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太平洋有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會挖洞的貝類叫Geoduck,中文的譯文是象拔蚌。

1,這就是象拔蚌的真實麵容。注意,它的吸管的長短相差很大。
象拔蚌一般重2-3公斤,最大的重達6-7公斤。長可達2米。因為它的長鼻子(吸管)可伸縮,所以,其長度是有很大彈性的。
象拔蚌生在從潮間帶到100米深的海底的沙土或泥中。據說它能活100——160歲,這取決於你相信哪位生物學家的話。它的外殼上有年輪,但太老的年輪太密,要數清是很難的。象拔蚌一般在7-10歲時生長最快。

2,象拔蚌生活示意圖。

3,象拔蚌生活史。

4,低潮時,象拔蚌露出“鼻子”的上部。

5,象拔蚌在淺水吹泡。
Geoduck來源於當地印第安人的語言,意思是“挖得深”。印第安人沒有金屬工具,僅靠木棍能挖出在沙中約有1米多深的象拔蚌,我有點懷疑。要知道,你一邊挖,土是一邊往裏塌,還有水滲出。並且是時間很短,一會而潮水就漲上來了。
象拔蚌是靠它的長鼻子吸入海水,過濾其中的浮遊植物過活。
象拔蚌的外殼和鼻子的顏色因它生活的環境土質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大致有發白、發黑和發黃幾種。

6,這種屬於發黃的那種。
本地的大報記者在一篇文章中介紹象拔蚌,他說,象拔蚌的外觀看起來就像去了皮的那個東西。這是什麽形容詞?太損了點。俺在商場親眼看見一個白人年輕的哥們,用夾子夾起一隻活的象拔蚌——它的鼻子正往外噴水。他拿到同伴姑娘麵前,不懷好意地說:“What's this?” 女伴答道:“You know that!”這分明是騷擾人家嘛。
許多人很容易誤解為象拔蚌的一種生物,其實叫Horse clam或butter clam。二者的區別在於:象拔蚌的外殼是長條形的,而另外兩種貝類的外殼是通常clam的外殼的形狀是一樣的:半圓形。象拔蚌的鼻子很長,絕不會完全縮進殼裏,但horse clam 的鼻子幾乎完全縮進去了,僅露一段很黑的部分在外麵。至於二者味道的差別是巨大的。Horse clam 的肉質發軟,極粗糟。

7,這是Horse clam ,可不是象拔蚌。
象拔蚌的吃法是將外殼去掉,將鼻子部分用開水燙一分鍾左右,去掉外皮。那外皮就像女士的長筒襪,可有兩、三米長。用薄刀將鼻子一切為二,切成盡量薄的片。做湯和涮火鍋及saximi。味道如何?我問過我的一位白人老師他的感覺如何,他喝過象拔蚌的湯。他的回答是:“extreme delicious !”
有人將整隻的象拔蚌放入水中煮很長的時間,後來說,“怎麽象橡膠棒?”誰叫那樣吃啦?
娛樂性的挖掘,隻能在夏天的時間裏進行。且僅幾天的時間裏,在大的低潮期,象拔蚌才可能露出水麵。通常要挖一米,甚至更深才行。不要想象在堅硬的土地上挖一米深的工作量,那不太難。海底是沙質,且有水在不斷滲出。那是個很大土方量的工程。

8,挖到了嗎?

9,這工作怎樣?

10,現代沉井技術的應用並不太成功。他老兄多辛苦!
華盛頓州的Puget Sound 海灘的象拔蚌是很多的。在華盛頓州,每個許可證每天隻可挖三隻,不許把鼻子(實際是吸管)挖斷拉出,必須有外殼的身體部分在手才可。那隻是在夏天的一段時間裏,隻有幾次大的低潮,還要在周末。那個機會真是不多。
商業捕撈都是收獲在水下的象拔蚌。由潛水員在海底行走,一旦發現象拔蚌,就用一根管子插入土中,一開開關,管中由母船提供的高壓氣將土吹飛,象拔蚌就輕易到手了。法律規定:商業收獲的用具,Sports 收獲者不得用。

11,這樣品種的象拔蚌,隻有商業船才可能捕撈到。你在沙灘是沒有希望見到的。
當然,各個區每年的收獲量有嚴格的配額。每年象拔蚌的收獲在太平洋沿岸各州和BC省是一個很重要的產業。市場自然是亞洲。主要是日本和中國大陸及香港,台灣等地。一般的批發價是每磅十幾元左右。在俺這本地市場的零售價是每磅20元左右。
今天,象拔蚌在許多地方人工養殖。通常是在潮間帶用像花盆一樣的器皿來養殖。

12,在沙灘的養殖場。

13,很壯觀。

14,更多的養殖場。
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