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趙利文,中國藝術民工,當代紀實攝影的踐行者,1968年生於古城西安。
早年受父親趙秀華、恩師潘科影響,從1985年開始從事紀實攝影創作30年,攝影專輯代表作《流浪藝人》、《世俗西安》、《別墅人家》等。
城市篇·西安巷陌
1984年,西安新城廣場,年輕人的縱起一躍。趙利文/攝。
1984-1993年,趙利文連續10年將鏡頭對準他生於斯長於斯的西安,用2萬張膠片細膩樸實的勾畫出一部珍貴的80年代西安市井眾生相。
他是專注於中國80年代城市影像的先鋒者與奠基者,為我們留下了80年代古城西安極其珍貴的曆史風俗畫卷,其作品堪稱是80年代中國城市影像的清明上河圖。
1987年,西安南四府街,打牌頂鞋。趙利文/攝。
1987年,西安橋梓口,老師護送孩子過馬路。趙利文/攝。
1987年,西安回民街,回民餐館夥計招呼客人“裏麵請”。趙利文/攝。
1987年,西安東大街,買冰箱在80年代是個大事與電視機、洗衣機一起被稱為“三大件”。趙利文/攝。
1987年春節,西安三橋,西安街頭台球開始流行。趙利文/攝。
1987年,西安西大街,小憩。趙利文/攝。
1988年,西安橋梓口,下棋。趙利文/攝。
1988年,西安南門外,賣菜刀的小販遭遇警察執法。趙利文/攝。
1988年,西安貢院門,街坊鄰裏吵架正酣。趙利文/攝。
1989年,西安廟後街,庭院裏戲水的女青年。趙利文/攝。
1989年,西安四府街,麻將桌旁熟睡的孩子。趙利文/攝。
1989年,陝西西安城牆下,一位來自河南唱豫劇的女子。趙利文/攝。
1990年,西安夏家十字,共用水龍頭。趙利文/攝。
80-90年代的西安經濟發展緩慢,管道鋪設在當時沒有進入每家每戶中,巷道內共用水龍頭現象很普遍。
1993年,西安北門,老人們休閑打牌。趙利文/攝。
名人篇·陝西牛人
1996年8月,享譽國際的作曲家趙季平。趙利文/攝。
20世紀90年代初,賈平凹、陳忠實等人長篇小說在北京出版,“文壇陝軍”全國叫響。此後,陝西文化名人作為一個整體,為大眾所熟知。
趙利文在1986-1996年間用黑白影像記錄了陝西省多位文藝界名人的真實生活,這些樸素的畫麵,以平實簡潔而又直接的紀實攝影手法,生動地記錄了這些名人最為生活化的一麵。
1989年9月,演員劉鐵勇。趙利文/攝。
1991年7月,舞蹈家程岱。趙利文/攝。
1992年7月,畫家崔振寬。趙利文/攝。
1992年10月,畫家王金嶺夫婦。趙利文/攝。
1992年12月,"武壇王子"趙長軍,他的妻子在為他按摩頸椎。趙利文/攝。
他是中國國標武術的代表人物。80年代開始,趙長軍先後主演過《武當》、《碧血寶刀》、《大刀王五》《海燈傳奇》等三十餘部電影、電視劇。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海燈傳奇》紅遍大江南北,一度萬人空巷,至今仍是70後與80後的美好回憶!
1993年8月,《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和他的母親,2016年4月29日,因病在西安逝世。趙利文/攝。
1993年10月,導演黃建新在一片荒廢的工地上。趙利文/攝。
1992年,篆刻家傅嘉義。趙利文/攝。
1992年,表演藝術家孫飛虎在擇菜,孫飛虎是我國最為著名的蔣介石特型演員。
2014年11月22日,孫飛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歲。趙利文/攝。
1998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張錦秋,師從梁思成。陝西曆史博物館、長安塔、大唐芙蓉園都是由她設計完成。趙利文/攝。
鄉村篇·流浪藝人
1997年,陝西耀縣,人體表演。趙利文/攝。
趙利文的《流浪藝人》攝於1988-2001年,地點是陝西的鳳翔、耀縣、涇陽,河南的淮陽等地,跨越陝西、河南兩省。
在世界攝影史上表現流浪藝人的經典攝影並不多見。在中國,流浪藝人這樣題材更是少見。
流浪藝人的流動性給攝影創作帶來極大難度,所以有的隻是一些零星 的影像。
當年20多歲的趙利文,憑借著年輕人的對攝影的執著追求,硬是堅持跟蹤拍攝流浪藝人十多年。
與流浪藝人一起搭棚,吃喝拉撒一起同吃同住。三千多張照片,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呈現流浪藝人的生活狀態。
1996年,陝西耀縣,流浪大篷中的一個生活場景。趙利文/攝。
1997年,陝西隴縣,手提“惡人”頭顱的武士。趙利文/攝。
2000年,陝西鳳翔,師徒倆,這個孩子也就三、四歲。趙利文/攝。
2000年,陝西鳳翔,雜技團中的小演員。趙利文/攝。
2000年,陝西寶雞,戲團裏抱著馬的孩子。趙利文/攝。
2000年,河南淮陽,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團裏的豔舞演員,孩子還在哺乳期,在表演間隙下來給孩子喂奶。趙利文/攝。
2000年,河南淮陽,跳豔舞的女子們。趙利文/攝。
2002年,陝西寶雞,一對矮人夫妻流浪藝人。趙利文/攝。
2000年,河南淮陽,在寒冷冬天裏吃午飯的女演員們。趙利文/攝。
別墅篇·別墅人家
終南山腳下的別墅,一隻汪星人獨自溜達。趙利文/攝。
別墅在我們的概念裏那屬於有錢人,是有錢人住的地方,當然窮屌絲範的勞苦大眾不可能住在別墅裏。
別墅是有錢人的生活,究竟是什麽樣?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充滿神往,想象充滿神秘,但沒有見過。
2005-2015年趙利文先生把鏡頭從西安市井小巷轉向了終南腳下的別墅人家,為我們展現了一張一張中國式中產階級的鮮活生活畫麵。
赤腳、光著膀子,大腿翹二腿吊著煙鬥在家悠然自得的王天任先生。趙利文/攝。
王天任原陝西省雕塑院院長,已故著名雕塑家,書法家,他為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秋菊打官司》等影片題寫了書法片名。
一戶別墅人家的正門。趙利文/攝。
一戶別墅人家在自家菜園摘黃瓜。趙利文/攝。
老來相伴,戲水鴛鴦。趙利文/攝。
今年多養了幾隻雞。趙利文/攝。
孩子們把掉進自家遊泳池的狗狗打撈上來。趙利文/攝。
“我”家養了三隻鵝。趙利文/攝。
在自家吃齋念佛打坐。趙利文/攝。
莎麗·曼式的女孩裸體洗浴照。趙利文/攝。
莎麗·曼,美國女攝影師,以拍攝自己與朋友們孩子的黑白作品著稱,代表作品《親密家庭》。
《親密家庭》是以莎麗·曼自己的三個孩子成長為主題,記錄了他們對客觀世界認知與成長的滴點瞬間,其中很多照片都是關於孩子成長的裸體影像。
打掃衛生。趙利文/攝。
鄰居們在一起合個影。趙利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