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蘭細語

世事滄桑,深山幽靜。細語人生,聊發自歎。驚鴻留痕,同享諸君。
個人資料
正文

海邊所見

(2008-07-05 06:56:22) 下一個

 

 低潮時分,在沙灘漫步。柔軟的細沙在腳下發出細細的聲響。沙灘伸向遠方,海水遠在目光以外。這時我們才體會到“平地”二字的含義。

 一隻白頭雕在上空盤旋。突然,它一個俯衝下來,在臨近水麵時,前伸有力的雙爪,插向水麵,又猛地拉起。隻見一條魚在剛離水麵時滑落了。白頭雕淩空而去。

 那個地方是退潮時留下的一道小“河溝”。水很淺,不過一尺左右。我好奇地決定過去看個究竟。走近一看,水麵上漂浮著一條死魚,不是被白頭雕抓死的,而是死了多時的。

 魚有三十多cm 長,八、九cm 寬,約一磅多重。白頭雕的主要食物是魚類。覓食方式就像剛才表演的那樣。它向水中伸出利爪,一把擒獲——隻能是接近水麵的一定尺寸的魚,高速飛遠去享用。白頭雕對看準的魚,基本上是十拿九穩,為何這次對一條死魚反而失“爪”了呢?

 問題就出在這個“死”上。我仔細檢查了死魚,它身上中間部位有一道抓痕,那是白頭雕利爪留下的。說明白頭雕在猛撲下來時,抓得很有分寸。若抓的是靠近頭或尾的部位,魚在空中很容易失落。白頭雕的利爪是專門為水中抓魚而設計的。很大、鉤狀的爪前麵有三個,後麵有一個。當它伸長後,一收緊,就像鷹嘴鉗一樣夾住了魚身。當然,這爪的適用範圍有一定的尺寸限定。對太小、太大的魚身,爪是卡不住的。魚身在水中立著時,其“厚度”小;若同樣尺寸的魚死了,從魚背到腹部的尺度太寬,超出了白頭雕前、後爪伸開後的最大尺寸。所以,那就是它為何沒有抓起那條死魚。

 按照白頭雕的經驗,任何一條活魚都不可能被攻擊後,還呆在離水麵很近的同一地方,所以,它根本沒有回頭去尋找另一次攻擊的機會。

 我們現代的人類,任何知識、技能都分了類別,越來越細。當然,適當的分類是必要的,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何況我們在世上的時間很短暫,隻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去生存。但凡事都有過頭的地方,若我們對我們“專業”之外的某些知識和技能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當特殊的時候,我們需要它時,我們就和“無知”的人士處於同樣的境地。我們生存於這個地球上,有時難免會麵對我們陌生的東西,我們除了目瞪口呆外,毫無辦法。就像那隻白頭雕麵對一條死魚的困境時一樣的。

 我們對和我們自身生存密切相關的某類知識和技能適當地了解一點,不會有壞處的。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掌握這個平衡點?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你的頭腦發昏時,了解一點別的知識不會把你頭腦中的“專業”知識擠出去,或削弱了它們。通常還會有點幫助,隻是你在某一時刻才會認識到這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