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浪
(2008-09-08 06:49:25)
下一個
在海邊漫步。
海浪一排排地湧向沙灘。兒子赤腳在沙上亂跑。在小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好奇的,因為他沒有先入之見一類的概念。他時而走到海浪到達的最高位置,站在那兒東眺西望。不一會兒,一個更大的浪打到他的腿,他感到奇怪:“為什麽會有浪?”
我回答他說:“風吹在海麵上,引起波浪。”他仍不解:“我覺得風是總在吹,而浪卻是一個一個的?”我說:“風吹在海麵上的能,聚積需要時間,釋放也需要時間。能量的傳遞會相互幹涉,導致有波峰和波穀。所以,浪是一個一個的。”這樣的語言,孩子會懂嗎?天知道!從他迷惑不解的眼神中,我知道這比沒解釋還糟。隻好說:“反正風是一直在吹,浪是一個一個的。都這樣。”這下他似乎滿足了。可他又想起了一個問題:“那今天根本就沒有風呀!怎麽還有浪?”我說:“這個地方沒有風,別的地方有風。浪能傳很遠。”
在海邊的問答就限於此類。有一天,兒子拿出一臉盆,裝上水。用一棍子拍打水。我問他幹什麽,他說想看看如何起浪。拍打自然不行,那就用棍子攪。很顯然,攪得結果隻能引起漩渦。
我建議他用一個方形的桶作實驗。這樣用棍子攪,在邊緣出現起伏的“波浪”。攪動的越快,波浪越大。到最後,“波浪”的幅度不會再增大了。他問我如何能攪出更大的浪花,我回答他需要更大的桶和更深的水。如果水體的粘滯性變小,在同樣的情況下,那浪可大一些,但這是孩子無法理解的。我自然沒說。
麵積小、且又淺的水體隻能產生一定幅度的浪。
海麵上的海浪是典型的隨機變量。你無法事先確定特定的地點在特定的時間上的浪幅,那就是標準的隨機變量。股市上特定股票的價格也同樣是典型的隨機變量。
最糟糕的是,有人用最高浪的高度乘以水池的麵積後,就認為該水池中有那麽多的水!對股票更是這樣算的。這樣的思維方式幾乎成了報刊和網上關於股票的標準思維。比如:“股票下跌多少,多少錢蒸發了!”那樣的話幾乎就是精神病院裏常出現的夢囈。有人就這樣去認定比爾•蓋茨的錢數。比爾•蓋茨回答說:“這取決於你怎樣理解那個數字。”看來,比爾•蓋茨還是比那些人聰明。
在一定的經濟文化中,一定的技術改進步伐,股票的漲落就和水體中的波浪是一樣的。大的水體才能產生大的波浪。當然,這其中許多人隻希望這樣的浪隻漲不落。
若你告訴他們隻漲不落的現象在許多時間裏是不存在的,你能得到的最多的就是白眼。這就是人類某種“理性”的結果。
美國的金融學家伯納德•巴魯克對眾人的告誡是:“如果你放棄你所做的其他一切——像醫學院學生學習解剖學那樣,來研究整個市場的曆史和背景以及在市場進行交易的一切主要公司的股票。如果你能做到所有這一切,如果除此之外,你還有大賭徒那樣的冷靜頭腦,還有預見性很強的人所有的那種超過五官感覺之外的第六感覺,以及還有獅子那樣的勇氣,那麽,你就有影子那樣輕微的機會。” 注意:他說的是法律完善的民主社會。即使在那裏,幕後交易都時有發生。但一旦被發現,當事人鐵定要坐牢。對於那些專門靠幕後交易賺錢的社會,股市是個什麽東西,有頭腦的人都該知道。若你不能、或不想靠幕後交易,那就像一隻熊貓去和獅子搶食。
人類的每個個體都認為自己是理性無比的,但群體作用的合成是典型的隨機變量,而大自然通常相反,一堆死物,無知無識,但作用的合成是非常有條理的。例子就不舉了。讀過《生態學》就很容易發現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這是萬古不變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