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為什麽說“上海話”是中國方言中的藍血貴族 (ZT)

(2019-06-03 14:25:40) 下一個

原標題:為什麽說“上海話”是中國方言中的藍血貴族

這幾年有關上海話要滅絕的報道屢見不鮮。上海話的使用大概是從1993年為一個分界線,之前出生在上海的,大部分或多或少都能夠開口飆滬語,之後每年呈快速遞減,到2000年出身的,基本隻會聽,外地來滬二代更是如此。坊間還有傳聞說前幾年推普,不少小學辦理都有一個班委叫“推普員”,專門抓說上海話的小朋友,抓住就交班主任。

身邊不少90初,80後都在感慨滬語在00後那代幾乎絕種了。。。

然而“快要絕種”的上海話,在國外卻又是另一幅光景。

出門在外,千萬不要再以為一口粵語打天下了,即使是在唐人街普通話也在漸漸取代粵語。在一些市中心或高級住宅區,隨時都能聽到上海話,時時刻刻總有一種沒踏出國門的感覺。

無論是在歐洲日本,還是港澳台,很多本地人看不起內地人,但是如果你說你是上海人,他們的態度就不一樣了。因為上海的殖民曆史文化遠遠早於港澳台許多,講起港台人士所謂的“貴族教育”,上海好叫要領先發達於他們好幾十年。

在中國近代史上,上海的租界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麵積最大,發展也最為充分。它的設立對上海及周邊地區的近現代曆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是中國人接觸西方文化的一個窗口。這是一段不能被遺忘或回避的曆史。

1845年11月29日,根據南京條約,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訂立《上海土地章程》,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相繼辟設。

圖中藍色為英美租界,紅色為法租界。

百年的租界史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發展史。可以想象如果當年沒有外來文化侵入,上海現在可能還是長江口岸一個閉塞的老城廂。

租界內實行西方的管理製度,享有治外法權,這就給形形式式的創新、冒險提供了極好的舞台。由此各國、各省的各色人等和各種勢力紛至遝來,你爭我奪、各展身手。新思潮、新時尚層出不窮,使上海迅速成為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被譽為“十裏洋場”、“東方巴黎”、“遠東第一都市”。而那時的香港台灣還隻是一個村,一個寨而已。

1949年前後,由於戰亂不少上海的大亨,娛樂界名人紛紛移居海外逃難。比起那些離鄉背井從零打拚的黑戶口們,這批遷移的上海人早就在海外有穩定的產業,一家老小甚至還帶著傭人廚子一起走,過著更安逸的生活。

資本去了哪裏,哪裏就繁榮。60年代還是70年代,香港電影業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業界大佬都是上海一帶過去的,圈子裏不會說上海話,根本沒人睬你的。邵氏很多祖籍廣東上海出身的上海人。如今港台的豪門名流有一大批都是來自上海。王家衛老早住老西門;林憶蓮以前住虹口區三角地菜場附近;汪明荃是崇明人;移民美國的吳彥祖一家關起門來講的是上海話;Angela Baby在上海長大,最喜歡逛的是七浦路。。。

此外,李嘉欣,張曼玉,陳冠希,陳慧琳,楊采妮,沈殿霞,秦沛,張敏,宣萱等香港娛樂圈名人也都是來自上海。在以前香港上流社會都會說上海話,說不定他們講的上海話比現在的滬二代還要溜。上海話是國外唯一進學校的中國方言,很多外國人都在學,香港8所大學5所教上海話 日本的滬語教育,早在明治時代(19世紀末)就開始了。

很多人提到上海女人的印象就是要求高要車要房,不少外地男士講到上海女人就是一頓狂罵,但在上海,也是全國女人地位最高的地方。有人說上海女人排外嚴重,上海女人的確排“外”,不過這個“外”是外國人的外。就連在老外的心中上海女人也是全國女性難追排行榜上的第一名!

以前上海女人總被批判說熱衷外嫁,其實你現在再到上海那幾家老外多的酒吧看看,那些歐美婊假洋妞大都還是來自外地,在上海混了幾年還是一口隔生的上海話。上海女人的優越感來自上海男人被全國男性千夫所指的”娘炮“。曾幾何時,上海女人的禦夫有術,上海男人在家庭裏充當買汏燒的主夫的生活場景是全國人民在春晚取笑的刻板印象,而今天,這些都在全國逐漸成為常態。老外結婚後女方跟男方姓,上海結婚後小孩還要跟女方姓。

上海女人,拎得很清。對自己也拎得很清楚。很清楚自己生活階層,以及準備嫁給什麽樣的人,以後要過什麽樣的生活,小到咖啡機,大到孩子上哪個幼兒園,存了錢一年去一次日本血拚,兩年去一次歐洲旅行,早早地都計劃好了。所以她們很容易在上海男生那裏覓得知音,大家都是有商有量,量入為出,很有過頭地要過日子。各種小精彩小花絮,過給爺娘看,過給同事看,過給朋友圈的朋友看。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上海的女權主義遠遠超過歐美。有人說上海是中國最早工業化的城市,於是有最早的職業女性,因為經濟地位的提高帶來了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 但其實在民國時期,上海也是全國或全亞洲最早發起女權運動的地方。

光緒二十三年,知識婦女李閏,黃謹娛等人為了討論婦女教育、婦女權利等問題,在上海倡辦成立中國女學會。該會成立後,就為謀求婦女自身的解放進行活動:在維新派梁啟超、鄭觀應以及經元善等人的幫助和官方的支持下,創辦了中國女學堂(校牌名為女學會書塾),校內所有教職員工全由婦女擔任;創辦《女學報》,宣傳變法維新,提倡女學,爭取女權、男女平等。

光緒二十五年十一月(1899年12月),英國立德夫人又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天足會。光緒三十二年該會由中國人接辦後,出版《天足會報》,廣為宣傳,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分會,發展較快,當時上海參加不纏足會的婦女約有5萬人。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達《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文》,通飭各省一體勸禁,其有故違禁令者,予其家屬以相當之罰。此後,婦女纏足的惡俗便逐漸革除。

看到這裏,你肯定要說了,說了那麽多捧高上海人的話,但現在有錢的都是外地人啊。的確!在這幾十年的創業潮裏,很少有上海人做生意發家致富的傳說,因為大部分的上海人更愛選擇在安逸生存方式裏精打細算過日子。

在很多公司裏,三天兩頭為了高薪跳槽的流動人口大都是外地員工,反而上海員工往往都是留到最後。比起外地員工想要在大城市生存下去的巨大壓力,上海員工更多是為了興趣為了安逸而選擇工作。即便是拿著三千多工資的上海老爺叔,他們也都能找到讓自己活得最relax的生活方式,比起在崗位上拚死拚活,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排隊買光明邨的鮮肉月餅,晚上到開放公園跳廣場舞。。。

那些為了權力金錢你爭我鬥的景象,在上海人眼中:“旁友,弄伐要切相特難看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asefild 回複 悄悄話 可能也有一些上海人認為自己比中國其它地方的人優越吧。
bl 回複 悄悄話 上海是離現代文明最近的大陸城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