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八十年代的“詩和遠方”

(2019-07-29 16:58:06) 下一個

80年代,一個既遙遠、又臨近的年代。遠到許多屬於我們童年的事物,都一一消失了;又近到,我們隨處都能見到生於那時的麵孔。

改革開放後,「旅行」這個詞第一次被國人所認知。如今40年過去,旅行早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家家戶戶的80年代之旅,成了抽屜裏一本泛黃的相冊,記下太多珍貴的「第一次」:第一次乘火車,第一次住旅店,第一次拍照……

翻開這本「80年代旅行相冊」,它將帶領你穿梭在80年代的時空隧道中,重新挖掘過往40年正在被漸漸遺忘的記憶……

「介紹信 」

“私憑文書官憑印。”這句俗語裏的文書,是指一個人身份的證明。1985年,在第一批居民身份證出來以前,唯一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文書,叫做介紹信。

就有點類似現在我們出國辦簽證,要準備的在職證明文件。但在80年代可不會有中介幫你代寫的。

雖是一張薄薄小紙,可80年代出門旅行,介紹信右下角的紅色印章,具有絕對的權威。有了介紹信,才能購買火車票和汽車票,才能在景區找到住宿的地方。

40年,從介紹信到身份證,雖然隻是一紙小小「身份證明」的變遷,但卻讓旅行方式簡便多了。

「糧票」

如果說介紹信在80年代是證明身份的文書,那麽,「糧票」便是吃飯必需的護照。在當時,如果想要吃飯,有錢不一定行,沒有糧票是萬萬不行的。出門旅行,一定要備好地方糧票,這樣才能在省內其它縣、市、鎮吃飯,而且往往還需要備好全國糧票,以備不時之需。

直到1989年,糧票才逐步被取消。1992年,糧票製度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旅遊花費」

80年代旅遊,整個八天七晚的行程,人均消費在50元左右。其中,車票約33元,門票約3元,住宿約9元,吃飯約5元——現在看起來似乎很少,但當時每個家庭的月收入,大概也才100塊,這次旅遊大約會消費兩個勞動力一個月的工資,所以還是很奢侈的。

當然,如果有一家好單位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因為可以借「公差」之名,順便旅遊。

▲1979年,在北京長城上喝可樂的男孩

「綠皮火車」

在80年代的集體回憶裏,家鄉與遠方之間,是一列長長的綠皮火車。那時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一天或兩天的車程用一本書和幾杯茶打發,也就慢悠悠過來了。硬座的回憶更是豐富,鄰座朋友來自五湖四海,瓜子、泡麵、撲克牌,熱熱鬧鬧。

當我們如今站在高鐵時代,回憶曾經蜷縮在狹小綠皮車裏「吭哧、吭哧」的情景,仿佛讓人絕望。可加上時光的濾鏡後,綠皮車卻成了整個80年代的集體緬懷。

▲1988年,大同到北京的硬座車廂

▲1984年,大連有軌電車站

「目的地」

相比現在的網紅城市,80年代的遊客更愛去能夠體現中國「曆史文明」的地方。北京、西安、洛陽、蘇杭等名勝古跡多的城市都是熱門。故宮門票在當年隻要一角錢,現在票價翻了600倍。即使再有錢的人在那個時代也不敢自駕遊,因為有很多路霸攔路。

1980年,小販們正在豐都縣境內的長江邊賣食物。

「招待所」

40年前沒有手機,更談不上旅行app,旅客隻能在抵達目的地後實地尋找住處。那時候不允許私人經營,連服務行業也是國營。

一般人出行會選擇價格低廉的招待所,男女分住。女同誌四人一間。男同誌最多有20人同住一房的超大間,每張床位3至4元。由於本就不大的房間裏擺滿了高低床,所以大件行李隻能前台寄存。想洗漱的話,自己端臉盆去水房。廁所位於樓道盡頭,來回要走一百多米。

▲上海外灘

「旅店」

那時的旅店,大多由平房改建,設施仍舊很簡陋,可條件要比招待所好上一些。入住前,前台業務員會像醫生對病患那樣,巨細靡遺地向遊客進行「三查八對」式詢問。

除此之外,無論你是單獨出行還是結伴同遊,無論你們是同性朋友還是異性夫妻,業務員都會叮囑夜間睡覺不可插門——如果遇上不聽話的客人,服務員會一直敲到開門為止,目的是保證客人的安全。比如在冬天,夜班服務員會進屋添兩次煤,定時查房,以防客人煤氣中毒。

▲開封宋都賓館

「涉外飯店」

1979年,中國入境人數已達420萬人,但當年北京僅有7家涉外飯店。外國遊客下飛機後,會被直接拉去景點,晚上再回飯店等房間。要是無房,外賓可能被送到天津安排住宿,隔天再安排回北京。

1983年,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賓館「廣州白天鵝賓館」建成;1984年北京麗都假日酒店開業,是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洲際集團酒店;1985年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開業,是第一家進駐中國的國際連鎖五星酒店;隨後還有雅高的諾富特、香格裏拉,也分別於80年代進入中國。

▲1983年從芳村白鵝潭拍向新開業的白天鵝賓館

▲白天鵝賓館內部的“故鄉水”

「紀念照」

80年代最好的旅行紀念品,不是明信片,更不是免稅商品。而是在景區流動照相點拍攝的旅行紀念照。每個家庭幾乎都有幾張站在名山大川前的紀念照。

沒有美顏,沒有PS,完全純天然。或許現在看來,那時的旅行紀念照會有些傻氣——相片上的人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側身30度,丁字步,看上去如同站軍姿。

「海鷗牌」相機

那會兒沒有數碼相機,也許經濟條件稍好的人家,會有一台「海鷗牌」相機,再配上幾卷「樂凱」135黑白膠卷。雖然這種照片需要自己衝洗,而且尺寸很小,定影效果一般,難以保存太長時間,但這可是當時旅行最頂級的裝備了!

如今很多攝影app都推出了80年代老照片的濾鏡,回看當時的照片,早已泛黃、模糊不清,可屬於一個時代的回憶不會褪色。

「國營旅行社」

中國現代旅行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而興起的。

1981年以前,全國具備外聯權的旅行社,隻有“國旅總社”和“中旅總社”兩家。由於當年監控設備不齊全,檢查外來遊客身份的重擔便落在旅行社身上,旅行社要承擔起把控國家安全大門的部分職責。1985年,隨著旅遊需求的多樣化,《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頒布,至此私營或合營的旅行社數量才開始激增。

「導遊」

“導遊的微笑就是中國式微笑。”80年代,來華旅行的外國人這樣評價導遊。由於當時隻有國營旅行社,導遊也隻接待外賓,因為體現的是中國形象,所以職業榮譽感特別強。不僅要在政治思想、外語及業務方麵能力過硬,更要聽民俗專家講授很多傳統民俗知識,比如北京烤鴨要切多少片,才能做到片片有皮、片片有肉。

那時的導遊收入很高,月收入在100元左右,工資是一個普通工人的兩倍。但他們的工作強度和辛苦程度卻是很難計算的。

▲八達嶺長城

「餘純順」

勇氣孕育了一個傳奇——我國最早的職業探險家餘純順。1988年,他孤身上路,徒步全國四萬多公裏,完成了多個“首次”壯舉。1996年3月,在他即將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羅布泊全境的壯舉時,卻不幸遇難。

他的遺體倒在荒蕪的沙漠中,一代傳奇以永遠在路上的方式,從此成為所有探險家心中的一個精神,一個符號。

「肯·沃倫

40年前,美國探險家肯·沃倫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1986年,為了爭奪第一個漂流長江的榮譽,肯·沃倫率隊漂流長江。為了「振興中華」,10多支裝備簡陋、毫無技術的中國隊伍與之競爭。最終,中國人以付出10條人命的代價,勉強漂完長江,第二年又在黃河上失去7條人命。

而肯·沃倫的隊伍也沒有收獲好結果。成員們在大水麵前陷入猜忌,相互指責,終於分崩離析。肯·沃倫回國後陷入官司,破產後突發心髒病死去。

「三毛」

從台北到西班牙,從撒哈拉到加納利群島,再到中南美洲、墨西哥、巴拿馬……「三毛」這個名字,是「流浪」的代名詞。她的幸福和苦難,牽動著讀者的心;她行遍萬裏的足跡,又讓所有讀者豔羨。

這個永遠「在路上」的奇女子,成了第一個帶我們看世界的人。我們就這樣跟隨她的腳步,萬水千山走遍,在心裏埋下第一顆「詩與遠方」的種子。

▲成都,這是三毛生前最後一次出行。

「安迪·沃霍爾」

80年代,中國也迎來了無數外國旅人。1982年,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前往北京遊覽。當時幾乎沒人認識這位明星藝術家,沃霍爾像一個普通遊客那樣,穿行於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天安門、長城、天壇等景點留影,甚至穿上了當時流行的藍色中山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之雲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