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護航編隊打海盜進入危機叢生階段 zt

(2009-02-27 15:44:41) 下一個
我護航編隊打海盜進入危機叢生階段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時間:2009-2-27 11:14:58


  中國的牛年剛至,在各國海軍連續擊退6次海盜襲擊之後,美、俄海軍不約而同地在索馬裏海域主動出擊捕獲海盜。與此同時,北約國防部長非正式會議決定發動新一輪打擊海盜的軍事行動。這些都預示著以護航為基點的海上國際行動開始從救援遇襲船隻、驅逐海盜的防禦戰,轉向主動打擊海盜的進攻戰。麵對這一突變,各國海軍的戰略戰術也需要進行及時調整。

  加強自身防衛,嚴防海盜報複性偷襲

  在即將到來的3月,亞丁灣又將迎來船運的一個新高潮。而同時,海盜們在國際海軍的阻攔下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收獲,也寄希望於在3月有所突破。對海盜來說,國際海軍已成財路上的死對頭,加之美俄、北約軍艦已開始攻擊行動,有可能打破雙方之間的和平潛規則,致使海盜報複性偷襲。

  據悉,海盜頭子已經從地下武器市場購進了高射機槍、遠距離火箭彈和肩扛式防空導彈,有可能還有反艦導彈。隨著他們掌握了這些大眾化武器的操作本領,在海上執勤的國際海軍所受到的威脅也就越來越大。對海盜來說,一些財力快耗盡的中小團夥正在走向絕路,可能搶先動手,與國際海軍殺個魚死網破。所以,麵對海盜的反撲,國際海軍需要把執勤艦艇的安全放在首位。

  試分析,海盜偷襲海軍的招數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海盜可能用高射機槍,甚至可能用防空導彈打直升機。直升機對海盜的威脅最大,而直升機一旦遠離軍艦,沒有防空掩護,對海盜來說就成了可以輕易對抗的“孤軍”。

  二是海盜在躲避軍艦追捕時,可能重演向美國軍艦開火的故伎。三是海盜使出自殺式炸船方式拒不受捕,也會對追捕的艦隻造成威脅。2002年美軍“科爾”號驅逐艦就在也門靠港補給時被恐怖分子用滿載炸藥的小船炸成重傷。

  因此,對各國海軍來說,保存自己是打擊海盜的第一要務,切不可大意輕敵。

  協調海上行動,嚴防海盜集中打劫

  目前索馬裏海域已有44艘各國艦隻護航,但要控製巨大的海域還遠遠不夠。正如一位英國海軍少將所說,要完全控製需要300艘艦艇。而各國軍艦的護航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是按區域護航,有的是伴隨護航。而有些國家的軍艦已經把興趣點轉向抓捕海盜。力量高度分散,目標也開始分化的各國海軍護航隊伍,很容易受到海盜的攻擊。

  對於一艘護航艦隻來說,它的護航任務承受力很有限,一般對付同時襲來的三四艘海盜船沒問題,但多了就顧不過來。而今海運高峰即將到來,一艘軍艦一次護航的商船可能達到10多艘,這就更容易造成防禦上的缺口。七八艘海盜艇同時打劫多艘商船,一艘護航艦就很難應對。現在,海盜們可能會用群狼對付獅子的辦法,用三四艘小艇困住軍艦,其他蜂擁而上搶商船。護航艦需要預先準備對付這種困難處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各國海軍的協作。

  現在各國出動的海軍艦隻都是三三兩兩,遇到海盜群都難以單獨控製得住局麵,這就要看誰會“交朋友”了。平時聯係多的,相互比較熟悉,有事要他幫忙相對就容易一些。說到底,這就是海上交往的政治戰。

  另一方麵,還要建立各國軍艦之間的技術協作。首先,共享亞丁灣海域的海情、氣象數據、目標識別情況。近年來,北約、東盟等外軍協作時都建立了艦載共享的船隻自動識別係統、遠距離目標識別係統,實時地共享海上安全態勢圖。而且,在圍堵、攔截海盜以及海上搶劫犯罪時各國海軍還需要保持指揮通信的暢通,在危急形勢下軍艦之間也可能需要相互救援,所以建立國際海軍通用的海上抗幹擾聯絡通信係統也很必要。

  準備反水雷戰,嚴防海盜釋放水雷阻塞航道

  第二階段既是擴大戰果的階段,同時也是危機叢生的階段。其中最大的潛在危險是防水雷,這個問題目前越來越突出。

  因為水雷是威脅軍艦、船隻的最廉價、最簡便手段,海盜們不出家門就可以自製這些水雷。比如,近期俄羅斯軍艦捕獲海盜時就繳獲了一些地雷,這些地雷稍加改造就能變成水雷。如果海盜破釜沉舟在紅海沿岸、亞丁灣布防水雷,那就很容易阻塞航道,給護航艦隻和商船帶來致命危險。

  必須引起注意的是,亞丁灣即將迎來海運繁忙的季節,哪怕隻發現一顆水雷都會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導致國際船運的保險費大增,全球金融和經濟信心將遭到重大打擊,也將招來對國際海軍護航的負麵評論。而如果軍艦遭到水雷的攻擊,對各國來說都將是沉重的損失。

  在此背景下,各國需加緊合作共同準備反水雷戰。一是聯合派出偵察機監視索馬裏海岸;二是合理分工,讓每艘軍艦劃區監視護航區,防止海盜布雷;三是全麵加強單艦單艇的探測能力,即時發現水雷,盡早規避風險;四是準備動員國內掃雷艦艇,一旦發現水雷就即時派出。

加緊裝備對付海盜的非致命性武器,力爭不流血、零傷亡

  現在各國海軍聚集索馬裏海域,可謂實力雄厚。可是,打擊海盜並非傳統的軍事行動。海盜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敵人,不應用你死我活的方式,以殺傷和毀滅為最終目標。可是目前各國都沒有裝備用以製服海盜的理想武器,結果出現了一炮將海盜轟上天的情況。這樣的問題將來還會出現,關鍵是能不能給部隊配備不致命、又能使海盜們就範的武器。

  打擊海盜可用的非致命武器主要有3種:第一種是能由艦炮發射的眩暈彈或激光致盲彈,遠距離發射使海盜失去抵抗力;第二種是發射電子幹擾,使小艇上的海盜和母船失去通信聯絡,瓦解海盜的整體行動;第三種是將平時針對足球流氓的網槍和泡沫槍拓展成網彈和泡沫彈,打出去的是漁網和粘連泡沫,將海盜連同小艇一起擒住。

  值得考慮的是,民用商船的自身防衛也需要裝備非致命性防禦武器,提高對海盜的防禦能力,趕緊替代海員們用土製炸彈防衛的困境。

  加快推進聯合國地麵維和計劃,早日實現岸基保障支援

  目前,第二階段最大的困難就是各國海軍能否長期堅守陣地,物資、油料保障是關鍵。由於海盜集團不存在保障問題,海盜頭子不擔心自己手下的戰士被打光。索馬裏有的是流民,國際海軍抓走一批,馬上就能招到新手,所以他們會在近期派出大批海盜來消耗國際海軍,並同時向肯尼亞、尼日利亞海域轉移尋找新的打劫區。這樣一來,現有的海上護航力量就顯得壓力過大,而保障不足的問題也將隨之出現。

  要解決40多艘艦隻的補給、維修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今,各國艦隻的油料和食物供給都要自備。這種自掏腰包為世界和平打工的事情時間長了,任何國家都難以承受,至少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各國的國內輿論可能就會發出很多不平之聲。因此,應該由聯合國統一給各國海軍提供保障。

  而提供保障的關鍵,在於聯合國在索馬裏為各國海軍建立港口保障基地,統一為各國艦隻提供補給,也為執勤多月的官兵提供休整的環境。要做到這一點,聯合國需要盡快派遣地麵維和部隊,衝破海盜在岸上設置的多層關卡,進駐梅爾卡、漢達、基斯馬尤、摩加迪沙等主要港口。

  建立聯合國框架下治理海盜的國際合作

  隨著軍艦進入索馬裏海域,各國的海上力量也擁擠到一個狹小的空間裏,合作是無可回避的,但合作的方式卻在劇烈碰撞中。

  各方海上力量在不同的合作體製下展開行動,自然會帶來溝通上的混亂。比如究竟選用哪一套聯絡程序和裝備做協作的技術平台,也都成了競爭主導權的棋子。為避免群龍無首,有必要在聯合國的框架下達成一致,以免目標不一,到頭來像反恐聯盟那樣各自在阿富汗把持一塊自留地,最後發展到難以收拾的窘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