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京青年報: 中蘇珍寶島事件引發的“深挖洞”運動

(2010-10-11 22:06:49) 下一個
中蘇珍寶島事件引發的“深挖洞”運動

    核心提示:全國很快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三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活動。在“九大”的政治報告上,明確寫上了“準備同蘇聯和美國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內容。

 

來源:北京青年報

張一民(右)陪同客人參觀北京人防工程。

  張一民小傳

  河北河間人,1928年出生。1945年入伍,走遍陝甘寧、福建、朝鮮。1969年8月,時任北京衛戍區人防處長的他,任剛成立的北京人防辦副主任,就此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到1985年離休,是“深挖洞”的親曆者與見證人。

  蘇聯或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

  中國深挖洞備戰備荒為人民

  1969年3月2日上午,中國與蘇聯在珍寶島發生了激戰,緊接著在珍寶島又接連發生了3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同年8月13日蘇聯又製造了鐵列克提事件,並在我國邊境陳兵百萬,中蘇頓現劍拔弩張之勢。

  1969年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導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稱“蘇聯可能會對中國新疆羅布泊基地進行空中襲擊”。

  多年以後,到了西方的原克格勃高級官員施甫琴柯曾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透露,在1969年以後,蘇聯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當時確實考慮過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突擊空襲,已讓蘇聯在亞洲地區的35個導彈基地的核彈頭瞄準了中國的導彈基地和重要的城市目標,並曾就此試探過美國的態度。

  那種情勢下,中國不得不對發生戰爭的危險性作了更為緊迫的估計。當時判斷,大規模戰爭將一觸即發,甚至一度估計蘇聯發動突然襲擊的時間可能在國慶節,也可能是在10月份蘇聯代表團抵京的同時。

  1969年8月,中共中央轉發了軍委辦事組《關於加強全國人民防空工作的報告》,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下,成立了以周恩來為組長的中國人民防空工作領導小組,各省、市、自治區也成立了人民防空領導小組。

  全國很快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三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活動。在“九大”的政治報告上,明確寫上了“準備同蘇聯和美國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內容。

  張一民:

  1969年珍寶島事件之後的4月,毛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要準備打仗”和“房子地下挖洞”的號召。當時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立即掀起了一場全民動員,緊張備戰“深挖洞”的群眾運動,男女老少齊上陣,用“史無前例”、“轟轟烈烈”、“熱火朝天”、“如火如荼”這類詞匯來形容當年的情形,可以說毫不誇張。

  毛主席九字方針裏頭的“深挖洞”就是針對當時的核威脅、核訛詐提出來的,號召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都要挖防空洞。

  到1969年8月,原蘇聯領導人揚言要對我國實行“外科手術式”的突然襲擊,要癱瘓中國的130個大中城市。中央決定:各省市都要成立人防領導小組。北京也成立了首都人防領導小組,由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北京市革委會主任謝富治任組長,副組長由中央有關部、北京軍區、北京衛戍區的領導溫玉成、鄭維山、吳忠等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作為辦事機關,辦公室主任由衛戍區副司令員李忠奇兼任,我為副主任。

  過去公安係統本來有個負責人防事務的部門。1968年的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由軍隊接手統管全國的人防工作。從總參到軍區、省軍區、軍分區、武裝部,軍隊各級作戰部門都設立了人防機構。人防機構極其健全,全國各地一直到最基層,居委會都有專人負責人防工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建成的人防工程環形通道,位於地壇公園,現在利用作為地下滑冰場。

  30萬人參與,家家有洞戶戶相連

  平戰結合可改電影院旅店滑冰場

  50歲上下的北京人當年大多數都參加過“防空洞”的修建工作。當年,戰備勞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每個單位、每所學校、每個院落、每個家庭都要參加挖防空洞,並對其記憶深刻。小上幾歲的沒趕上挖防空洞,卻也有著模仿《地道戰》鑽防空洞“探險”的鮮明記憶。

  王軍的《城記》中曾引用了一個數字:從1969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北京市平均每天有30萬人參加戰備勞動,包括拆城牆,取城磚。

  張一民:

  說起挖防空洞,我感覺大體可以分三個階段。

  從1969至1973年為第一階段,力求達到每人半平方米防空洞的要求。居民開始在院內、房內、辦公室內、商店內、車間內挖洞,於是出現“防空洞挖到房子底下去了”,一些工廠地方大,建的防空洞也就大,像建築機械廠、西郊的重機廠都建成了很大的防空洞。

  那一階段基本上是發動群眾男女老少齊上陣,各家挖各家的,建築簡易防空洞。那時防空洞大多構造簡單,一般為磚石、“三七土”、水泥蓋板結構,隻能防建築倒塌,防彈片。以後連通起來形成小範圍能機動的人防工程,覆壓層約為2米。據當時統計,北京大約有30萬人投入了這場“深挖洞”的群眾運動,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家家有洞、戶戶相連的地道網。

  說到防空洞與拆城牆的關係問題,並不是為了取磚修防空洞而拆城牆。北京拆城牆的具體年代我記不清了,不過肯定遠早於挖防空洞。當年拆城牆主要是解決交通不便問題,爭議很大,最後是總理拍的板。一開始是拆了幾段,所以留下什麽什麽“豁口”這樣的地名。到了1969年時,城牆已是破磚爛瓦的廢墟,牆根殘留一些磚石的確被群眾拉去修了防空洞。

  從1974年到1978年,防空洞向永久性發展。表現在:一是深挖暗掏,深度達8米,用鋼筋水泥板預製件支護,掘開式則要水泥澆灌,覆蓋層不少於4米,所有工程都要達到能防小型炸彈直接命中的要求。二是處理危險的局部,對原來不合標準的工程進行加固改造,以防止其成害。開頭幾年,由於全民上陣挖防空洞,沒有統一的規劃,缺乏技術指導,有的滲水漏水,有的回填不實,影響到地麵建築的安全。三是對孔口處理,達到“三防”的要求,即能防毒、防火、防輻射。

  從1978到1985年,進入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的階段。所建工程都要做到戰時能用平時也能用。對已建工程能用的都要用起來,暫時不能用的經過改造也要用起來。

  利用項目首選做旅館,當時北京旅館奇缺,海澱率先把適合做旅館的工程進行改造,西八裏莊建成了“京城地下第一店”開了先例。隨後在全市迅速發展起來,達到了800多家,床位達八萬多張。二是開地下商場,西單商場地下營業廳帶了個好頭,年均營業額達5000多萬;隨後大柵欄地下營業中心也相繼開業;月壇公園地下人防工程改造成了“天外天”小商品市場,開辟了單處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的新嚐試,受益匪淺,年平均交易額約5億元。還有的改造成地下餐廳、食堂、地下倉庫、油庫、糧庫、教室、會議室、辦公室、電影院、滑冰場等,花樣繁多。

  哦,還多說幾句,原市委書記、衛戍區司令員提出,要有幾處像樣的工程,戰時做緊急救護所,平時做電影院。於是從1978年後就陸續興建了幾處,在宣武公園修建了一處3460平方米的地下影院,崇文區在天壇公園一側修建了2550平方米的地下影院,都評為了甲級影院。東城區在地壇公園修建了一處地下滑冰場,麵積2635平方米,環形跑道寬7.5米,高4.9米,同時能容400人滑冰。西城區在月壇公園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地下射擊場,就是後來的“天外天”小商品市場。

  一說“人防”,人們就還覺得是70年代的那種防空洞。其實現在,北京已形成了一個由地鐵、地下商場、庫房、停車場、地下室等構成,平時與戰時結合的人防工程體係。

  1980年建成的地下食用油庫,位於東城區。

 “我們的地道不會挖到莫斯科去”

  周恩來說,挖防空洞是為了防禦

  “預想中的大戰並沒有打響。六、七十年代嚴峻的國際壓力下,“深挖洞”成為了一種更具象征意義的戰略性威懾力量。

  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毛主席、周總理每逢會見外賓都要講“深挖洞”的問題。毛主席說過:“你不準備人家就欺負你。你準備好了它就可能不來,打來了也不怕,有辦法。”周總理多次講:“反正我們不去挑釁,但我們不能不準備。如果它進來怎麽辦?隻能讓它進來以後出不去。所以,談判還是照樣談,備戰還是照樣備戰。”

  張一民:

  當年這場“深挖洞”的群眾運動當時引起西方一陣喧叫,“中國好戰”的呼聲甚囂塵上。據此周總理指示:要對外宣傳,說明我們的深挖洞完全是為了防禦,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

  1971年6月21日,周恩來總理陪同當時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參觀北京人防工程,那次參觀的是北京建築機械廠的防空洞,我在場。參觀之後話別時,周總理對齊奧塞斯庫風趣地說:“總統閣下,你路過莫斯科時,請你給柯西金總理帶個信,我們挖防空洞完全是為了防禦。讓他放心,我們的地道不會挖到莫斯科去。 ”齊奧塞斯庫會意地笑著連連點頭。

  送走客人後,周總理又把陪同參觀的我們這些人召回會議室,詳細地詢問了北京人防工程建設情況。總理問的問題都是非常具體的:挖了多少,用了多少錢,建築材料是怎麽解決的,挖出的土方是如何處理的,等等。當時衛戍區副司令讓我一一作了匯報。

  當時國家撥的專項經費根據城市人口多少決定,參照北京市的人口,1971年到1978年,國家每年撥給北京兩千萬。建防空洞所用的建築材料則由地方抽調,人力則是各家各戶及各個單位都要出人。目標是北京建成200萬平方米的防空洞,按照城區的400萬人口核算下來,每個人的指標是完成半平方米。總理聽了關於防空洞詳情的匯報,說:“好!”隨即又說:挖出的土可以在公園堆山嘛,煤山不就是渣土堆起來的嗎?!

  北京後來的確有幾座山是用防空洞挖出的土堆成的,比如東單公園原來就是個平的廣場,後來用堆土堆成了山,陶然亭的北山也是這樣來的,這兩座山現在也還在,隻不過後來都進行了植樹種花和綠化美化。像東單土山上還修了亭子,於是很多人就不清楚它們的由來了。天壇裏以前也曾有一座挖防空洞堆土而成的山,後來考慮到對祈年殿景觀有影響,在 1987年前後被夷平。

  那天周總理還說:地鐵是北京戰備工程的骨幹,人防工程要與地鐵工程結合起來;人防工程要平戰結合,做到戰時能用平時也能用;人防工程要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建房子要建地下室,今後不能建了房子再挖洞……這些指示,給人防工作的規劃和工作方式指明了方向,“平戰結合”的觀念,從那時候就提出來了。

  與防空洞比修建地鐵在先。北京地鐵工程被列為重點戰備工程,在1965年7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當時修成的是1號線,從蘋果園到禮士路。後來又修了2號線,人防工程都跟這兩條地鐵線連通了起來。

  那天,總理還強調指出:我們挖防空洞,完全是為了防禦,這個觀點要讓世界人民都知道。

  1965年居民院內修建的防空壕的垂直出入口,這是北京人最熟悉的“防空洞”的樣子。

  先後陪同布什、斯諾、傅作義參觀

  大柵欄“北京地下城”揭開麵紗

  前些年,大柵欄地區“北京地下城”對外開放參觀期間,不少人把參觀這個“旅遊手冊上找不到的景點”視為探奇之旅,而且說起它來似乎充滿神秘的色彩。

  據說地下城的入口不那麽容易發現,就像前門地區常見的老旅店的小門麵,很不起眼,隻是上麵懸著一塊“北京地下城”的匾額。從大門進去後,沿著二十多級的台階下行就是長長的通道,隨後可以看到一副由毛澤東撰寫的“北京地下長城”的匾額及毛澤東的雕塑頭像。地下通道最窄的地方可以三個人並排走,最寬的地方可以五個人並排走。沿著通道走,不時會看到一些路牌,如“王府井”。事實上,地下城確實可以通往很多地方,包括地鐵1號線和2號線,但這些通道的入口被封閉了,實際開放的部分隻有1公裏左右的環形地道。還有一些地方還掛著“彈藥庫”、“軍需庫”、“戰備醫院”等字樣的牌子。但是,據稱這些牌子隻不過是示意性的展示,是為了吸引遊客用的。出口附近的地麵上展示著當時北京市民挖地道時使用過的鐵鍬、搪瓷碗、搪瓷缸水杯等用品。

  “北京地下城”從1980年開始成為涉外旅遊景點,約在2005年至2008年間對北京市民開放,但個人參觀也需憑介紹信。在此之前的歲月,這個“地下城”是北京人防工程對外展示的一個窗口。

  張一民:

  大柵欄地道網是北京人防工程建設最早、布局最合理、最完善也是最堅固的工程。那個地區也是人防工程的重點地區,大柵欄是一條270多米長的繁華商業街,有各種店鋪45家,職工2000多人,街上每天流動人口大約有80000餘人。地道網從1969年開始建設,由當地居民、社會團體義務勞動修建地道網,曆時10年完成。共建成人防工程5000多平方米,有出入口、通氣孔110多個。其實最初也並沒有完整的規劃藍圖,邊隨著群眾挖,一邊進行設計,最後確定了不同的功能區域。在地道內有平戰兩用的職工食堂、地下商店、藥店、庫房,還有醫院、發電站、水井、電話廣播、濾毒通風設備等,確保需要時,進入地下城的人可以長時間生活。

  由於地麵上各處情況不同,所以這個工程有4米、8米、15米三個不同的深度。整個地道內,側牆是磚砌的,拱頂用水泥澆灌。通道至少寬1.5米、高2.5米;房間寬4米、高3.5米。進到裏麵,感覺寬敞明亮又令人有安全感。

  因為工程堅固,布局合理,設備齊全,並有四通八達的通道通往郊區,所以人們稱它為“地下城”。從1970年到1978年9月,大柵欄地道網先後接待了 136個國家和地區8萬餘名外賓參觀。很多人看了之後都感覺震撼,常常是連連稱讚:“從沒見過這樣搞起來的浩大工程”,“不可思議”,“真是了不起”,“ 簡單的工具,偉大的工程”,是“地下長城”。

  1974年12月25日,我奉命陪同當時擔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的喬治·布什一行參觀了大柵欄地道網。

  當布什走進前門服裝店後,店內的工作人員在櫃台上按了一下電鈕,店裏的一塊地板開始徐徐滑動,地道的入口就在腳下顯露出來。他的臉上現出不可思議的神情,搖了搖頭,然後沿著向下延伸的台階進入了地下城。

  大柵欄地道網的入口很多,但各個入口不一樣,根據地形有的在門道裏,有的在櫃台裏,有的就是向下的台階,比較簡單。前門服裝店裏的這個入口是唯一電動操作的,而且就在大廳中,很有特點,所以帶賓客參觀的時候,一般都是從這個入口進入地道。這個電動門我記得當年是大柵欄地區的一個老工人設計的,他特別心靈手巧,當時還有好幾處機械裝置也是他搞的。

  那天布什一行參觀之後,一起進入寬敞的大廳落座品茶。他說,我和亨利(基辛格)拜見鄧小平副總理,鄧小平說:今天是聖誕節,請你們去看看北京的防空洞。不知是巧合還是特意安排,看來我們要在地下過節了。

  布什問:這防空洞你們是怎麽修的?地區陪同人員說:先是各家挖各家的,男女老少齊上陣,一起幹,然後連通起來,最後成了這個樣子。聽到這樣的介紹,布什轉頭向與他同行的姨媽,說:你害怕嗎?他姨媽笑而未答。布什接著說,這讓我媽媽知道了,她會害怕的。布什又說:在人家房子底下挖洞,在美國是犯法的,可是在中國行得通做得到。這話當即引起在座者的一陣笑聲。

  後來從布什的回憶錄中得知,他確實把這次參觀的情形告訴了他的母親,他母親說:這是一件奇特的聖誕禮物,在全世界都致力於和平的今天,卻邀請你們去參觀防空洞。中國人想說明一個觀點:他們對蘇聯有高度的警惕,時刻準備著世界風雲變幻。布什似乎默認母親的看法。他說:安排我們在聖誕節去看防空洞,令人奇怪又令人難以忘懷。

  那時候,毛主席、周總理利用各種外交場合宣傳我們“深挖洞”的成就。請人家來看防空洞也是我們一項重要的工作,我在人防辦任職的十七年期間,接待了數百中外名家的參觀。

  1970年的秋天,我接到外交部的一個電話,說:毛主席的老朋友斯諾先生要看一看北京的防空洞,你們選擇一處有代表性的工程讓他一看。並說,他要怎麽看就怎麽看,不要受任何限製。我們研究了好久,選擇了大柵欄地道網。

  到時候,斯諾帶翻譯姍姍而至,我陪同他參觀了全貌,最後在地下大廳接待了他。他說:我去過廣島,原子彈爆炸後,那裏損失慘重,主要是光輻射造成的燒傷。當時在我看來,原子彈是可怕的。但那時廣島沒有防備,如果那時廣島有這樣的工程,相信損失會小很多。你們做了很了不起的工作。後來他又說:如果房子倒了地下通風怎麽辦?這樣的問題,值得你們深思。

  1972年秋的一天,我陪同全國政協副主席傅作義將軍參觀大柵欄地道網。當時傅老年事已高,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為他選了一段出入方便的地段,讓他看了個大概,然後在地下大廳以電動沙盤給傅老作了詳細介紹。參觀之後,時近中午,傅老請我們一起去北京飯店共進午餐,席間他講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固守涿州、堅守百靈廟的情形。傅老說:日本投降後,我還管過一段平津的民防呢。當時我聽了心中暗道:原來傅老還是人防的老前輩呢。

  傅老還講了北平過去沿城牆挖防空洞的情況,以及搞民防演習的情況。我記得,當時他說:城牆是很好的防衛屏障,拆掉了可惜呀。最後他把話題轉到剛才他看到的防空洞上,畢竟是人防的前輩,他關注的問題特別具體,他說:地道出入口要多,上下要方便,不然一拉警報人群擁擠會傷人的。他還說:防空洞要分散,不要太集中;要堅固。不然老百姓不敢鑽,要給人安全感,等等。

  1975年秋,我接到北京政協的一個電話,說毛主席讓最後一批釋放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看看北京的防空洞,並給他們講一講當前的戰備情況。我陪同他們看了大柵欄地道網。那次的參觀者一行三十多人,名字現在我記不清了,但清楚地記得領隊是原國民黨徐州總部參謀文強將軍。我引導他們進入地道,沿著通道邊看邊介紹,他們都看得饒有興趣,偶爾我也聽到他們議論的隻言片語,讚歎這個工程的龐大與不可思議。

  事後我才知道,這位文強將軍還有一層身份:他的姑母就是毛主席的母親,文強是毛主席的表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