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古運河之戀》
4. 揚州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故鄉揚州是國務院頒發的全國第一批24座曆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公元前486年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建城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曆史;經曆了多次繁榮,它的三次鼎盛分別發生在西漢中葉,盛唐到晚唐時期,和清朝的“康乾盛世”。曆代大批名人雅士,如李白、杜牧、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鄭板橋等在揚州留下了足跡。淮揚美食、雕版印刷、揚派盆景、揚州園林、揚州學派、揚州八怪、揚州戲曲(揚劇、評話、清音等)、以及揚州工藝(漆器、玉雕、刺繡、絨花等)獨樹一幟。
揚州曆史上的第三次鼎盛主要是因運河水運發達鹽商興旺而至,所以,當時有“揚州繁華以鹽勝”之說;據介紹,僅在市區相關鹽商文化遺跡就有四五十處之多,堪稱全國之冠。位於廣陵區的南河下在明朝和清朝是鹽商聚居的繁榮興盛街區之一,而“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則座落於南河下街170號的汪氏鹽商住宅;汪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以及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非常感恩有親人和好友帶先生和我前往參觀這組即將對外開放的建築群,感受故鄉深厚的經濟、文化、曆史和藝術底蘊。
據介紹,汪宅建築群原房主為劉賡唐,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汪魯門於1919年從劉氏手中購得。“汪泳泊,字魯門,是清朝末代揚州著名的鹽商。汪宅又稱‘世德堂’,原有房屋100餘間;現存門堂、大廳、二廳和前後住宅樓共9進、房屋近90間,是揚州現存規模較大的鹽商住宅之一。其中楠木大廳,廳簷高聳,達4.9米以上;廳內有8根楠木大柱,柱粗35厘米,是揚州目前保存最完整、容量最大的楠木廳。。。” “。。。汪宅整組建築結構為上樓下廳式樣,樓上每個房間之間均相通,形成‘串樓’,這樣的格局在揚州的老宅院中也不多見。整個房屋地勢北高南低,由大門層層遞進,步步升高。汪宅建築雕刻美不勝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磚雕、木雕、石雕;在雕刻手法上有縷雕、高浮雕、淺浮雕;在雕刻圖案上有花卉鳥獸,各式吉祥如意圖案。汪宅巨大的花園內庭台樓閣、疊石假山、魚水池塘、花卉簇擁,引人入勝。。。”
正由於汪宅的經濟、文化、曆史和藝術地位,它被選中作為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通過文字、圖片、影像、實物等多種手段展示揚州大運河鹽商文化曆史遺存,講述一個承載千年運河文化的故事,解讀一段縱覽揚州鹽商興衰的傳奇,勾勒一幅描繪特色民俗風情的畫卷”。原計劃於2019年6月對外開放,但由於多種原因,展示館於2020年9月26日揭牌開放,成為故鄉揚州又一個曆史文化建築景點。
照片1:位於故鄉揚州廣陵區南河下街170號的汪氏鹽商住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以及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之一,在住宅南邊的建築牆體上鑲嵌了漢白玉石刻“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注:這是汪宅建築群的門房,反映不出整體狀況)。
照片2:從網上下載的汪氏鹽商住宅建築俯瞰圖。此建築群“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建築麵積1700餘平方米,布局規整嚴謹,體量宏大,是典型的鹽商大宅,目前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一處遺產點”;記載了兩淮鹽業的興衰,是研究揚州鹽商文化的重要實物依據。
照片3: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導覽圖。正式開放時,遊客應該從照片1的門房入口檢票處進入,按鍵頭指示瀏覽參觀。但我們去參觀時尚未對外開放,帶領我們參觀的親友任我們自由選擇,我們決定先欣賞建築群外觀和花園。
照片4:汪氏鹽商住宅區與花園之間的火巷。
照片5:藍天白雲下住宅群的青磚黛瓦屋牆。
照片6-9:在建築群的東側,除了桂花廳、柴房、和水池考古遺跡展示,東花園裏還有庭台樓閣、疊石假山、魚水池塘、花卉竹林。。。,令人心曠神怡。
照片10:遊覽了建築群東側花園等室外休閑區域之後,我們從建築群西側大門進入住宅的門房,這是展示館的前廳和序廳。前廳為展示館的檢票口區域;序廳為展示館的開篇部分,我們欣賞了主題為“運河風情”的全三維動畫片,感受清代揚州運河碼頭盛景(影片時長大約5分鍾)。
照片11-12:汪氏鹽商住宅建築群的儀門和福祠。
照片13-15:汪氏鹽商住宅區的第一進為轎廳,用展板圖文並茂介紹了清朝末代鹽商汪魯門;第二進主要介紹了此住宅建築特點,使我們了解和領略傳統建築風貌。
照片16:從下一進楠木廳開始,每一進房屋為一個篇章,共有江春接駕、兩淮鹽業、風流儒雅、鹽商傳奇、落日餘暉、落下帷幕6個篇章。每邁入一進房,便跨越一個鹽商時代,從南走到北,相當於看過了一部揚州鹽業發展史。
照片17-20:第三進是楠木廳,廳簷高聳,達4.9米以上;廳內有8根楠木大柱,柱粗35厘米,是揚州目前保存最完整、容量最大的楠木廳;是按“康山草堂”傳統樣式布置的廳堂。
照片21-24:南木廳展示的主題是“江春接駕“,用多種形式介紹了與江春有關的代表性事件。出身鹽商世家的江春是清乾隆時期“揚州八大總商”之首,乾隆六下江南到揚州皆由江春籌劃接待。“帝遊康山”及“一夜造白塔”等都與江春有關,乾隆曾兩次親臨江春的別墅“康山草堂”。
照片25-29:汪宅第四進展示的主題是“兩淮鹽業”,介紹了鹽官、鹽商職位、行業特點,以及鹽從鹽場一直到餐桌的全過程,並且有相關實物展示。
照片30-31:位於汪宅第四進的“金庫”。據介紹,揚州淪陷後,此住宅建築群被日本人占領,並在此開設銀行。
照片32-33:汪宅整組建築結構為上樓下廳式樣,樓上每個房間之間均相通,形成“串樓”,這樣的格局在揚州的老宅院中也不多見。
照片34-39:汪宅第五進展示的主題是“風流儒雅”,介紹了鹽商生活習俗、造園林和亭台樓閣、建學堂、戲班、青樓(妓院),良莠不齊,好壞不一。
照片40-43:汪宅第六和第七進展示的主題是“鹽商傳奇”,主要介紹了揚州十個著名的鹽商;用雕塑、展板、展櫃、紀錄片等講述每個鹽商的故事,反映每個鹽商的特點(收藏、書畫、作詩、賞黃牡丹等)。
照片44-45:汪宅第八進展示的主題是“落日餘暉”,主要介紹了清代乾隆年間在揚州發生的震動全國的“兩淮鹽引案”。
照片46-50:汪宅第九進展示的主題是“落下帷幕”,進一步介紹了兩淮鹽業的貪腐問題和相關嚴懲,並且展示了鹽商衰落的不可逆轉曆史潮流。
照片51: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結束語。
照片52-53:與汪氏鹽商住宅相鄰、由湖北藉鹽商建於清末同治年間(1861-1875)的湖北會館。淮鹽從揚州行銷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河南,六省鹽商在揚州皆建有會館,其中湖北會館地理位置尤佳,距離遠河以及鈔關(稅關)都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