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繁盛時期的濟南老商埠街景
濟南是一座千年古城。膠濟鐵路通車前一個月,也就是1904年5月1日,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與山東巡撫周馥聯名上奏,請求在濟南開設通商口岸"以期中外鹹受利益"。
一個月後,這座千年古城開來了第一列火車,濟南正式開埠。開埠後,濟南日新月異,規模不斷擴大。
本期老照片從1890年,美國傳教士在濟南創辦華美醫院說起,娓娓道來濟南這100多年來的滄桑與變遷。
這裏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畫棟,每一張照片記錄著這座城市曾經的有過與記憶。
德蘭/文
1890年,美國傳教士來濟南創辦的華美醫院。
1901年,濟南開埠前山東官員與外籍人士合影。
1905年,濟南,黑虎泉。
津浦鐵路濟南黃河洛口鐵橋。
津浦鐵路北起天津,南至浦口,由德、英兩國修築。1908年6月開工,1911年12月完工,先後分段通車。
清末,濟南,趵突泉西側的觀瀾亭。
1909年,濟南,齊魯大學醫學禮堂。
1912年,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
1912年,孫中山在濟南與各界的合影。
民初,濟南,山東醫院。該醫院兼為“世界紅十字會濟南臨時醫院”,位於濟南上新街南口的世界紅十字會濟南道院。
1904年,濟南,膠濟鐵路通車時人們競相登上首發列車。
民國初年,濟南南門外護城河。
民國初年,齊魯大學教學樓。
1920年代,濟南,珍珠泉。
1920年,濟南仁豐紗廠生產車間。
1924年,濟南,大明湖。
1924年,濟南,店鋪林立的商埠街道。
1927年,濟南水災,逃難的孤兒們。
1927年,濟南水災,難民安置區災民們自己動手搭建的臨時窩棚。
1927年,濟南水災,等待領取食物的難民。
民國年間,濟南,泉水湖畔美人留影。
1928年,濟南匯泉寺島,在島邊青石板上洗衣服的婦女。
1928年4月,濟南,荷槍實彈的日軍在經二路緯三路布防。
1928年,被戰火破壞的濟南西城門。
1928年,山東女子師範大學學校(校址在今濟南二中)雅樂隊。
1929年,濟南南門西側的民居。
1930年代,濟南火車站停車場廣場。
1930年代,濟南,中山公園。
1930年代,濟南,經二路街景。
1930年代,濟南,小清河上的渡船。
1931年,在濟南舉行的華北運動會入場式。
1932年,濟南,改建中的估衣布街(今共青團路東段)。
1932年,濟南各界紀念九一八事變一周年。
1932年,濟南,緯一路拓寬改造。
1935年,濟南,市內灑水車。
1930年代,濟南,杆石橋。
1942年,濟南,曲水亭街上的居民。
1980年代,濟南,曲水亭街。
1940年代,濟南,緯四路。
1942年,濟南,靈岩寺附近的民居。
1950年9月,濟南市各界人民代表第二屆會議。
1950年9月,濟南市人民政府全體成員合影。
1951年12月,濟南,大明湖西岸。
1955年,濟南,改建後的山水溝(今趵突泉南路)。
1956年5月13日,濟南,大觀園北門。
1957年3月18日,毛澤東視察山東,在濟南珍珠泉給幹部講話。
1959年,濟南,黃台發電廠第一台機組正式發電典禮。
1958年4月,原濟南汽車配件廠試製成功第一輛黃河。
1950年代,濟南,共青團路。
1959年4月,濟南,省圖東垣祥拆遷前的樣子。
1960年,濟南製造的第一批黃河牌汽車出廠。
1964年,全國第一個生產輕便摩托車的專業廠——濟南輕騎摩托車廠出產的黑老鴰是我國生產的最早的摩托車。
1965年,濟南,護城河。
1970年代,濟南,同生裏。
1980年代,濟南,武庫街。
1986年,濟南植物園,那時候隻有電視台孤零零的一個高樓。
1980年代,濟南,共青團路普利門街東口交匯處。
1980年代,濟南,舜耕山莊。門口停放了兩輛老上海轎車,一輛皇冠,一輛老林肯。
1980年代,濟南,南門橋。圖中看到的建築大都沒有了,物是人非啊!
1980年代,濟南,成豐橋頭的光明電影院。
1980年代,濟南,經二緯二路口。路口西側的老建築已拆除,東側是老人民銀行,建築保留下來。
人行對麵是工商銀行,早已拆除,那一片都是電力的地盤了。遠處兩座建設中當年所謂的高樓,東側是東圖大廈,西側是郵電管理局(現為聯通)老辦公大樓。
1981年,濟南,勞動致富的農民家庭。
1983年,濟南,經七路上的2路電車。
1983年,濟南火車站。
1980年代末期,濟南長途汽車總站。
1980年代,濟南長途汽車總站裏的黃海客車
1990年代中期,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全貌。
1994年,改建後的濟南人民商場。
1996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裏的大宇豪華客車。
1992年7月1日,開始拆除德式建築濟南老火車站的行李房。
德式建築——濟南老火車站,在眾多的反對聲中1992年被拆除,這是許多濟南人心中永遠的痛。
濟南老火車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國風格日耳曼式車站建築。
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登上清華、同濟的建築類教科書,並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
1998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服務通道。
2004年3月6日,濟南,舊城新城相輝映。秦幸福/攝。
2012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