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老人來美國探親,最擔心的就是看病的問題。
張先生還需要還得再辦一份嗎?
聯邦健保Medicare俗稱紅藍卡,
紅藍卡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基本紅藍卡”,包括A計劃“
Part A 醫院保險:如果在美國擁有40個工作季點(working credits,一個季節一點)這部分的月費就免付,否則可能必須負擔最高可達$411的月費。
Part B 醫療保險:無論 Part A是否免付或是否有任何工作季點,每個紅藍卡受益人都要繳這部分的月費,大約$105塊/月。值得一提的是,Part B不一定要公民或綠卡才能申請,隻要擁有美國合法居住身份並住滿超過五年就可以申請,也不強迫購買Part A。
Part D 處方藥計劃:這部分由政府外包給外頭的私人保險公司,選擇的時候注意一下是否有給付自己的常用藥。除了月費,不管是學名藥(generic)還是原廠藥(brand name)都需要另外負擔一筆幾塊錢的copayment。
第二類為“
Part C 醫療進階計劃:因為前兩部分光負擔80%的費用,剩下的20%需要再買一個補充保險(Medigap),又要額外加購Part D,月付額實在太高,Part C就提供了另一個費用低廉的選擇。Part C 內合格的醫療計劃一定包含Part A和Part B的福利,有些可能還包含Part D。
很複雜吧,圖解一下比較好懂:
紅藍卡的兩種基本方案為 Part A + Part B + Part D 與 Part C,雖然從上圖中看出後者計劃較便宜,但其實Part C限製很多,而且給付範圍可能比前者要小,還是要看個人需求來決定最適合的搭配。
因為申請者需要滿足低收入限製,所以是完全免費的
因為對申請者的收入完全沒有限製,所以還是得交點錢的
有些人同時擁有紅藍卡和白卡,這個是可以的。如65歲以上的低收入/低資產戶,符合以上雙料條件。看診時把兩張卡一並帶上就行了。醫療/藥物費用主要由Medicare負擔,Medi-Cal則是負擔差額與任何其他out-of-pocket的費用。此外,接受紅藍卡的醫生比較多,但有些醫療服務並不給付(像是長期照護等)此時白卡可以負擔這筆額外費用。簡單來說,同時擁有兩張卡就不用擔心龐大的醫療費用了啊!
絕大多數退休人員並不需要支付紅藍卡A計劃的保費,B計劃的收費金額,根據最新的標準,則是每月121.80元,個人收入超過8萬5千元的退休人員或者家庭收入高於17萬元的退休夫婦,則需支付較高的保費,最高可達389.80元。
聯邦規定,首次辦理紅藍卡,需要在Initial Enrollment Period初始注冊期期間辦理,即65歲生日所在的那個月,以及之前的3個月和之後的3個月,總共是7個月的時間。如果沒有在此期限內辦理,則需要每月繳納一筆可觀的滯納金。
像張先生那種情況,則有另外一種操作方式。因為張先生目前還享受雇主購買的保險,
隻能在General Enrollment Period一般注冊期辦理,也就是每年的1月1號到3月31號,從7月1號開始享受福利。不過,
雖然這紅藍卡聽上去是一點也不便宜,
當然紅藍卡也有一些特例不在保額範圍內,比如紅藍卡不給付例行的洗牙和補牙,假牙和其他牙齒裝置;不給付助聽器,或挑選和調整適當助聽器所需的檢查;為了配眼鏡和隱形眼鏡而檢查眼睛;整容手術;中國人比較認可的針灸治療;以及個人護理等。另外,如果住院三天以上,接著短期住療養院,紅藍卡會給付。頭20天不必分擔費用,但從21天到100天,你每天要付161元。超過100天,紅藍卡不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