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加文化差異對我的衝擊(五)

(2008-08-08 16:30:39) 下一個

曾經一直相信一個國家奧運獎牌的數量代表的它的實力,尤其是國民的身體素質。記得有一屆中國獲得第一枚金牌後舉國上下歡騰跳躍,中央電台專門播放了個新聞紀錄片向全世界宣布國家的強大、展示國民的強健,那時我的心情別提有多興奮了。看著2000年加拿大可憐的三枚金牌,出國前的我心中充滿著對其的不懈。雅典奧運會上它同樣隻得了三枚,那時已經在這裏呆了三年的我對後麵這三枚金牌有的隻是敬意,卻不敢有半分的褻瀆。如果說金牌代表著全民,那麽放在水中後,我們的金牌就會漂浮,加拿大的金牌就會沉沒。“漂浮”是因為輕的炫耀,“沉沒”是因為重的積澱。

和國內不同,這裏參加奧運的選手得到的國家資助幾乎等於零,他們在訓練中,都曾經麵對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經費問題。加拿大政府不專門養活運動員,除了個別有名的或許能得到商家讚助,更多人隻能自己掏腰包請教練幫助訓練。我有一個從東北移民過來很多年的朋友,他有個女兒很喜歡花樣滑冰,曾經在我們省得過高名次。他和愛人為了女兒這個愛好不得不省吃儉用以供應各種費用,其中包括教練的住和行,偶爾和別人同雇一個教練平攤費用會好些。相對對運動員的吝嗇,加拿大政府對平民老百姓卻很大方,經常出巨資建設、改善各個小區的體育設施。公共體育館的收費很低廉,根本沒有盈利的目的,絕對是平民百姓能承受得起的支出。因為平民皆動,那些得過國際名次的人雖然強過其他人,但卻不紮眼,而且他們的訓練更多的是利用業餘時間,主要時間還是用於工作養家糊口。

國人對奧運狂熱的同時,仿佛經常忘記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即便偶爾因為季節或事情的原因去火熱熱身,之後也會很快丟掉。加拿大人更趨向於把健身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平常,就缺少那份狂熱。更多的人認為得奧運金牌是個人的事,而不是國家的事,國家更主要的責任是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這樣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麽不太資助那些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幾個月前,一個朋友的同事為了參加奧運會不得不在單位為自己募捐,那時他才知道那個人曾經是個冬奧運的冠軍。後來沒有詢問她是否湊夠了足夠的經費。如果沒有足夠的錢,有誰又知道是否一枚金牌又沉落到水底了呢?

同樣是獎牌得主,中國運動員退役後經常是為國爭光後的遍體鱗傷,加拿大的運動員更多有的是健康強壯的延續。這經常讓我感歎他們鍛煉的目的是否存在不同。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把它用來說現在中國奪金的努力雖然不恰當,但相對加拿大的平民運動,卻讓人不得不懷疑其金牌的鍍金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