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上的特洛伊之戰(上)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在這一方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
先不說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問題有沒有解決,事實是中國和以西方為首的世界之間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特洛伊之戰表麵上是希臘人為了女人攻打特洛伊,實際上是奧林匹斯山的眾神在天庭掐架。中國和美國為國債,匯率,石油,航線,台灣明爭暗鬥,本質上是孔子和亞裏士多德在吵架。
知道一點中國文化和曆史的人都明白,“中國”一詞的原意和現在“中國”的概念完全不同,在春秋時期,中國是泛指在中原的眾多諸侯國,中國以外的勢力即使不是蠻夷,至少也不能算文明世界的核心成員。按照儒家經典的意思,中國就是以天子為總老板的宇宙中心,承認這一點,就算是開化了,不了解這一點,就是野蠻人,就好比你承認耶穌是你的LORD,那你就得永生了,反之則不行。
在儒家文化圈中,中國不是唯一的成員,東西文化衝突中,中國並非孤獨,甚至有時還是配角。
先說說日本,日本的遣唐使回日本後,就開始搞全盤中化了,雖然漢字沒有掌握得很好,但儒學的基本道理還是弄明白了。多爾袞踏平中國後,中國人已經樂滋滋地當上了亡國奴,而日本人卻比中原的人難受了更長的時間,宇宙中心中原正朔,竟然讓蠻夷給滅了,可謂是晴天霹靂。號稱日本的莎士比亞的近鬆門左衛門搞了個《國姓爺合戰》,就是描述鄭成功如何把滿韃子趕出關外,反了清複了明的,此劇連演數百場而不衰,日本武士也算飽學的讀書人,觀完此劇,一定個個很精神氣爽,跟本人小時候看《說嶽全傳》的最後幾回的感覺差不多。清末,日本人暗中資助革命黨“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很難說就不含這種心理。
雖然日本在這個以中原為中心的世界秩序中處於邊緣地位,按日本人自己的說法,日本是天下伸出的一隻手臂。但“中國”這個詞對傳統日本文人來講的意義非凡,到了近代,西方的國家主義已經取代了天下意識,但日本人已經不願意把那塊心中的聖地稱為“中國”了,於是就隨西方人,把中國的物產“支那”“支那人”來稱呼那塊地方和現在住在那塊地方的人,這可以說是“歧視”,也可以說是對孔子故鄉炎黃子孫的失望。
如果從文明衝突這個角度來看近代的東亞史,太平洋戰爭就是儒家世界對西方文明的一次強有力反擊,同時也是日本嚐試取代中國,成為儒家的天下中心的一次努力。說起來,中國那時站在西方一邊,以“民族尊嚴”“主權獨立”的西方概念來對抗日本人的“一統天下”“皇道樂土”口號。這裏還有另一層意思,長期處在藩國甚至更低地位,被稱為“倭”的日本,要一躍成為領袖,中國人不服。
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戰爭罪行不啻於德國對猶太人所犯下的罪行,但世界對此的觀感卻大為不同,我們說是中國宣傳不行,或者是內鬥消耗了對外的一致性。但事實上,這兩者的性質還是不同的,歐洲人對猶太人和猶太文化的排斥已經持續上千年了,而日本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不歧視,反而是崇拜,日本人審視中國文化,就像是看鏡子中的自己。在西方人看來,中日之爭就是兄弟鬩牆,把南京大屠殺提高到奧斯威辛的級別是很難的。(從現代文明的角度看,日本在南京的暴行雖然天人共憤,但話說回來,對那些棄守國都,放下武器,換上便衣,混入難民,以圖苟且的不忠不勇不義的官兵,如何能獲得尊重?)
瓦斯彈 2010年8月3日Sunnyvale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