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春節晚會上,精采紛呈的節目吸引著幾百名海外學子。女主持人亭亭玉立,朗朗宣布: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華人朋友! “華人”這個詞發得特別重以示強調。她自己不是華人?她是。在場的絕大多數人也是。她的本意是指從大陸以外來的華人。她接著說道:雖然我們來自世界各地,但是“中國人”這個名字把我們連在了一起! 唉,又錯了,台上那幾個人有的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 她先是把“華人”這個詞用得過窄,然後又把“中國人”這個詞用得過寬。好在這不是代表政府發言,沒人介意,晚會氣氛依然紅火。
難怪這位女士,曆史的原因已使得 Chinese這個概念的內涵變得有點龐雜,足以讓外人乃至部份國人稀裏糊塗。在曼徹斯特這種大學城,如果你看到一張署名“Chinese Society”的海報,往往並不能肯定它代表的是從大陸,還是從香港或台灣來的學生群體。中國是個大國,大得讓你身在其中時幾乎覺得這不是一個國,而是整個世界。唯有當你走出她的領域時,才能對她獲得某種整體的感覺;而 Chinese這個詞則具有了某種特徵性,成為區別你與周圍大多數人的一個標簽,成為一個足以給你帶來無數酸甜苦辣、榮辱悲歡的稱號。
一個初冬的早晨,剛過六點我就頂著寒風來到了倫敦。那是一個關鍵的日子:我去辦理赴美國的簽證。恰好碰上一位以色列少婦也去美國使館,於是我們攀談起來。“如果這次再拒簽,”她說,“我非得在使館裏哭出來不可!”她想去探望母親,卻已被拒兩次了。也許我的運氣不會這麽壞吧?我心裏暗自嘀咕。我要去探望久別的妻子,同時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我怎麽能失敗呢?可是幾小時之後,我們的擔心就變成了無情的現實。我失望得說不出任何話來。反倒是她過來安慰我:“別太傷感了,你還可以再試,……唉,隻怨我們沒有本好護照。”好護照?我怔怔地看著手中的護照,不願接受她這種令我感到屈辱的說法。但是現實明擺著,在美國簽證官的眼裏,國籍是分等的:歐共體以及瑞士、日本等國家的公民短期訪美不用簽證,晃晃護照就過關了;一般國家公民需辦簽證,但條件很鬆;對於那些來自所謂移民傾向最大的國家的人則嚴格把關,甚至百般刁難。中國,這個泱泱文明大國,就在這種被歧視的國家之列。簽證官冷漠的麵孔深深地刺傷了我那顆原本高傲的民族自尊心。
赴美旅行直到我在英國找到工作後才成為可能。但與護照相關的煩惱並未了結。我遊覽了近十個國家,無一例外都要事先申請簽證。最難堪的經曆發生在斯洛伐克駐匈牙利使館。原計劃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到捷克首都布拉格。火車要經過剛剛與捷克分家的斯洛伐克領土。行前考慮不周,未辦理斯洛伐克的過境簽證,隻好在布達佩斯補辦。我們同行三人來自三個國家。那位英國人被告知不用簽證;秘魯人則需花二十多美元辦簽證;中國人呢?另繳一千美元押金!麵對這種赤裸裸的歧視,我一怒之下轉身而去。最後我退了火車票,告別同伴,繞道維也納去了捷克。
不過,對於這類政策性的歧視,氣憤之外更多的卻是無奈。誰都知道,近幾年那為數不少的肆無忌憚丟人現眼於布達佩斯街頭的,還有那一船船自貶為難民盲目偷渡去美國的,不正是我的中國同胞嗎?
日常生活中有時也能察覺到歧視的陰影。英國人多數表現得很有涵養,但也不難發現有的人客氣的外表下流露的冷淡和成見。我和一些朋友曾在旅遊時一再被人誤認為日本人。類似的經曆還發生在一些比較高雅的社交或文化場所。海外華人可謂遍天下,相信絕對不少於日本人。但在歐洲人的成見裏,華人似乎隻會在餐館裏吭吃吭吃幹活。有一位英國人告訴我:英國雖有排外的事件,但沒聽說過針對華人的……華人好像都在作自己的小家庭生意,與世無爭。 BBC的一位著名節目主持人甚至一言以蔽之曰:“從noodle到needle”。聽了這些話渾身不自在卻還是無可奈何。翻開這裏的中文小報,撲麵而來盡是餐館味兒。英國的唐人街基本上是香港新界移民的天下。他們辛苦勞作升到了駕駛奔馳、寶馬的階層,但生活品味卻仍限於下餐館、進賭場、看香港錄像的檔次。每逢春節唐人街總要大舉慶祝,直升飛機拖著“恭喜發財”的條幅滿天轉。那氣勢倒是國際級的,可惜表演的水平令人不敢恭維。但是不管怎樣,正是這些僑胞構築了外人對華人的大部份印象。有幾次外國人一聽我是中國人,便問“那你住在中國城嗎?”當我說起我在中國城隻能用英語交流時,他們往往顯得挺吃驚。他們還以為唐人街裏的廣東話是中國人的主要語言呢!
大陸來的學生們按說應當誌趣廣泛,但多數人的活動領域也有限。囊中羞澀使得不少人不得不放下書生斯文,周旋於餐館的鍋盤碗碟之間。我也曾“兼職”炸了半年多薯條。好在遇上位夠哥們兒的老板,倒不失為一段有意義的體驗。但似乎很多“工友”沒這麽運氣,為了一小時兩、三英鎊的薄薪,縱有滿腹經綸也隻能任人支使。受了氣也隻能背地裏來一句:“除了沒錢,老子哪點兒不比你強?”不過嚴格說來,除了經濟能力的限製外,不少人觀念的封閉也是一個問題。中國人喜歡躲在自己人的小圈子裏,吃、住、玩皆不出圈。對於圈子以外的事情則不愛問津,甘心自外於社會主流。個別人乾脆用逛跳蚤市場來打發每個星期天。曼徹斯特市容平平,其魅力主要來自豐富的文化生活和生動的國際化氣氛。但大多數身處這個“戲劇之城”的中國人卻從來沒有進過劇院的門,盡管一張門票並不比下一次餐館更貴,盡管裏麵上演的是在國內就膾炙人口的名著“悲慘世界”、“基度山伯爵”…… 在英國湖區的一個主要青年旅館裏的牆上,貼著一張各國來客統計表。令人吃驚的是從近百個國家的名單中找不到中國。湖區這樣著名的旅遊區,中國遊客當然是有的。但最普遍的情況是集體而來,當天即去。我參加過不少相當國際化的文化聯誼活動(他們往往利用青年旅館這種便宜住處)。場上各色人種匯聚,氣氛熱鬧動人,但一般很難找到同胞的身影。經常地我便成了十一億人的唯一代表,真不知該感到榮幸還是悲哀。
無論怎樣回避,每個海外華人都免不了受到東西文化碰撞的影響。有一些人自以為西化,實際上卻采用功利主義的態度對西方文化進行取舍。比如說西方人習慣獨立和競爭,於是這些人便為自己唯利是圖斤斤計較找到了新的借口。西方人尊重個人隱私,於是他們學會了在自己門上貼上“private”,但對別人的私事卻照舊“關心”不誤。 西方人強調人權平等,於是他們借來反對針對自己的種族歧視,但卻毫不忌諱地表露對別的種族比如對黑人的歧視。至於西方人的禮讓合作、宗教虔誠等等則提不起這些人的興趣。另外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種脆弱的民族自尊心,習慣於把自己的各種不順心歸因為種族歧視,並在維護民族榮譽的問題上持一種“輸不起”和“家醜不可外揚”的狹隘態度。 BBC對中國通常是報憂不報喜的。但今年播送的電視係列節目“巨人覺醒”和“雲之南”,則比較正麵地反映了今日的中國,收到了廣泛的反響。“雲之南”記錄雲南麗江人民的日常生活,它把舊的和諧和新的希望表現得細致入微、優美迷人。難怪我聽到很多人對之大為讚賞;有的外國人並說此片激發或加深了他們對中國的向往。但有的華人卻僅僅因為其中一些對貧窮落後的真實反映而大為不滿,甚至連其內容都沒搞清就撰文批評。他們嫌“雲之南”土,以為隻有“巨人覺醒”中對中國經濟強大的渲染才有利於中國人的形像,卻忽略了最能贏得別人敬重的東西:民族精神。
當然在海外,以五千年文化為背景的中國人絕不是沒有榮耀之時的。中華文化的輝煌浩瀚,中國人民的智慧善良,從來令許多外人為之傾倒。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全麵崛起則使得那些從前隻曉得中國菜好吃的人刮目相看。我曾無數次遇到別人提問,從漢字的奧妙到改革的機製,從孔老夫子的影響到東方女孩子的魅力無不涉及。有些外國人表現出的對中國的熱愛和了解使人歎服。身居海外尤其能切身感受到祖國聲望的上升。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國學子和僑民正以自立自強的奮鬥加上鮮明開放的個性重新塑造著中國人的海外形像。他們在東西兩大文化之間如魚得水,贏得了周圍人的尊重和欣賞。於是,在關於種族歧視的老生常談之外,我也聽到過這樣舒暢的聲音:“出了國才感到了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被歧視和被尊重實際上構成了海外中國人生活的兩個側麵。同樣以中國為背景,以西方為舞台,個別人陶醉於自豪,個別人沉淪於自卑,較多的人則從自豪與自卑的兩個極端來回振蕩。根據我幾年來的感受,除了某些既定的官方政策外,所謂種族歧視或平等是相對的,可變的。一般西方人對中國雖有成見,但總的說來他們腦子裏的中國印象是遙遠而模糊的,這種印象往往是從周圍的華人身上變得具體化的。因此每個海外中國人的處境實際上更多地取決於自身的素質和表現。作為世界大家庭的平等一員,中華民族同其它民族一樣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當意識到並且珍惜我們文化中構成民族特質、因而具有真正價值的部份,同時坦然正視我們文化傳統的糟粕麵,放下架子研習其它文化的精華。麵對西方文明,我們中國人為什麽不能少一點非崇拜即抵觸的偏狹,而多一點不卑不亢的瀟灑、兼容並蓄的豁達!
(1994 年 5 月為《羊城晚報》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