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部分美軍認為如果一直按1972年的模式轟炸北越,北越就將投降

(2011-09-17 19:32:37) 下一個

 


  千龍特稿:1972年12月,越南戰爭後期,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開始大顯神威,對越南首都河內、重要港口海防附近地區進行狂轟濫炸,成為美軍戰略航空兵自二戰結束以來至今,在現代戰爭中最大規模、最密集的戰鬥使用。對於越南戰爭,美蘇等國至今還在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援助越南人民軍的蘇聯軍事顧問的視角不同,美國專家對“後衛-2”戰役的研究和評價,有其獨到之處。如果能把雙方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分析,那麽,對此次戰爭,特別是對“後衛-2”戰役的認識才會更全麵、更客觀。那麽,美軍專家眼中的“後衛-2”戰役到底是什麽樣的呢?


  美軍戰爭研究專家確認,“後衛-2”戰役的主要目的是迫使不肯讓步的越南民主共和國領導人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北越領導人從1968年開始前往巴黎進行和平談判,但一直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對美國來說,1972年12月,局勢非常糟糕。當時,越南人民軍實力不斷增強,在國內外沉重壓力下,美國軍事存在卻在不斷縮減,部署在南越的美軍人數減少到2.6萬人,這點兵力是絕對無法取得戰爭勝利的,不過,對於不太體麵地結束戰爭來說,卻已經足夠了。


  遲到了7年的狂轟濫炸


  1972年白宮受到了國內外空前的壓力,要求盡快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武裝衝突。美軍專家研究強調,華盛頓當時認為,必須在相當短時間內,對北越進行沉重的打擊,造成巨大的損失和破壞,影響河內官方在和談問題上的立場。美國總統尼克鬆要求戰略航空兵勇擔重任,挽救局勢。1972年12月18日至29日,B-52戰略轟炸機對北越軍政目標進行了11天的狂轟濫炸,越南民主共和國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這次為期12天的戰役,又名“後衛-2”戰役,以區別於此前不久進行的“後衛-1”戰役。此次襲擊,戰略航空兵的轟炸不是針對北越地區的所有領土,而是主要針對北越不可替代的軍事工業中心:首都河內和重要港口海防附近地區。


  主要空襲兵器是B-52“同溫層堡壘”全天候重型戰略轟炸機,美國空軍做出這一選擇主要有兩方麵的考慮:第一,12月是越南的季風季節,不利的氣象條件對空襲計劃產生了重大影響,戰術航空兵飛機執行戰鬥任務的難度相對較大,損失也會大幅提高;第二,B-52戰略轟炸機是美國核三位一體中的基石,是最為珍貴的戰略武器,用當時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的話說,使用這種轟炸機能夠“激發想象,打擊士氣”。簡單地說,白宮認為B-52是迫使北越領導人重新恢複巴黎和談的最合適的兵器。


  美軍研究人員指出,尼克鬆此舉實際上冒了相當大的風險。首先,如果“同溫層堡壘”在戰役中損失過大,北越方麵就會取得心理勝利優勢,類似損失可能會激勵北越軍隊的鬥誌,鼓舞河內方麵繼續抵抗;其次,一直被珍視為美國軍事實力象征的戰略轟炸機一旦被大量摧毀,則會在美國民眾中引起巨大的心理恐慌。


  一些美軍專家認為,“後衛-2”戰役應當與1945年的日本廣島和長崎上空的轟炸一樣,成為一次核打擊,讓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陣營一睹美國超群的軍事實力。許多美國軍事專家認為,尼克鬆的這一決定與實際局勢相比,至少落後了7年,類似威力和規模的戰役本應從1965年戰爭開始時就實施,當時北越方麵事實上對類似大規模密集突襲根本沒有任何防護能力,但是到了1972年12月,局勢就完全不同了,在蘇聯和中國的幫助下,在越南民主共和國重要軍政目標附近,已經部署了東南亞地區最為強大的防空防禦係統。五角大樓充分認識到了其超強的反擊作戰能力,一些美軍高級官員擔心,B-52戰略轟炸機雖然是美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主要打擊力量,但能否勝任此次任務還多少有些疑問。


   戰役實施之前,美國方麵掌握的情報表明,北越防空集群戰鬥編成中共有145架米格-21殲擊攔截機、26個SA-75M(薩姆-2)防空導彈營(其中21個營部署在河內和海防地區)、無數高射炮部隊。北越防空導彈兵反擊兵器使用雷達偵察部隊分支係統傳輸的情報數據,防空兵力兵器的穩定指揮由各級指揮所網絡提供保障。


  戰役的計劃和準備


  美國戰史研究專家特別強調,美國空軍行動指揮官列出了一個將要對之實施空中打擊的北越境內目標清單,同時要求在行動中務必注意兩個情況:盡可能避免平民較大的傷亡,避免引起全世界,特別是美國國內新一輪反戰抗議浪潮的爆發;盡可能避免誤炸美軍戰俘營。在確定了戰役實施計劃後,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和部署在太平洋戰區廣大空間內的各空軍基地、航空殺傷兵器庫、燃油倉庫內,戰役準備工作開始忙碌起來,所有空軍軍事基礎設施內人來人往,如同搬家的螞蟻一樣忙活。


  參加“後衛-2”戰役的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基地分別在美軍在太平洋關島上的安德森空軍基地(99架B-52G,53架B-52D)和美軍駐泰國烏塔保空軍基地(54架B-52D),從關島起飛到達北越攻擊目標上空所需戰鬥飛行時間為12-14小時,需要空中加油,從泰國起飛的到達北越目標上空需要3-4個小時。所有B-52D戰略轟炸機都裝備了最新改進型無線電電子戰設備,B-52G轟炸機上的無線電電子戰設備老化,作戰效果不如B-52D,極易遭受北越防空軍SA-75M防空導彈係統的火力攻擊,結果,電子戰設備上的差別對一些戰略轟炸機飛行乘員的命運產生了致命性影響。


  在製訂“後衛-2”戰役行動計劃時,美軍全麵、精心計算B-52轟炸機的飛行路線,確定編隊飛機間的最佳時間和高度間隔、飛行高度、所攜帶的彈藥數量等。在進行航線繪算時,還充分考慮到了已偵察到確切位置的北越防空導彈部隊SA-75M防空導彈營發射陣地以及風力對攻擊個別臨近中國邊界的目標時的影響。


  戰役實施前,美軍確定了在複雜局勢條件下最合適的作戰方式,規定采用3機編隊戰鬥隊形,轟炸機間高度間隔500英尺,距離間隔1英裏,認為這種編隊隊形能夠充分發揮B-52轟炸機上無線電電子戰設備的作用,有效對抗越南人民軍防空導彈係統無線電電子係統。美軍作戰計劃嚴格規定,必須完全保持這種編隊隊形,任何故意破壞戰鬥隊形的指揮官都將麵臨被送上軍事法庭的威脅。戰略空軍司令部要求飛行員絕對不能偏離既定航線,甚至是在遭到敵方防空導彈襲擊或被殲擊截擊機攻擊時,也不能改變,直到完成炸彈投擲任務為止。戰鬥任務完成後,B-52轟炸機要進行戰鬥轉彎,脫離目標區域,盡量迅速地飛出防空導彈係統火力攻擊範圍,美軍對此時的戰鬥轉彎速度和方向也有明確的規定。


  1972年12月17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向太平洋戰區美軍聯合部隊司令、戰略空軍司令部及其下屬作戰機關下達了戰役行動命令:“命令你們於1972年12月18日12點整開始行動。前3天內,B-52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航空兵應盡最大努力打擊河內和海防地區目標,任務是在最大程度上摧毀河內和海防地區重要軍事目標。前3天後,將根據隨後得到的相應命令,準備繼續行動。行動中要遵守以下要求:1,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實施打擊;2,在越南人民共和國領土上空行動時,根據局勢,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設備,以避免行動中的損失,在飛機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使用老撾和柬埔寨的領土;3,為提高行動效率,使自己的損失最小化,如果局勢要求再次摧毀北越空軍基地和防空導彈部隊陣地,(必要時)可對計劃攻擊目標進行第二次打擊;4,使平民傷亡最小化。轟炸海防港口時,禁止攻擊第三國民用船隻。”


  B-52飛行員禁止進行反導彈和反飛機機動飛行,不僅是因為這樣會破壞3機編隊隊形,降低無線電電子戰設備效率,而且類似機動飛行還會導致轟炸錯誤。根據目標殺傷計劃的規定,炸彈應在既定高度、精確位置、一定的飛行狀態下投擲,如果投擲點坐標發生哪怕是很小的變化,炸彈就有可能會落到民用目標或平民家中。


  美國方麵確認,執行戰鬥任務的B-52戰略轟炸機,在雷達導航員對引導攻擊既定目標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時,飛行員得到命令取消轟炸,返回起飛機場。此外,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要求飛行員經常明確飛機航線,絕對保障飛機在向既定目標飛行,在到達投彈點前的4分鍾內,不能為了避免防空導彈係統和殲擊截擊機的攻擊而進行戰鬥航向機動。事實上,正是在這一時間間隔內,轟炸機被擊中導致乘員死亡的概率最大。


  美軍軍政條令規定的“後衛-2”戰役行動中的類似限製,致使12月份在對河內和海防的突襲中,分別隻有1318和306名北越平民死亡。無可爭議,這一統計數字也是接近悲劇性的。但必須指出的是,美軍在戰役中共投擲了將近2萬噸的航空炸彈,相對而言,這一數字並不大。二戰末期,在1944年美軍對德國漢堡進行的為期9天的轟炸中,共投擲了不足1萬噸炸彈,結果炸死了3萬名德國人。這也正是五角大樓至今仍然堅持認為1972年12月的轟炸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平民的傷亡,指責其不加選擇的狂轟濫炸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戰役前兩天的轟炸


  1972年12月18日,“後衛-2”戰役開始實施的第一天,當地時間14點40分,第一架B-52轟炸機開始從美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隨後共有87架轟炸機分3個波次分別起飛,起飛過程持續了2個小時。參加行動的“同溫層堡壘”由KC-135空中加油機陪同,由隨後起飛的F-4“鬼怪”和F-105“雷電”殲擊轟炸機護送(它們的任務是護航,並在“野鼬鼠”計劃框架內,對越南人民軍防空導彈係統陣地進行打擊),同時還有EB-66電子幹擾機、F-4被動幹擾施放機、搜索營救飛機和直升機提供相關行動支援和保障。稍後從泰國起飛的42架B-52加入了關島B-52戰略轟炸機的隊列。


  美軍專家強調稱,自二戰以來,美國還從未向敵方派出過如此規模的空中打擊隊伍。戰役第一天,B-52的轟炸目標是河內附近地區幾個空軍基地、1個汽車修理廠、1個鐵路修理廠、幾個火車站及河內市內的無線電台大樓,其餘9個目標由F-111殲擊轟炸機攻擊。


  美國研究人員確認,盡管北越當局事先得到了美軍即將發動大規模突襲的情報,做好了必要的反擊準備,但還是對12月18日美軍如此強大的轟炸規模感到非常震驚。不過,盡管如此,在“後衛-2”戰役打響的第一天,越南人民軍裝備的蘇製SA-75M防空導彈係統還是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戰鬥使用。


  越南防空導彈兵主要是在“同溫層堡壘”對既定目標進行轟炸之後進行戰鬥轉彎時把其摧毀,這裏有幾個方麵的原因:首先,對SXR-75導彈引導站來說,B-52轟炸機3機編隊在進行戰鬥轉彎時,具有最大的雷達搜索特征,容易鎖定目標;其次,戰鬥轉彎時,B-52上的無線電電子戰設備對地麵防空係統雷達設備的作用效率下降;另外,戰鬥轉彎時,原來在180公裏/小時的速度下的順風會轉變為逆風,對“同溫層堡壘”這種幾何形狀的飛機的飛行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


  根據美軍飛行員的統計,“後衛-2”戰役首日,越南人民軍防空導彈部隊至少發射了200多枚B-750型防空導彈。美軍飛行員回憶稱,在某些時刻,河內的夜空被同時發射的40多枚防空導彈飛行時的曳光照亮。這一夜,美國空軍損失了3架B-52戰略轟炸機,兩架是從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的,1架是從泰國起飛的。美國專家確認,雖然轟炸機遭到了不小的損失,但還是有94%的炸彈被成功投擲到了計劃目標上空。


  不過,3架戰略轟炸機的損失對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和B-52飛行員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盡管實際損失比預期結果要小,但對美軍來說,這還是不可接受的。不過,美國專家認為,盡管如此,整個“後衛-2”戰役期間,戰略轟炸機飛行員還是發揚了美國空軍的光榮戰鬥傳統,盡管麵臨敵方的瘋狂反擊,無論它是多麽強烈,從未拒絕執行戰鬥任務。而且,在12月18日的空襲過程中,一架B-52“布朗03”轟炸機上的機尾射手傑涅爾中士,使用機炮擊落了一架升空攔截的北越空軍米格-21殲擊截擊機,開創了“同溫層堡壘”戰鬥使用史上擊落敵方殲擊機的先河。


  12月19日,戰役的第二天,美軍轟炸戰術沒有什麽實質性的變化,這並不奇怪。12月18日下午,最後一批從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的轟炸機在完成戰鬥任務後,過了12-14小時,返回關島機場著陸,而根據事先製訂的戰役第二日飛行計劃表,其他B-52轟炸機已經起飛,飛往攻擊目標區域。這一情況妨礙了對首日轟炸經驗的完全概括和總結,未能根據實際作戰情況,與飛行員一起,就行動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和錯誤進行細致的分析,進行相應的糾正。不過,盡管航線沒有變化,但3機編隊的飛行高度下降到了34500-35000英尺,這是為了在F-4“鬼怪II”電子幹擾機事先設置的被動幹擾走廊內,對B-52轟炸機提供更可靠的掩護。另外,3機編隊轟炸機間的時間間隔,即所謂的“目標上空時間”,增加到了4分鍾,“同溫層堡壘”飛行員也得到允許,無論是在接近目標時,還是在投彈完畢後,可以進行機動,規避敵方的防空導彈和殲擊截擊機。


  在戰役第二天夜間,共有93架B-52轟炸機參與。根據美國飛行員的統計,越南防空導彈兵約發射了180枚B-750型防空導彈,這次,美軍戰略航空兵避免了再次損失。不過,這次零傷亡的戰果到底是歸功於美軍對“同溫層堡壘”行動計劃的修改,還是由於北越防空導彈兵在遭受到了首次打擊後反擊能力削弱,很難確定。


攻擊和反擊


  12月20日,戰役的第3天,對美國空軍來說,是一場真正的悲劇。接近河內的B-52編隊,被越南人民軍防空軍無線電技術部隊和米格-21殲擊機飛行員及時發現,後者迅速向地麵指揮中心匯報了“同溫層堡壘”戰鬥隊形的特點、飛行高度、速度等數據。美國專家得出結論,認為當日北越SA-75M防空導彈係統和高炮的高效戰鬥使用,給美國戰略航空兵帶來了最
可怕的損失,6架B-52戰略轟炸機(1972年每架價值800萬美元)被摧毀。這主要是美軍司令部的過錯,眾多的轟炸機群在空中拖了將近113公裏長,被飛行員戲稱為“大象漫步”,因此,轟炸機的類似航線距離長、可預測、相對容易被發現和鎖定。美國空軍飛行員同時認為,為“同溫層堡壘”安全飛行預設的空中被動幹擾走廊效果並不好,反倒類似一條“黃色的磚路”,為北越SA-75M防空導彈係統戰鬥班組搜索目標提供了便利。


  1972年12月20日,根據突襲計劃出動的99架B-52戰略轟炸機中的90架戰鬥飛行被證實是有效果的,遺憾的是,2架B-52G、1架B-52D在第一波次突襲中就被敵方摧毀,在第3波次的戰鬥飛行時,又有3架被防空導彈摧毀。在6架B-52中,有3架是在投彈前被摧毀的,3架是在投彈之後,其中4架B-52墜毀在河內附近,2架在北越境外墜毀。當日損失的所有B-52G轟炸機上都沒有裝備AN/ALT-22ECM最新型無線電電子戰設備。


  在戰役前3天被摧毀的9架B-52中,有5架轟炸機是在完成戰鬥任務後進行戰鬥轉彎企圖脫離目標時被擊中的。在6架被北越防空軍摧毀的B-52G中,隻有1架裝備了新型無線電電子戰設備。這一損失數字是參與“後衛-2”戰役的所有戰略轟炸機總數的7%,根據美國空軍戰略航空兵司令部製訂的戰鬥損失標準,這是根本無法接受的高數字。在這種情況下,戰略航空兵總司令梅耶爾將軍決定,對越南人民軍防空導彈兵火力陣地和技術陣地采取更強有力的火力壓製措施。美軍研究專家確認,由於SA-75防空導彈營成為美軍飛行堡壘的主要威脅,因此,梅耶爾將軍及時做出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此後,越南防空軍遭到了更大的損失,盡管防空導彈發射數量增加了不少,但發射效率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對轟炸機戰鬥使用戰術再次進行修改,縮小了3機編隊飛行的時間間隔,縮短其在目標上空停留的時間,分別降至90和120秒,同時增加了3機編隊B-52轟炸機間的高度間隔,對完成戰鬥任務後脫離攻擊目標的航線進行修改,部分“同溫層堡壘”編隊獲許直接靠近東京灣。另外,空軍無線電電子戰部隊得到指令,及時為轟炸機補充裝備了ALT-28 ЕCМ型電子戰對抗設備,從而實質性地降低了被敵方SXR-75雷達引導站發現和穩定跟蹤的可能性。


  12月21日,戰役第4天,隻有30架戰略轟炸機參與攻擊,放棄使用B-52D機型,全部從泰國空軍基地起飛,同時出動75架戰術航空兵飛機護送。此次襲擊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河內附近的人民軍空軍基地。當日攻擊和反擊戰結果是,隻有2架“同溫層堡壘”被SA-75M防空導彈係統擊落。


  12月22、23、24日,戰役第5、6、7天,美國空軍沒有損失一架B-52。在連續3天的攻擊中,通常隻有30架轟炸機參與,主要是對河內-海防外部地區目標進行襲擊,探測北越防空導彈陣地位置。12月24日,在空襲戰役的第7天,一架B-52“魯比03”戰略轟炸機上的空中射手莫爾,同樣擊落了1架升空攔截的北越空軍米格-21殲擊機。


  12月25日,是傳統的聖誕節,美軍決定停止轟炸,休整一日,B-52飛行員們得到了短暫的休息。戰略航空兵司令部內則在加緊製訂其後的打擊計劃,盡量做到完全吸取先前犯下的錯誤的教訓,避免更大的損失。


  聖誕節之後的攻勢


  從政治角度上看,12月25日聖誕節停戰,進行一天的休整,是向河內方麵發出的獨特信號,讓他們有時間進行思考,重新回到談判桌前。這一決定得到了美軍研究人員的高度評價,不過,美國得到的情報表明,北越認為美軍停止轟炸一天的決定是敵人軟弱的表現,決定利用這一短暫的停歇,盡可能多地恢複損壞的裝備,為發射陣地補充備用導彈,準備迎接新的戰鬥。


  聖誕節過後,美軍恢複轟炸,此時,B-52的主要目標是越南人民軍空軍機場、SA-75M防空導彈係統火力和技術陣地。打擊敵方防空兵器有助於減少已方損失,美軍飛行員們獲準在航線結束階段飛行時,隨機實施反導彈機動,到達預定位置後,及時瞄準、投彈,攻擊既定目標的戰鬥任務完成後,先前脫離目標區域時所要進行的急速戰鬥轉彎改為角度稍小的平穩轉彎。更重要的是,完全取消所謂的“大象漫步”隊形,乘員們獲準可以更靈活機動地改變航線,接近攻擊目標。同時,先前預設的偶極子反射體空中走廊取消,由人工設置的雲層替代,大幅提高在目標區域上空施放的被動幹擾規模,最大程度地幹擾北越S-75防空導彈係統操縱員發現和確定來襲空中目標坐標的難度。


  1972年12月26日夜,戰役第8天,78架“同溫層堡壘”從4個不同方向同時襲擊河內,另外42架戰略轟炸機則撲向北越的海上門戶海防港,蘇聯和中國的軍事物資都在此處卸運。同時出動的114架戰術航空兵飛機作為戰略轟炸機攻擊力量的有力補充,美國空軍的F-4“鬼怪II”飛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除與F-105“雷電”飛機一起對越南人民軍防空導彈營陣地進行火力壓製外,還用於攔截北越空軍的米格-21,施放足夠、高效的被動幹擾,保障B-52不被SXR-75引導站發現和跟蹤。


   美軍專家認為,在SA-75M防空導彈係統殺傷範圍之外,使用當時已經老化的EB-66型電子幹擾飛機,也能有效壓製北越防空軍無線電電子係統,而F-111殲擊轟炸機和A-7強擊機能隨時對北越空軍基地實施襲擊,KC-135加油機則能為參加戰役的所有類型的飛機提供燃料供應,所有這些都保障了“後衛-2”戰役的順利實施。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後衛-2”戰役期間,C-130運輸機、HH-53直升機在搜索和救援被擊落的美軍戰機飛行員方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工作都由設在EC-121飛機上的空中指揮所負責協調。不過,在戰役的第8天,還是有2架B-52戰略轟炸機被北越的SA-75M防空導彈係統擊落。


  美軍研究專家認為,在12月27、28、29日,戰役的第9、10、11天,美國空軍已完全掌握了北越上空的製空權。在這3天的夜間襲擊中,平均出動60架“同溫層堡壘”。不過,在12月27日,又有兩架美軍戰略轟炸機在北越上空被擊落,1架墜毀在越南人民共和國境內,一架飛回泰國境內,飛行員最後跳傘逃生。


  美國“後衛-2”戰役研究專家認為,12月29日是對整個戰役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天,美軍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航空兵的襲擊達到了形式上的高潮,北越防空兵力兵器的戰鬥能力已被嚴重削弱。戰略轟炸機和戰術航空兵飛行員在這個夜晚發現北越防空導彈部隊僅發射了23枚防空導彈,與突襲初期的反擊強度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美軍飛行員認為,在29日的戰鬥中,美軍飛機全部在SA-75M防空導彈係統殺傷範圍之外,越南人民軍空軍大部分米格-21殲擊機此前已被擊毀,無線電技術部隊陣地和通信線路遭到嚴重的破壞。美國專家也認為,此時已經沒有什麽能妨礙美軍戰略航空兵順利完成戰鬥任務。


  總結


  美國方麵確認,1972年12月的“後衛-2”戰役表明,B-52戰略轟炸機與戰術航空兵協同使用,可以成為一支高效戰鬥力量,能影響到整個戰役的結果。所有美軍專家都異口同聲地認為,美國在此次戰役中取得了勝利,達到了戰前提出的目標,北越當局終於重新回到了巴黎談判桌前。1973年1月27日,美越雙方終於簽署了和平協議,此後60天內,591名美軍戰俘被釋放回國。


  在“後衛-2”空襲戰役中,主要攻擊和摧毀力是戰略航空兵,共有188架B-52戰略轟炸機參加作戰行動,完成了729架次戰鬥飛行任務(741架次為計劃內的飛行任務),向北越境內各種軍政目標投擲了1.5萬噸炸彈。另外還有48架F-111A戰術殲擊轟炸機和800多架其他類型飛機參加戰役,整個戰役進程持續了12天,戰事隻進行了11天。戰役期間針對北越目標共進行了33次密集打擊,其中17次由戰略航空兵執行,16次由戰術航空兵完成,總共起飛2814架次。據美方統計結果,越南人民軍防空導彈兵共發射了1240枚防空導彈進行反擊,美國空軍損失了15架“同溫層堡壘”,不到戰鬥編成總數的2%,被擊落的戰略轟炸機92名乘員中有26人在戰事結束後返回美國,其餘66人死亡或失蹤。


   美國專家指出,“後衛-2”戰役中美軍B-52戰略轟炸機戰鬥使用的主要特點是集中力量打擊,使用大量戰術航空兵飛機吸引敵方注意為B-52提供安全保障,精心選擇攻擊目標、攻擊時間(僅在夜間,間隔1-3個小時)和飛行路線,密集使用無線電電子戰設備,廣泛使用精心計劃、良好組織的戰術航空兵掩護和輔助。


  不過,一些美軍高級軍官認為,在河內方麵發出願意恢複和談的妥協信號後,美軍立即結束“後衛-2”戰役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們確信,如果美國繼續以先前的規模和威力進行打擊,北越當局可能會投降,承認軍事上的失敗。事實上,美軍立即結束“後衛-2”戰役,結果適得其反,河內方麵保證了自己在巴黎談判桌前的政治勝利,並在戰爭結束後迅速在軍事上完全占領了越南南部地區。


  另外,許多美軍指揮官認為,如果美國從1965年戰爭開始之時就進行類似“後衛-2”戰役時突襲威力的狂轟濫炸,美國可能會避免越戰的恥辱。不過,並非所有的美國專家都同意這一觀點,他們中的一些人至今仍然認為,如果從1965年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達到“後衛-2”戰役時的規模,蘇聯和中國在此戰爭上的立場完全不可預測,非常可能出現的結果是蘇聯和中國公開、全麵參戰,從而使一場美越常規戰爭演變為一場超級大國間的核戰爭,後果不堪設想。(高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