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文革的中國生物學老祖宗胡先驌(圖)
(博訊北京時間2009年2月26日 轉載)
晚年胡先驌
一再被誤認作陳獨秀
死於文革的中國生物學老祖宗胡先驌 潘金泮
站在胡適身旁的是誰?一次錯誤的圖片說明,使這張老照片中的胡先驌一再被誤作陳獨秀。由0三年出版的《胡適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以至現時網絡維基百科對陳獨秀的介紹,都在以訛傳訛。研究陳獨秀的北京學者唐寶林指出:這個錯誤可追溯至一九九九年,由大陸研究胡適的專家耿雲誌所編的書:《胡適及其友人》(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耿雲誌與唐寶林同供職於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唐寶林0四年考證時曾向耿雲誌查詢,耿雲誌承認照片的說明弄錯了。但錯誤沒完沒了,近期鳳凰衛視節目《文化大觀園》的陳獨秀專輯,仍繼續馮京作馬涼。
那麼胡先驌又是誰?經過中共幾十年形形色色的政治邉櫻?窈?閏撨@樣在民國時期有過輝煌成就的人,大多已被遺忘。他不僅是中國現代植物學的奠基者,還是著名的教育家、古詩作家、文學與社會思想評論家。大陸思想界近年大談社會民主主義,胡先驌早於一九四八年,便參與組織一個類似英國工黨的社會黨,與朱光潛等十多名學者連署發表了題為《中國的出路》的社會黨政綱,對經濟提出費邊式的社會主義,主張國家控製資本的擴張,在政治上提倡自由主義、漸進式民主,政綱指出:「沒有政治的民主,經濟平等便失去了基礎。如果政治是在少數人獨裁之下,即便能有經濟的平等,也隻是賜予的,統治者隨時可以收回這種賜予。」可惜這位曾被毛澤東稱為「中國生物學界老祖宗」的著名學者(中共黨史出版社的《陸定一傳》記載),最終沒逃得過老毛發動的文化大革命。
胡先驌一八九四年生於江西南昌一個官宦世家,自幼學習古詩文史,有深厚的國學基礎,但父親中年早逝後,家道中落。他十八歲考獲江西省首批留美學生資格,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農學院修讀森林植物學,希望以農林實業發展中國經濟。他曾表示:「乞得種樹術,將以療國貧」。胡先驌一九一六年畢業回國後,先後擔任江西省廬山森林局副局長、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後改名為中央大學、即現時南京大學前身)的農科教授,兼新創辦的生物學係主任。他與秉誌、錢崇澍等在南京共同籌建中國第一個民間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的生物研究所,他擔任植物部主任,主要領導並參加華東和長江流域各省的植物採集和調查研究工作,並與鄒秉文等共同編著了中國第一本供大學生物係使用的中文書籍《高等植物學》。
一九二三年,胡先驌再度赴美,以兩年時間,在哈佛大學完成《中國有花植物屬誌》,這是學術界首次全麵整理中國的植物分類,他以此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於一九二八年與秉誌等,在北京創辦了靜生生物調查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的前身),其後出任該所的植物部主任,及兼任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的生物學教授。
一九三二至四0年,他擔任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並參與發起中國植物學會,為該學會的首任會長,推動了廬山森林植物園和雲南省農林植物研究所(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的創建和發展。 之後,他被聘為國立中正大學(南昌大學前身)首任校長。四四年,因處理該校學潮問題,跟國民政府官員意見相左,他為了維護學生,憤然辭去校長一職。胡先驌四六年重任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期間,與中央大學的鄭萬鈞教授發現了採集於四川萬縣的水杉新種,這是古代生物、地理、地質歷史等科學研究的珍貴資料,被視為植物學的重大發現,受到國際科學界關注。
中國學術界公認為文理通才的胡先驌,其貢獻不僅在於植物學領域,他還是一位關心社會的知識份子,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麵發出過許多不同的聲音。在二十年代五四新文化邉悠陂g,他與吳宓、梅光迪等創辦人文學術刊物《學衡》,致力維護中國文化,發揚國學,被稱為《學衡》派,他們對胡適等推崇西方文化很不以為然。胡先驌身為《學衡》派的主將多次跟胡適展開論戰,成為文壇佳話。他與胡適原是在留美時期認識的好朋友,二人都經過西方自由思想的洗禮,雖然有爭論,但無損友誼。那張被誤認作陳獨秀的老照片,便是他和胡適一九二五年十二月於上海一次聚會時的合影,胡適把照片題為:「兩個反對的朋友」,可見二人胸襟。現在看來,胡先驌當年反對提倡白話文,未免過於保守,但他不少論及中國文化的觀點都很有見地,值得後人深思,尤其他提倡「超越中西古今之爭」的新人文主義,更具有積極意義。
胡先驌為人正直執著,率性而高傲,他不滿蔣介石的專製獨裁,對中共上台前聲稱的「民主協商」存有幻想,沒料到自己的留美背景和政治取向,根本無法令中共信任,四九年以後便不斷受到排擠。他主持的靜生生物調查所被中共接管後,隻能出任三級研究員,在隨後的思想改造邉又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