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Philippe Berthelot
維亞爾是納比派畫家,也是內景主義畫派領袖之一,他運用印象派技法來描繪親戚朋友在室內、巴黎花園裏和街道上的日常生活。
1920 縫紉的維亞爾夫人
維亞爾善於應用裝飾性的色彩去代替寫實的表現,運用大色域的平塗與點彩派的效果完美統一。起初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很深,力圖使作品具有象征的、神秘的境界,單純的色彩塊麵構成了畫麵的形象。
1911 廣場
在他看來藝術應該是精神的創造物,畫家應該從主觀上重新安排它們,這種重新安排必須從美的觀念和裝飾的觀念出發,自然界的任何物象隻不過是按照一定規律被安排過的色彩所覆蓋的一個平麵而已。繪畫題材多為富裕的家庭主婦或操勞家務,或閑聊靜坐,或縫紉刺繡,多是周圍常見的一切,頗具安靜閑散、平和雅致的特點,也被稱為親和主義的代表畫家。
1901 麵海的花園
他在風格上十分講究穩定與簡潔,精致與嚴謹,善於將生活場麵轉換為裝飾性的色彩處理,大塊平塗灰色與點彩效果的十分和諧地統一於畫麵。
1900 鏡子前的夫人
到了20世紀初,維亞爾開始拋棄自己原來的觀念和畫法,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室內情景畫。他從夏爾丹和荷蘭畫派的維米爾的風格畫中得到啟迪,以印象主義的色彩和筆法再糅合象征主義的構圖,來描繪溫暖的家庭室內情景。
1900 盆花
這時期他認為印象派的色彩和技巧是可以借鑒的,有人認為他是20世紀印象派繪畫的直接繼承者,但是實際上他的觀察法和表現法與印象派是有區別的。
布麵油畫,213cm×308cm,1894,巴黎奧賽美術館
代表作《公園》是由三個畫麵組成一個完整的構圖,也成為三聯畫,很像北歐三伏對稱的祭壇畫。原是畫家受納比派的支持者納坦森的委托而作,作為裝飾餐廳之用。畫麵上描繪的是巴黎公園的一角,淡淡的陽光下幾個婦女閑坐在長凳上,有的在聊天,有的在與孩子們玩耍,有的默默地獨坐。
整個畫麵以平坦的繪畫方法作處理,有意減弱空間升讀和體積感的表現,講究色塊與色塊的和諧配合,並在大的色麵中加進密密麻麻、小而有規則的不同色點,形成豐富而生動的色彩效果。
人物刻畫及其簡略與概括,完全服從整體的效果,有些臉與手僅是一塊色塊。畫麵色調沉著清朗,偏於冷灰,畫法風格雖與博納爾相似,但對色調與情趣的處理卻有天壤之別。
《早餐》
石油紙板,26.9cm×22.9cm,1894,國家藝術畫廊
納比派畢竟隻是一個存在了短短十年的團體,在納比派之後,維亞爾的藝術之路仍在延伸。與好友勃納爾一樣,維亞爾的藝術周期也很長,短暫的納比風格並不足以概括畫家的一生。
聖奧古斯丁場所 - 1913
1906 自畫像
維亞爾
(1868-1940)
法國納比派(先知派)代表畫家之一
那比派描繪現實的方法不依中心透視法,而是依納純粹主觀與裝飾性的觀念所帶出的形式
縫紉 - 1912
維亞爾受到納比派的繪畫理念影響,從美和裝飾的立場出發對自然界進行再一次定義,追求有表現力的色彩和富於節奏動感的形體關係。
1
維亞爾常有意的弱化畫麵的三維空間感,運用不規則的透視造成錯覺;或是運用不規則的透視來造成錯覺;或巧妙的的運用線條和色塊形象看起來模棱兩可。最顯著的特點永遠不把物象畫的一目了然。(回避自然主義的描繪)
1896 工作
維亞爾油畫特點:
1、弱化三維空間感、多視點透視:
《花裙子》維亞爾將平麵的形式與分層的圖案結合,三維空間效果變的複雜。背景色調的變化暗示出牆麵並不是完全平的,從鏡中映出人物的角度也可以判斷這一點。
故意遮擋牆麵與地板及天花板的接合處以阻止觀眾對背景層次的識別。三個人物被孤立地放在不同的背景因素下,他們在畫麵中所處的位置卻很難確定。最右邊穿花裙子的女人幾乎占畫麵整個高度,其比例明顯大於另外兩個女人,按照常理,觀眾會認為穿花裙子的女人站在前景位置,但是實際上畫家
將中間那個女人的左手得加到花裙子上,表明中間的女人才是處在畫麵最前方。不符合正常的透視規則。畫框的切割導致觀眾看不到人物的腳在地板上的為指引而無法做出準確判斷。
1896 選書
1896 音樂
2、模糊性:
維亞爾經常有意將對象的細部畫的模糊不清,並使畫麵前景有隱退到背景。“形”從未在他的作品中消失,卻中總是不太清晰,這是他的作品中有了抽象特征。維亞爾不會過多關注某個點或某塊色彩,
而從記憶出發創作,關注畫麵的整體氛圍。畫麵好像被籠罩在薄紗之中,物質性削弱而暗示性加強。
3、畫麵平麵化用筆和裝飾性美感:
分析維亞爾早期的創作中不使用油畫布,而是采用具有強烈吸附力的卡紙。這種畫麵形成一種粗糙的效果,和諧暗柔的 “高級灰”色調 ,畫麵不張揚卻顯得高貴華麗。
1903 桌子擺設
在靜物、風景、畫麵人物的造型上沒有循規蹈矩,而是全麵突破傳統古典的繪畫風格 ,形成自己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語言。自由勾勒的熟悉的線條組成在畫麵當中形狀各異、 沒有立體的效果,有一種強烈的裝飾性美感 。
使用印象派的繪畫筆觸用大塊的顏色,並把物體的外形輪廓虛化,形成一種隱約、含蓄、朦朧的畫麵感 ,使觀看者對維亞爾的作品產生一種象征意義和充足的想象空間。
1896 閱讀
1936 安德烈先生
2
維亞爾油畫技法的秘訣所在,是在看似無序之中創造秩序和統一。維亞爾在油畫中故意製造很多視覺障礙,當觀眾把畫中的一切都物歸其位後,就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1939 Sam Salz
例如在維亞爾創作的《台奧多爾·杜蕾》這張油畫作品中,首先,堆滿書籍的書桌(A)形成一個高台,你必須越過它才能繼續觀看。接著是一個井狀的空間,畫中的人物和那隻警覺的貓就坐在裏麵(B)。然後,在C點是一堵書籍形成的牆壁,但它的頂端是一個故意設置的陷阱,它與壁爐(D)上方的麵飾融合在一起。越過壁爐,又是一個令人迷惑的空間問題:突然之間,你發覺自己好像已經透過望遠鏡,到達房間遠處的角落了(E)。
維亞爾《台奧多爾·杜蕾》結構示意圖
維亞爾《台奧多爾·杜蕾》畫中的人物坐在兩條主軸線(F和G)交匯之處,鮮明地點出了主題;但是這裏又有謎語了,例如H處的肩膀好像融入房間的牆角,而J處門下的黑影又好像滲人人物身體之中。維亞爾本人也許並沒有迷惑觀眾的意圖。維亞爾像馬奈一樣,用色彩和筆法將自己的作品統一起來,當觀眾開始巡視那間小書房時,心甘情願地陷入維亞爾的空間迷宮。一般而言,與觀眾玩捉迷藏是不明智的。你如果經常這樣做,你的觀眾會感到氣憤,轉向別的作品。作為練習,畫一張你工作室的彩色速寫,試著創造出與維亞爾《台奧多爾·杜蕾》中同樣的空間迷宮和視覺迷宮。
《坐在安樂椅中的Misia》
1901, 奧賽博物館,巴黎
《音樂晚會》
約1896-1899,奧賽博物館,巴黎
1931 訪問
1913 閱讀中的露西賽爾
《紅色門簾裏》
約1891,奧賽博物館,巴黎
1894 兩小學生
1891 床上的女人
1891 戴著紅圍巾的孩子
1891 對話
1891 黑衣女人
1891 女人搽香水
1891 睡覺
1891 晚餐後
1891 小姐
1891 行走女孩
1891 在床上
1891 坐著的裸女
1892 房間裏的年輕女子
1892 撫摸
1893 婦女縫紉
1893 黃色窗簾
1893 老婦人在室內
1893 兩個裁縫
1893 兩個女人喝咖啡
1893 室內
1893 四女子花式帽子
1893 藝術家的母親和妹妹
1893 用餐
1893 在沙發上
1893 坐著的夫人
1893 坐著的女人
1894 窗口
1894 法蘭西島大區景觀
1894 女子坐在爐邊
1894 樹下
1895 壁爐前的老嫗
1895 博納爾夫人
1895 彈鋼琴的米希亞
1895 掛毯
1895 陶罐
1895 條紋襯衫
1897 船型容器
1897 納坦鬆沙龍
1898 歐洲大橋
1898 夫人讀報
1898 勞特累克在維倫紐夫河畔
1898 藝術家的顏料盒和玫瑰
1898 在花園就餐
1899 L'ATRE
1899 廚師
1899 穿越茶田
1899 大街
1899 房間
1899 畫家和朋友
1899 客廳
1899 兩姐妹
1899 室內的粉紅色壁紙
1899 糖果店
1899 遊戲
1899 在咖啡館
1899 走在葡萄園
1900 壁爐上的瓶花
1900 畫家夫人
1900 七葉樹 特呂弗
1900 鮮花
1900 在歌劇院
1900 燭台
1900 左邊的房子
1901 工作室後麵的花園
1901 沙發上的女士
1902 室內
1902 午餐
1903 女人脫衣
1904 白沙龍
1905 阿瑟·方丹夫人
1905 壁爐
1905 等候
1905 瓶花
1906 克勞德·伯恩海姆·維萊
1906 莉拉
1906 母親和兒童
1906 室內場景“神秘”
1906 天竺葵
1906 下棋 梅洛特 伯納爾 埃塞爾
1906 在沙發上的米莎
1907 暗色禮服
1908 鋪桌子
1909 房間裏的孩子
1909 桌子
1910 巴提諾格裏斯的大道
1910 窗口
1910 諾曼底的避暑別墅
1910 屏風
1910 室內的女孩
1912 杜莎夫人在她的沙龍
1912 杜莎夫人在她的沙龍
1912 縫紉
1912 呂涅肖像
1912 織補
1913 公爵夫人
1913 聖奧古斯丁場所
1913 在工作室的女人
1915 夫人在工作室
1915 工作室的女人
1919 玻璃花瓶中的玫瑰
1919 鬱金香和小雕像
1920 在陽光明媚的房間
1921 夫人的房間
1922 夫人的壁爐架
1922 夫人的壁爐架
1923 桌前的兩個女人
1924 夫人的照明爐
1925 皮埃爾·博納爾
1930 藍色花瓶
1931 閨房
1932 諾阿耶詩人
1933 夫人的房間
1935 讓娜·朗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