯中汲水喝。而我看不多久便覺索然,它們喝得再棒我也插不進手去,終是個旁觀者。這一天的情形也大致相同。買了玩具,我們又去對麵的著名粵菜館新亞飯店吃飯。一邊等著上菜,一邊我就迫不及待打開紙盒,坐在火車座旁的地板上玩了起來。那猴子劈裏啪啦地翻著跟頭,從這頭翻到那頭,掄著圓場。沒等一圈發條走完,我已經膩了,走了開去,剩下爸爸和飯店裏跑堂的,背著手饒有興趣地欣賞著。
許多好玩的玩具都是簡單的,比如積木,是我永遠玩不膩的。還有遊戲棒,它也有著奇異的吸引力。從錯綜交疊的遊戲棒中,單獨抽出一根,不能觸動其他,無疑是個挑戰。要求你鎮靜、穩定、靈巧,並且要有準確的判斷力,判斷哪一根遊戲棒雖然處境複雜,可其實卻是互不幹擾的一根,或者正反過來,某一根看上去與周遭不怎麽相幹,其實卻是唇齒相依,一枝動百枝搖。還有萬花筒,它隨著手的輕輕轉動變幻出無窮無盡、永不重複的圖案,這一刻無法預測下一刻。從一個小眼裏望進去的,竟是那樣一個絢麗的世界。後來,萬花筒裏的碎玻璃被塑料片取代了,這世界便大大遜色,不再有那麽金碧輝煌的亮色。塑料片不僅沒有碎玻璃的晶瑩,也沒有碎玻璃的多棱麵,那種交相輝映的燦爛便消失殆盡。塑料工業的誕生其實是極大地損傷了兒童玩具,它似乎有著模仿一切的性能,事實上,卻是以歪曲本質為代價的。萬花筒就是一個明證。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曾經在一家街道工廠進行課外勞動。這家廠就是生產塑料娃娃,從模子裏壓出的各色娃娃盛在紙箱裏,一大箱一大箱的,工廠又是在一個通風不良的閣樓上,於是,便壅塞著塑料的古怪的甜腥氣。一個有腿疾的男工,邁著不能合攏的八字狀的雙腿,吃力地搬動著這些紙箱。整個情景都是令人沮喪,並且心生抑鬱。
就像方才說的,父母無意中分配我和姐姐擔任不同的角色,姐姐一定是女孩無疑,他們特別縱容她的女孩子的特性,他們給她買珠子。這些珠子實在美麗極了,形狀顏色各異,分門別類地安放在一大個玻璃盒裏。當然,除了這樣昂貴的珠子外,還有許多散裝的珠子,廉價一些的,但也同樣多姿多色。時常也帶她去挑選一些,擴充她的珠子的庫存。她拿根針,引根線,將珠子穿成各種飾物。而爸爸媽媽似乎從來不以為我也是需要珠子的,我隻能蹭著玩一點,暗中滿足一下自己被忽略的需要。父母分配給我的愛好是一套建築積木,是一整座中蘇友好大廈,也就是現在的上海展覽館的模型,全由白木做成。記得定價是十五元,這在當時稱得上是天價。事實上,這套建築積木從來沒有屬於過我,它一直陳列在淮海路,我家附近的一間文具店裏。實在說,它已不僅僅是一副玩具了,而是近似於船模航模一類的,訓練性質的模具。母親許諾我,倘若我能考上市重點中學,上海中學,便送給我。可是,沒等到考中學,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學校停課。這套模具不知什麽時候收起了,反正我再也沒有看見它了。
至於南京路黃河路口的那座玩具大樓,“文革”中我和媽媽還去過一回,它已經成了一家百貨性質的商店,但還保留有相當麵積的玩具櫃台,櫃台裏其實也蕭條得很了。還記得有三尊娃娃,分別是樣板戲《紅燈記》裏的李奶奶、李玉和、李鐵梅。媽媽被李玉和逗樂了,說了聲“這個小幹部”!現在,這已經變成了一家工藝品商店。所謂的工藝品就是一些機繡的桌布手絹,粗製的玻璃器皿,以及民族服飾等等。
【來源:王安憶《空間在時間裏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