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蘭細語

世事滄桑,深山幽靜。細語人生,聊發自歎。驚鴻留痕,同享諸君。
個人資料
正文

孔子父母“野合”是什麽意思?

(2011-02-18 05:51:56) 下一個



《史記》記載:“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

這裏的“野合”是什麽意思?

我記得在什麽地方亂翻過一本日文雜誌,上麵有一篇文章,附有照片。對日文,俺不識,但其中多數的中文俺還是認識大概的。一幅照片為一個土丘,好像是有一個淺淺的洞的模樣,旁邊解釋說:“這就是孔子父母‘野合’而生孔子的地方!”俺看完文章,覺得世界上無聊的文人還是太多了。

那麽,司馬遷說:“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是什麽意思呢?

唐朝的司馬貞《索隱》說:《家語》雲“梁紇娶魯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於顏氏征在,從父命為婚”。其文甚明。今此雲“野合”者,蓋謂梁紇老而征在少,非當壯 室初笄之禮,故雲野合,謂不合禮儀。故論語雲“野哉由也”,又“先進於禮樂,野人也”,皆言野者是不合禮耳。《正義》: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 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婚姻過此者,皆為野合。故《家語》雲“梁紇娶魯施氏女,生九女,乃求婚於顏氏, 顏氏有三女,小女征在”。據此,婚過六十四矣。

司馬貞解釋說:《孔子家語》稱孔子的老爹孔梁紇娶了魯國的施氏,生了九個女兒。他的妾生了孟皮,大概是兒子,但孟皮的腳有毛病。為了生兒子,孔梁紇向姓顏名證在的姑娘求婚。姑娘的父母讓她嫁給孔梁紇。說“野合”是因為孔梁紇老,而孔子的母親顏征在年輕。這樣的婚姻不合禮儀。要知道,孔子是宋國人,那是商的貴族階層的後代,所以特別重視禮儀。孔子學說中強調禮就是從那個傳統而來的。張守節的《史記正義》還斷定孔梁紇娶顏證在的時候是超過六十四歲,在古代,那個歲數是很老的年齡,古人認為男子過了六十四歲後,不再具有生殖能力。當然,這是一般情況,有例外。這一點古人好像都知道。自然,這是不太確切的,男人生殖能力的消失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並沒有什麽一條明確的界限。張守節認定孔子的老爹娶顏征在時過了六十四,而孔子的母親大概十六七左右。孔子的老爹極想生一個兒子,所以才娶了個歲數相差如此懸殊的妻子,並且對著山丘禱告希望妻子給他生個兒子,後來果然生了孔子,就起名為丘。

《史記》下麵又說:“丘生而叔梁紇死,葬於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司馬貞在此處解釋說:“《家語》雲生三歲而梁紇死”。“孔子少孤,不的知父墳處,非謂不知其塋地。征在笄年適於梁紇,無幾而老死,是少寡,蓋以為嫌,不從送葬,故不知墳處,遂不告耳,非諱之也。”這裏解釋得很清楚,古時候,甚至女孩14歲就出嫁,有時候還有比這還小的。孔子的母親在顏征在“笄年”也就是剛過能結婚的年齡就嫁給了已超過六十四歲的孔梁紇。這樣的婚姻不合禮儀,被鄰居嘲笑。孔子三歲時,其父就去世了。孔子的母親連送葬都不去,怕被別人嘲笑,故不知道孔子父親的墳是哪一座。

這就是司馬遷說“野合”的全部意義。

也許正是孔子父親的這樣行動給孟子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所以他才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類的觀念。這裏的“後”是指男性後代,女性是不包括在內的。這一觀念直接導致了中國人口的不斷爆炸。直到今天,爆炸還在繼續中,也許有一天,會把中國徹底炸毀。

可那些無聊的文人對《史記》及注釋的書的這個解釋根本不看,反複重複“野合”是在野外性交!這不但和古文的字義不符,在邏輯上更是荒謬的。

《說文解字》說:“野,郊外也。”古人認為邑外為郊;郊外為野,就是說,城池的外邊稱為郊;郊外才是野。今天的“郊區”一詞用的就是這個意思。“荒村野外”一詞就是用“野”的這個意思。所以,若真像無聊文人胡亂解釋的那樣,“野合”絕對不是在室外性交,而應是在遠離城市的地方性交。

孔子的父母是正式結婚的,為何要去遠離城市的荒野性交?除非他們有專門的嗜好,且每次都是去野外,並且懷了孔子後還把這個結果告訴了他人。否則,曆史學家又哪裏能知道這樣的結果?司馬遷又如何能知道?

想一想這樣荒謬的情形吧:一個即將就木的幹癟的老頭子,為了生一個兒子,娶了一個十幾歲的妻子。那妻子在今天看來,根本是兒童。這已經很寒磣人啦。結婚後,老頭子領著妻子總到農民播種五穀的地方播種。聖人他爹啊,若真是這樣,那是不是太寒磣、太砢磣人啊?在地下的聖人啊,原諒俺的無禮吧。

就是在今天,人們對人的生殖生理理解的很清楚了。在此情況下,就算男女雙方都是醫生,若他們不采取專門的措施,也是無法準確地知道懷孕是哪次性交的結果。除非他們在每次性交後的一定時間內,立即化驗,才能知道。盧梭在年老時時候寫回憶錄時還清楚地知道是他父親哪次回家後孕育了他,那是因為他父親在外地,很長時間回家一次,且待了一晚上後就離開了,所以他母親清楚地知道懷有盧梭是他父親哪次回家的結果,因而告訴了盧梭。

讀不懂古書,又要胡說,或者是故意地胡說,這是什麽樣的無聊文人!

《原始思維》一書中強調,原始思維的一個特征是,對矛盾視而不見。我相信這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