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月票的消失是一個計劃經濟福利模式的終結,一個公共交通重歸公益的結果,一個月票是北京人的經典記憶。
當你看著那個小紙板,一種味道會不經意流露出來:在為生計匆忙奔波的時光裏,那上麵的底板和照片變黃了,不斷疊貼其上的票根變厚了。而北京的公共交通,也隨著人們的步伐加快了。
往IC卡裏充60元,當月可乘140次地鐵的時代終結了。2007年11月1日起,北京——這個中國最早擁有地鐵的城市,宣布20多萬張地鐵月票作廢。這也是中國最後的地鐵月票。
對那些曾經擁有月票的北京人還記得用紙質月票換IC卡時,當把那張紙板遞進公主墳地鐵站換票窗口,女售票員接過去把上麵的一寸免冠照一揭,連整個頁麵都撕了下來。那一刻,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很多人很懊悔沒把那張紙板“挽救”下來,一張掌心大的方形紙板。貼著月票持有人的照片和購買的當月紙票,藍色印章半個圓蓋在照片上,半個圓留在紙票上——兩個半圓需構成完整的圓,否則月票無效。
看著它,一種味道會不經意留出來:在你為生計匆忙奔波的時光裏,底板和照片變黃了,不斷疊貼其上的票根變厚了,“相中人依舊,日子如海流”……
很多人懷念的還有使用紙質月票的“特殊感”——走過檢票口從兜裏拿出來往檢票員麵前一揚,並非IC卡“嘀”一聲所能比擬。
北京最早的月票出現在1937年,那時候百姓連洋車都坐不起,當時的月票分為特種票、普通票、需要貼照片僅限本人使用的月票。
1940年,北京又出現了中小學生通學月票。這種月票必須有學校的證明才能購買。當時中學生月票的價格是國幣2元7角,小學生月票是國幣1元2角。這種月票可供中小學生每天上學使用4次。上車打孔算一次。但在那個年代,能上學的孩子就很少,能買得起月票的孩子就更少了。
從1940年到1949年,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月票的價格跟所有商品一樣翻著跟頭往上漲。1949年前的月票價格為:小學生月票1600元、中學生3200元、特種月票8000元。
1952年1月,一張普通公共汽車月票從舊幣2000元漲到了2400元,後來又從2400元漲到了3500元。1952年5月1日,月票調低價格時,從3500元降到了3000元。
1955年11月,北京公交月票進行了全麵價格調整。學生月票為1.5元,普通月票3元,職工月票2.5元,公用月票5元。當時,北京普通職工的月工資僅為10多元,一張2.5元的職工月票相當於一個月七分之一的收入。
1965年左右,北京月票增加了郊區學生月票。此時,學生月票為3元,通學月票(郊區學生月票)為4元,職工月票為4元,通用職工月票為5元。至此到1991年的26年間,月票的價格就沒再改變過。
1991年,本市對公交月票價格進行改革。普通職工月票由4元漲到了8元,通用職工月票由5元漲到了10元,地鐵公交聯合月票由10元漲到了18元。
1996年,公交月票價格再次調整,學生普通月票為5元,通用月票為10元,普通職工月票為15元,通用職工月票為25元。地鐵公交聯合月票為40元。
到了2000年,公交月票價格又一次調整。學生月票價格分別為10元、20元,工人月票的價格為30元、40元,地鐵專用月票價格為50元,地鐵公交聯合月票價格為80元。
記得月票的底板每年一換,暑假後先到出售月票的地方領取新底板,貼上照片,到學校教務處蓋章,然後才能去買月票。有一年不知為啥沒有及時換底板,領了新的後想馬上就買月票,怎麽辦呢?剛好我手裏有一個同學的新底板是貼了照片蓋好章的,他知道我要來所以給了我錢讓我幫他買。我買了月票後馬上走到路邊把月票揭了下來然後按到我的底板上去了。那年月用的漿糊,幹得很慢,所以很容易揭下來。等一會兒他的底板幹了就換了個窗口又重新給他買了一張。然後把我的月票放到票夾裏真是天衣無縫。因為我的塑料票夾已經有舊月票倒印其上的教務處公章的痕跡。我這張底板用了一年好好的,都懶得去教務處蓋章了。再買的時候沒人查看,看到有上月的月票就自然賣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