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自盡
《最後的武士》講的是日本在全盤西化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思考,電影由小說改編,小說要比電影內容豐富許多,其中對武士切腹的描述,由於太過血腥,這個限製級的電影拍不了。
武士有一點像歐洲的騎士,數量少,但全是脫產的全職戰鬥人員,他們訓練有素,忠心耿耿,以戰死沙場為榮,以老死床榻為恥,當年蒙古軍隊登陸,雖然人多,一時卻也占不到這些日本武士的便宜。中國古代哲學中“道”的概念,被日本人學去之後,推廣到各個領域,凡要遵循某種規矩程序並成為必須遵守的紀律即為“道”,柔道,茶道,武士道,可能還有花道等等。武士道文化中的一項就是切腹自盡,日本決定西化後,官方就拋棄的這個在西方人看來野蠻殘忍的殉道儀式。
首先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切腹自殺的,隻有武士才有這個資格切腹。其次,切腹自殺是一種榮譽,武士隻有戰死,或切腹才圓滿武士道的理想,當武士未能完成主公的將令,或犯了差錯,且無法挽回時,切腹自盡就是武士挽回榮譽的唯一方式,甚至當主公死亡並沒有合法繼承人的時候,武士決不能另投他主,必須自盡。這就是中國講的“一仆不伺二主”的意思,儒家文化中對君父的絕對忠誠在日本的武士道中得到了堅決地執行。
切腹正規的形式需要兩個人,一個跪在地上切腹,需要在小腹上畫出十字,並要把內髒自己一把一把掏出來,直至死亡,雖然光榮,但過程非常痛苦,另一個是助手,站在一側,等切腹這快要斷氣時,一刀把切腹者的頭顱砍下,因為隻有武士才能佩刀,所以助手也必須是個武士。這個場景在小說中不斷地出現,也算是一種悲壯的美,電影的結尾,眾武士揮著軍刀撲向機關槍,也具有相似的效果。
雖然天皇在西方顧問的建議下取消了切腹,但武士道的文化卻不能立馬就消失了,中國近代一些軍人畢業於日本軍官學校,在兵敗城破時,也選擇切腹,二戰戰敗時,很多日本人集體自殺,也是這種文化的反映。“君憂臣辱,君儒臣死。”更何況那時天皇製還有被取消的可能呢。
日本人因為失職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繼而自殺的事兒時有耳聞,也是這種文化的延續,上海茂名路上的新錦江飯店,80年代末就開始造,90年代初還沒完工,建築鋼架矗在那兒好久,聽說造起來才發現樓不直,日本設計師就從那樓頂上跳了下來。
日本的天皇在曆史上雖時有權利旁落,但從來都保持一個血統,未曾被外族或被非皇族篡奪過,所以武士道的理想也未曾被挑戰過。但中國的皇族已經不知道換了幾茬了,中國人還是都苟活下來了,讀書人也有說頭,所謂“良禽擇木而息,良士責主而伺”,“知實務者為俊傑。”今天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明天就加入美國籍,效忠美利堅,後天還可以堅持真理,愛黨愛國。有誰還記得伯夷叔齊呢?擁有13億的人口,不是吹的。
瓦斯彈 於後花園
2008-10-26
是谁泛舟五湖上
挽起女兒一抹霞
挽不住西山坠斜阳
天苍苍?地茫茫
是谁暗夜唱秦腔
花旦跟着老生走
一半妩媚一半悲凉┅┅
狼烟边关起
上马披战衣
今生无缘今生变
来生老槐树下还等你
大风起兮雲飞扬
四海纵横奔无疆
大风起兮雲飞扬
四海纵横奔无疆
悬崖勒马的是将
悬崖不勒马的是王
http://www.upload-mp3.com/files/17926_xkgaa/dqdg-ending.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