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在演電視劇《白鹿原》,大家都在討論白鹿原劇情,這個電視劇我隻是看了幾集,所以我隻說說對小說的《白鹿原》一點感想。
在小說白鹿原裏,聖人朱先生有一對名言“房是招牌地是累,按下銀錢是催命鬼。”
這是出現在第二章的一段話中,白嘉軒在野地裏發現一株綠油油的小薊之後,不知道是怪物還是寶物,就請教他的姐夫,因為他的姐夫朱先生是“聖人”。文中寫到:“房是招牌地是累,按下銀錢是催命鬼。”這是聖人姐夫的名言之一,鄉間無論貧富的莊稼人都把這句俚語口歌當經念。鄉間無論貧富的莊稼人都把這句俚語口歌當經念。當某一個財東被土匪搶劫財寶又砍掉了腦袋的消息傳開,所有聽到這消息的男人和女人就會慨歎著吟誦出聖人的這句話來。人們用自家的親身經曆或是耳聞目睹的許多銀錢催命的事例反覆論證聖人的聖言,卻沒有一個人能真正身體力行。凡人們興味十足甚至幸災樂禍一番之後,很快就置自己剛剛說過的血淋淋的事例於腦後,又拚命去勞作去掙錢去迎接催命的鬼去了,在可多買一畝土地再添一座房屋的機運到來的時候絕不錯失良機。凡人們絕對信服聖人的聖言而又不真心實意實行,這並不是聖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聖人的緣故。”
看了這段話,我不禁想起了中國現在的房地產現狀,貪官幾乎都與“房是招牌”難解難分。眾所周知,大多數數落馬的官員腐敗就是涉及房地產。即使不是貪官,很多人也把錢投資房地產,追求飆漲的房價,核心就是為了“按下銀錢”,結果有人錢包鼓了,成為陳忠實筆下的“財東”。俗話說樹大招風,財大氣粗,有了錢,就可能成為“催命鬼”,有被抓的,有被害的,即使暴富,也活得心不安,生怕什麽時候出事?
陳忠實把朱先生寫成聖人,其實“房是招牌地是累,按下銀錢是催命鬼。”這種道理,很多凡人都懂得。凡人也有關於衣食住行的名言,比如說“錢多錢少,夠用就好。房子大小,能住就好。”但是很多凡人還是想冒險一番賺錢。賺錢是沒有錯,但是一心賺錢往往是讓人貪無止境,欲壑難平。當某一個貪官或者房產投機者出事又被抓進監獄的時候,人們就想起來上麵那些名言。何苦呢?你進了監獄,房沒了,錢也沒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好像看到陳忠實在冥冥之中對我們說,你看!你們這些凡人看到貪官被抓了,興味十足甚至幸災樂禍一番之後,很快又拚命去買房買地掙錢去迎接“催命鬼”去了,在可多買一塊土地再添一座房屋的機運到來的時候絕不錯失良機。中國的房勢現狀被我說中了。
也許陳忠實在塑造朱先生的藝術形象的時候,沒有想到四分之一世紀之後,有人認為朱先生的聖人之言對中國的房地產現狀有影響,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讀者在補腦之後,朱先生的藝術形象就更加高大了。
凡人們知道自己平凡,卻不想平凡,凡人靠炒房掙大錢的人再多,也是少數。真正獲利的,是那些官商勾結的人,而他們的結局,沒有幾個最終能夠逃出法網的,即使逃到海外,也惶惶不可終日。還是當凡人好,知足常樂,快樂不需要很多錢。
有個朋友說:一個人個子再大,也是住一間房,睡一張床,一個人再能吃,也隻有一張嘴,一個碗。這個朋友肯定是凡人,但他說的話很有道理。
去年底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國的房子再多,也不如人多,大家都有房子住,才能共同富裕。但是現有房地產管理製度漏洞很大,如房產登記製度不透明,個人擁有房產數量不明,怪不得貪腐官員和房地產投機者有利可圖,房子多多益善。沒有房子的數量,就沒有辦法征收房產稅,這麽賺錢的 生意,怪不得那麽多人想當地主“財東”。製度不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凡人都懂的道理,就是一句空話。
有關文章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