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瞧哎!是聯動!一個聯動死了!”“啥是聯動啊?看你緊張的!”
八寶山殯儀館告別廳外一處代人寫挽聯的桌子上,文房四寶齊全,幾個工作人員正拿著一份悼詞在議論。對話的是一男一女。
男的又說:“你這個年紀的人不懂,聯動當年可厲害啦!反江青的!”
幸虧那個女的還沒問江青是誰,看上去她有三十五六歲,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是知道江青的,但要知道聯動,得在四十五歲以上。
聽到議論,旁邊一個中年人忍不住插嘴道:“不錯,蘭廳裏躺著的就是一個聯動,當年就他在北京展覽館喊的口號,讓中央文革不要太狂了!”
女的眼神一亮,道:“快點,快點!再給我拿一份悼詞去,我看寫得挺好!”
悼詞是寫給一個叫任誌明的逝者的。
八寶山的追悼場所分五處,一般老百姓在竹、蘭、菊、梅四廳,高幹則在一個叫小禮堂的地方,任誌明是老百姓,他在蘭廳。
悼詞:誌明,誌明想你哩!任誌明 男 1948-2009
你生在新中國誕生的前夕,長在五星紅旗下。
我們相識在上世紀六零年代的北京石油學院附中。在記憶中你是學校的活躍分子是個文才出眾,思辨靈利,愛好體育,投籃準確,彈跳極佳的英俊少年。你熱愛文學,喜歡作詩,主持正義、追求民主自由。你寫的詩曾受到著名詩人蕭三先生的好評。如果沒有發生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你說不定會成為一個詩人哩!
從此班裏少一人
文革伊始,我們都“發了高燒”,1966年5月13號,你參與創建成立了石油附中“紅衛兵”組織;然而在青春的盲目衝動中,你難能可貴地保持著一個愛黨愛國愛民的清醒,一邊積極參與“教育改革”,一邊又勇敢地反對極左思潮。1966年8月上旬,我們一起到團中央機關禮堂保護胡耀邦同誌,攙扶他離開批鬥現場,一路上和造反派展開激烈辯論;耀邦叔叔先是默默地聽 ,後來說道:“這位小同誌說得有道理,要心平氣和地討論問題,要以理服人,要慢慢來。”1966年9月初,你在上海串聯期間,麵對狂潮滾滾,立場鮮明地保護市委老幹部,反對造反派打砸搶……
彭小蒙還是那麽瘦
1966年11月,你和一批最早覺察出文革極左性質的北京中學生,再一次勇敢地提出質疑,冒著“炮火”成立了“首都中學紅衛兵聯合行動委員會”。這一下石破天驚,集結了相當一批北京勇敢的中學生,義無反顧地到天安門廣場張貼反對“中央文革”大字報,向“中央文革”豢養的極左組織某司令部“懷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無政府主義極左思潮和打砸搶行為作無畏地鬥爭……
永遠在一起
1966年12月,是我們印象中北京最冷的一個冬天,月初你作為中學紅衛兵的代表參加商討中日青年第二屆聯歡節事宜。會議期間,中央文革豢養的造反派代表大放厥詞,攻擊中央領導,破壞會議秩序,使會議不能進行。引起你和其他中學代表的強烈抗議,會後,你們中學代表要求向廖承誌同誌表達心願,廖公接見大家時,你問道:為什麽造反派懷疑一切、打倒一切,殘酷迫害老同誌的行徑,“中央文革”不僅不管反而支持?……廖公含淚深情地說:要相信毛主席要相信黨、要禁受起委屈。我長征就是帶著手銬走過來的,現在是白天挨鬥,晚上接見外賓。現在的混亂是暫時的……廖公一席話使你和大家很受啟發。接著,你又參與刻寫以《紅後代》命名的全國最早點名反對江青、戚本禹及“中央文革”的小字報,並用傳單形式發向社會。12月26日晚在北京展覽館的群眾集會上,你和戰友闖上講台高聲呼喊出振聾發聵的最強音:“中央文革某些人不要太狂了!”,“打倒王力、關峰、戚本禹!”,“打倒中央文革的走狗某司令部!”……明明知道是以卵擊石,明明知道會結局悲慘,但你和戰友還是發出了以生命和自由為代價的呐喊!勇哉誌明!壯哉誌明!
1967年1月隨著上海“一月風暴”後,中央文革加緊了對文化大革命持反對意見人士的鎮壓,通過他們控製的報刊雜誌宣布“聯動”為反動組織,對其成員實行了“專政”。1967年1月19日,他們操縱某造反派組織出動千餘人包圍石油附中,對退守在地下室的你和九位勇敢的中學生施行武鬥。而你們不屈地與他們對抗。造反派向地下室灌水、倒汽油、放乙炔、砸鐵門……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隻得提出談判。你和另一同學與中央文革的打手麵對麵地較量,怒斥他們的打砸行徑,直到公安機關派人出麵後,你們十個中學生才從容地走出地下室,當你帶頭唱起《國際歌》的時候,表述了一代青年人反對“中央文革”的決心,震撼了打手們的心靈,鼓勵了圍觀的群眾……此後,你因堅持原則而幾次被“四人幫”動用手段關押,即使失去自由,你也並沒有頹廢萎靡。而是煥發出誦詩、作詩熱情,除了唐詩宋詞信手拈來,自己也平平仄仄地用詩歌舒發心中的激情。你去世後,你的朋友當代詩人郭路生居然一字不差地背誦出當年的詩句:我不愛夏日群芳的嬌豔/卻愛雨後花姿的凋殘/有誰又比得了你呦/更知道人世的艱難 我不愛高懸的星鬥/它雖然明亮/卻總在空中躲躲閃閃/我仰慕一劃而逝的流星/不論落入墳塚還是衝向黑暗/選擇命運卻是那樣的毅然決然 假如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我注定要扮演一個悲劇中的角色/那麽就讓這個悲壯的故事/作為我生命史上最後的一篇!
你的青春,因從狂熱到清醒而顯得深刻;你的性格,因多次身陷囹圄而變得愈加堅毅;你的思想,因窮天地自然政治之變幻而愈加唯物、辯證;你的才華,因飽受挫折而愈發綻放光芒。
聯動的女兒
隨著1968年來臨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你和一批“可教育好子女”被發往陝北誌丹縣農村插隊。從北京到延安、從繁華都市到黃土高原,你再次經曆人生的酸甜苦辣,陝北酸曲和漢唐雄風伴隨著你,壺口瀑布和延河流水滋養著你,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北京的娃兒放羊的鏟。在山丹丹的簇擁和信天遊的熏陶下,你跟在老黃牛的後麵,用祖先留下的鐵犁,播撒著人生的希望,繼續著先輩們與陝北的小米情緣。這期間,你在各個知青點間盡情地漫遊交往,暢想著蓄勢待飛的明天;你承受了,你感受了,你享受了!誌明,你沒有浪費時間!打小你詩情畫意,卻不料在無書可讀的年代迷上了教學,被選送到延安無線電廠後,你自學了微積分,鑽研高等數學,繼而憑借數學才能,於1978年輾轉回到北京,在一個學校擔任數學教員,一麵苦心教學,一麵繼續攻研著深奧的數字之謎,獨自研究了諸如《環上矩陣環的互理想結構及其同構類》、《比較利益原理的評價與改進》等多個學術課題。近年,聽說你又開始挑戰世界級數學難題“黎曼猜想”,時光居然把你從“莎士比亞”雕刻為“愛因斯坦”!
1979年,黨中央在撥亂反正的曆史洪流中,你和我們一起開始了為“聯動”平反的艱苦申訴。使聯動問題得到部分決解;1981年隨清查“三種人”運動牽連到“聯動”成員、“西糾”成員,使得這些當年的中學生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你再次挺身而出,和我們一起投入為“聯動”徹底平反的工作中。通過上訪中組部、公安部、團中央,致函中央領導人申訴情況,使這些革命前輩了解了真實情況,繼而,胡耀邦、陳雲,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做出重要批示,由公安部、中組部、團中央聯席開會座談研究,經調查核實,正式做出決定、發布文件為“聯動”組織和成員徹底平反!在這個文件中也為“西糾”組織和成員徹底做了平反。中組部有關部門的一位領導的接見中,深情地我們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做出“黨的若幹曆史問題決議”中,有一段文字強調(大意):就是在“中央文革”肆虐,“四人幫”極左思潮猖狂時,也有部分青年人站出來反對他們的倒行逆施……這部分青年人指的就是你們!
改革開放以來,你繼續著青年時代的勇敢,卻又增添了更多的理智與智慧。在新的曆史時期繼續你的貢獻。你從來不等不靠,你從來敢於擔當,這一份智慧和勇氣,來源於你對祖國的深愛!
深情的告別
半年前,聽說你得了重病,且人在上海,我們哥兒幾個一直想去看看你,逗逗你,幫幫你,可不是忙,就是病,總也湊不到一塊,心想,那麽生龍活虎的一個人,那麽堅強的一條漢子,總不至於讓病拿住……偏偏你真的讓那可恨的癌細胞拿住了、捆走了!你不該呀!誌明!說好晚年一起在北京總結以住,品味人生;說好青春時代的熱情不丟、不棄、不忘!說好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就是一個個地離開人世,也要集結在一起,繼續我們天上地下的探索……一個甲子的人生,你呀誌明,雖然短促,卻波瀾壯闊,雖然無名,卻真摯動人。你經曆了人生,享受了人生,你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你值啦!
火焰駒在注視
咱們也無權為你蓋棺定論,隻是說說對你的感受:你敢想、敢愛、敢恨、敢做、敢為、敢宣布自己的見解;你有豪情、能豪飲、有豪邁人生旅程;你為朋友為親人善於負重忍辱;你不能原諒虛假和虛偽;你喜歡真誠和爭論;你願與人平等相處,你更願享受自由和浪漫;你的交友很廣,不論貴賤貧富一律以誠相待;你涉獵甚廣、談吐不凡、善於探究問題辨明事理……
誌明、誌明,想你哩。你好走,你活在我和朋友們的心裏哩!
你的朋友、親人和石油附中戰友
火焰駒代筆、深紅格瓦拉修改
2009.6.25
附記:蘭廳裏花圈表明除誌明所在石油附中,還有清華附中及北大、人大、鋼院、民院、北航、地質等附中,還有一O一、八一學校、六中、八中等學校的“聯動”都來了代表。蘭廳呈啞鈴形,誌明躺在裏間,中間是可容四人並肩前行的短短的走廊,外間是休息大廳,遺體告別本來是一個魚貫而入、魚貫而出的形式,有人向家屬建議“走一個正規的程序”,家屬同意後,“聯動”們滿滿地站了一地,推舉著名的“老賀”致悼詞,“老賀”當年就長得麵相老,中央文革還把他當成操縱聯動的老幹部哩!其實他是老高二的,年齡偏大原因是他當過一陣兵後才繼續讀書的,如今他已經是副部級,真成了老幹部了!“老賀”念著念著,冒出了一句“他媽的,寫得還挺酸!”儼然回到當年。
著名的老賀在致悼詞
誌明既聽不見悼詞,也聽不見那句“他媽的”,他躺在花叢裏,心跳停止、氣息全無,他的頭發已經白了,人很瘦,臉上有化凍後凝結的水珠,據說他在生命的最後時間還在一邊做化療、一邊抽煙。任誌明就這樣在人海中消失了,留下的詩,卻展示了一個熱血少年的情懷:“假如日落才能出霞,假如藤枯才能熟瓜,假如壯烈要用冷漠的死來寫,假如忠誠要用熱情的血來畫。為了高尚的友情的榮譽,我願用身上的血,綻開靈魂的花。(1968年12月)”
青春時代的衝動和狂熱,或許永遠不會被人理解和原諒;然而那難能可貴的覺醒、反抗、反思,卻令他和他的同學們直到白發叢生時都感到欣慰、值得,這一代人匍下身子化為石子兒,卻一個個睜大著敏銳的眼睛,隻要有一口氣,就是極左、極右或形左而實右的天敵!探究其底,竟然是――純潔。
火焰駒問:“悼詞你發不發博客?”
深紅說:“那得等你同意。標題都想好了――一個聯動分子的葬禮。”
“一個聯動成員!”嚴肅地,他更正道。
深紅寫於2009年6月30日
注:2009年9月25日誌明的妻子女兒把老賀、火焰駒等約到一起,向大家表示謝意,席間經詢問,組織者之一的老郭同意我發一批照片“那有什麽?發唄!”如此,我才把這些照片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