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心之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卡拉OK

(2025-04-09 04:18:12) 下一個

我第一次見識卡拉OK是一九九四年的十月,在重慶。我在美國辛苦七年後第一次回國看媽。媽媽老了,真實年齡七十一。我媽的臥室裏還擺放著我爸的骨灰和霛位(我爸是一九八四年聖誕節去世的,他和林彪、粟裕是同年)。我勸我媽要走出過去,走出陰影,“人在陰影裏呆久了就會變成陰影(聶紺弩語)”。我徵得母親的同意,立刻從西安坐硬座去重慶(我討厭預定,喜歡説走就走)把父親的骨灰撒進親爹的母親江(嘉陵江)。很久沒坐過火車了,從西安到成都的一段,滿車廂的農民工,動也不能動,幸虧我那時還沒有糖尿病。不喝水,能憋尿,現在是不是叫無尿點?到了成都,我加了70多耄票就換上了軟臥,和一個少將同艙。

在重慶我見了見我曾在重慶上過一年(一九七0)中學的幾個男女同學。和我最好的一個男同學已經是重慶火車站警察隊的隊長,他約了幾個同學(還記得我的幾個男女),半夜三更去一個卡拉OK聼唱歌。警察隊長請人唱歌是不用花錢的。一間能坐二三十個人的房子裏,有一臺機器,不錯的音響,昏暗的燈光,幽幽的氛圍。我在美國的研究生院裏混了七年,人已經有些傻不愣登。在美國説不好英語,回中國也說不好中國話。因爲在美國很少説話。我驚呆國內人已經玩得這麽嗨了。“妹妹你坐船頭呀,哥哥在岸上走。。。”;“拿張舊船票,看能不能上你的破船?”。男聲女聲,低低高高,風高浪急,濤聲依舊。人民有了好時候,打倒四人幫快二十年了。該抒情。

回到美國後,日子繼續忙,不過工作和上學不同,一個似乎看到了生命的頭?上學是人生的不確定階段。“三十功名塵與土”,上學上到三十八;“八千裏路雲和月”,男人四十一朵花。那説的是中國。四十歲的男人在美國,是正忙活。

抓緊時間好好工作但也需要樂嗬。我覺得卡拉OK,不錯,於是我就在家也建了一套。低音箱貴,BOSS喇叭也貴,亞馬遜的接收機,休斯頓買的卡拉機。説實話,我不知道卡拉什魔意思。看過中國電影《卡拉是條狗》。我家的客廳是高房頂,場子也有五百平方多英尺。逢年過節,邀請些中國的學生和訪問學者到家裏來樂樂。我的拿手歌曲是《糊塗的愛》,不過老婆打死也不和我一起唱。我更喜歡“悠悠歲月”的《渴望》,但是反映不好。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我挺深情.

這幾天在扔麥克風。人到七十不唱歌"其實我六十就不唱歌了。中國著名男高音鬱均劍說,人過了五十,嗓子就不行了。不過中國歌唱家不管。郭蘭英前幾年還在“花籃的花而香(耳朵真遭罪)”,李光羲九十嵗也還在唱。唱什麽唱?死了就不唱了

二000年回國看媽。我過去在西安的陝西師大一附中的同班同學聯係著了我。提出大家聚聚,先吃飯,後唱歌。回國最讓人煩的事情是不知道說什麽。墻裏墻外兩重天,鍋裏國外兩種味。在國內,不能說歷史,不能說詩詞,不能發感慨,更不能說鋼筋黨。好在那時候料理包還沒有興起,好館子的飯菜很香。

吃完晚飯去唱歌,班上的幾個徐娘都扮得花枝招展,各個都能飆高音,《青藏高原》、《珠穆拉瑪》,也能娓娓《濤聲依舊》,《遲來的愛》。。。我隻是悶頭抽煙,國內的“雲煙”我最愛。我的中學班裏,就我流浪得最遠。

這幾年,我中學班裏的同學死了好幾個。和我合唱老電影《怒潮》裏的插曲《送別》的手風琴拉得很好的王世放死了。那是我最後一次和中學的同班同學聚會。二十五年又嗖了過去。我有時還愛聽聽中國歌。歲月如歌,好聽的歌不多。

我建在家裏的卡拉OK,改成學聼交響樂了。我買了好多CD,老了就愛在床上躺著呢。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一開頭的“鐙磴燈蹬。。。”命運在敲門?老在美國要學會獨處。聼聼音樂,讀讀書,下下棋。

二0一三年我回國看媽,受原工作單位的幾個男女邀,又去了一會卡拉OK聼。都是老太了,還在謳歌愛情?男人五十一朵花,女人六十小甜瓜?時代進步了。卡拉OK的歌,真真假假,情深意切。中國現在的年輕男人都不泡妞了,老頭反倒來勁。卡拉不卡拉?OK不OK?很多事情我都不懂了。卡拉OK厛我是絕對不會去了,中國不知道還會不會回去看看。計劃裏明年去台灣。

4、9、202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掛羊頭,賣狗肉。就那麽點事。新中國是弄權、搞錢、再一邊搞錢,一邊弄權,再,如《遲來的愛》裏所唱,“也許就沒有也許”。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國內大城市,卡拉OK已經不大流行了,因為許多變成夜總會後,變味了,一般人就去的少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