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新中國曆史 看四平市變化 (3)四平攻堅

(2019-01-26 15:50:55) 下一個

從新中國曆史 看四平市變化 (3)四平攻堅

朱立平

 

1947年6月,東北民主聯軍重整旗鼓後卷土重來,在夏季攻勢作戰中連克數十城後,再次兵臨四平。

6月3日,蔣介石飛到沈陽,親筆給四平守軍司令陳明仁寫下一函,道:“四平乃東北要地,如失守則東北難保矣!斯時為吾弟成功成仁之際,望砥礪三軍,嚴行防禦。” 

陳明仁召集麾下軍官,宣誓死守四平。 

為確保攻克四平,林彪調集了第一縱隊全部、遼吉縱隊全部、六縱十七師以及東總直屬炮兵5個營,共7個師的兵力組成攻城集團,後期又將六縱十六、十八師投入戰鬥,由一縱司令員李天佑,六縱司令員洪學智先後擔任攻城部隊總指揮。

6月14日晚20時,四平城內暴雨瓢潑,攻城部隊完成了對四平城的包圍。隨著攻城部隊總指揮李天佑的一聲總攻命令,攻城部隊百餘門大炮同聲怒吼,密密麻麻的炮彈幾乎同時飛向四平城守敵的各個目標區。

蔣軍悍將陳明仁見狀感歎:"林彪的翅膀硬了,當年日本人的炮火也沒有這樣猛烈......。"

 

1、陳明仁其人其事

陳明仁是毛澤東的湖南老鄉,21歲立誌從軍,欲考軍校,被祖母阻止,斷了經濟來源,發妻回娘家把豬賣了,所得20塊大洋給陳明仁做盤纏。

陳明仁先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堂,再考入黃埔一期,後作戰勇猛,屢立戰功,成為蔣介石的嫡係悍將。宋美齡和老蔣先後給陳明仁做媒,都被陳明仁家有糟糠婉拒。後來,蔣介石發現陳明仁性格倔強,有時竟當麵頂撞,遂調離身邊,後派往東北。

1945年,毛澤東在延安了解了陳明仁指揮的回龍山戰役大破日寇之後,十分欣賞陳明仁的戰術思想和指揮藝術,稱其為“戰術傑作”。故陳明仁所部調到東北之後,毛澤東多次電告林彪,對陳明仁不可輕敵,應多研究回龍山戰役。

然而,在多種因素的促成下,正在勝利勢頭上的林彪高估了攻城部隊的能力,嚴重低估了守城部隊的人數,結果在攻城過程中吃了陳明仁的虧,最終再一次成為陳明仁的“手下敗將”,成為林彪軍事生涯中鮮見的“恥辱”。

 

2、四平攻堅始末

攻堅開始,突擊隊衝到城牆前,守敵陣地的許多射擊孔內噴射出密集的火舌,敵機瘋狂地向攻城隊伍掃射、轟炸,使得爆破組往往在傷亡十幾人後,才有一個地堡被炸毀。

  陳明仁嚴令守城官兵死守四平,如有違令者,就地槍決。在督戰隊的嚴密監督下,國民黨守軍憑借著堅固的工事,先進的武器裝備,在飛機、坦克、大炮的有力配合下,拚死抵抗。

  在巷戰的爭奪中,由於東北民主聯軍是初次進行城市攻堅作戰,缺乏攻堅經驗。四平城內有許多大紅樓、大白樓。這些樓都是守軍各級指揮部的火力點,民主聯軍在奪取這些樓房時,因為並不了解樓房的堅固程度,爆破組在曆經彈雨到達樓下實施爆破時,因對炸藥用量還把握不準,爆破後往往隻能炸出個小洞,一座樓房常常需要多次反複爆破才能成功。一批批的爆破人員和突擊隊員倒在了樓前。

  但盡管民主聯軍傷亡重大,可他們仍在以頑強的意誌猛打猛攻。當時,國民黨中央社報道稱“共軍以數十人一隊之數百衝鋒隊,用波浪攻勢,前仆後繼”,在與守敵逐街逐屋地爭奪中,地麵上,兩軍犬牙交錯地拚死廝殺。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樓房、甚至每一堵廢墟雙方都要進行反複爭奪。由於民主聯軍在戰前得知,守敵兵力不過兩萬,實則三萬五左右,加大了這次攻城的負擔,使這場戰鬥打得異常慘烈,從戰前預計的速戰速決拖成了久攻不下。

為了減少傷亡、盡快突破守敵的防線,攻城指戰員們調整戰術,采用“三三製”的打法,就是每個步兵班編成三個戰鬥組,每組三四個人,列成三角隊形向前衝鋒。

但是,守軍為了守住四平,也在采取各種辦法來阻止攻城部隊的猛烈攻擊。當時本來夜短晝長,不利於攻城部隊趁夜強攻。在夜戰中,守敵將盛滿柴油的鐵桶拉開一定的距離埋入地下,再用紗布做成燈撚兒,夜晚將其點燃。天空中,照明彈禮花似的漫天飛舞,將整個四平城照得如同白晝,造成民主聯軍即使在夜間進攻,也十分艱難。每一次衝鋒過後,陣地上都會留下兩軍士兵橫躺豎臥的屍體。四平城的大街小巷,到處流淌著雨水與血水混濁一體的紅色河流。

從6月15日開始,攻城部隊與守軍進行巷戰。守軍每被逐出一個街區,就立刻縱火燒毀街區內所有的民房,不給攻城部隊做屏障。

6月16日,攻城部隊占領了四平市區中山公園內國民黨軍的榴彈炮陣地,守軍兩名營長一被擊斃,一被俘虜,被殲400餘人。這時,攻城部隊已將陳明仁71軍指揮部團團圍住,前哨陣地距離陳明仁的核心工事隻有500米之遙。 

6月20日,攻城的6縱17師對國民黨軍第71軍軍部發起總攻,陳明仁下令用吉普車堵死房門,用糧食袋當沙袋壘作工事,同時嚴令手持衝鋒槍的督戰隊,凡有後退者掃射打死勿論。自己則坐在核心的地下室裏,神情木然,濃眉下的一雙眼睛布滿血絲。 

傍晚時分,攻城隊伍近在遲遲,陳明仁被衛士們半推半架著離開了軍部,轉移到路東的預備指揮所,留下他的親弟弟——特務團長陳明信堅守。 

從周圍地堡裏傳出的喊殺聲、爆炸聲越來越迫近,陳明信抓起電話,打給陳明仁,要求撤退。 陳明仁沉吟片刻,咬牙沒有同意。

20分鍾後,陳明仁的第71軍軍部被攻陷,陳明信被俘虜,守敵大部被殲,四平城已經解放了四分之三。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特發電報嘉獎:“17師作戰甚好,甚慰。” 

陳明仁已經顧不上兄弟的死活和他自己的死活了,把殘餘部隊收縮到道東繼續頑抗,憑屋死守,死不交槍。四平城內到處是槍炮聲,到處是白刃肉搏的場麵,兩軍的屍體堆滿了街巷。71軍的直屬隊打光了,陳明仁把身邊的衛隊都派了上去,孤注一擲。自己也頭戴鋼盔,手持衝鋒槍,在後麵督戰,最後電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國,壯誌成仁”,並將一支二號勃郎寧手槍頂上了子彈,裝在衣兜裏,準備隨時自戕。

6月30日,攻堅戰已近尾聲,陳明仁困獸猶鬥,四平前線的槍炮聲反而稀疏下來,慢慢地,陣地恢複了平靜——出乎陳明仁意料的事發生了,東北民主聯軍竟然撤圍而去! 

因為陳明仁拚死抵抗,國民黨另外兩支增援四平的生力軍(鄭洞國的53軍和孫立人的新一軍)已經與攻城部隊打援的接上了火,林彪擔心拿不下四平,使攻城部隊陷於腹背受敵的危險局麵,遂下令撤圍。 

此役,陳明仁的守軍傷亡約17000人,林彪的攻城部隊亦損失13000餘人,但堅持到最後5分鍾的,是陳明仁,而非林彪。 

陳明仁的兒子本來也是守軍的一份子,眼見殺來殺去,死的都是中國人,心生倦意,一年前便離開父親,就讀金陵大學去了,不然定是凶多吉少。

陳明仁得勝“回朝領受封賞”後不久,被四平市長劉翰東(屬陳誠的保定係)借陳誠蒞臨之機奏了一本,誣陷陳明仁在守城期間不顧他死活,更嚴重的是默許部下和饑民哄搶美援糧食,搞到美國顧問震怒,懼怕美國人的蔣介石馬上下令拘押了陳明仁,後經人多方勸阻,才將陳明仁撤職賦閑了。

當國共之爭臨近一邊倒之勢,陳明仁在湖南掌軍,他的老師李明灝為說服陳明仁起義做了很多工作。陳明仁先是表示堅決參加通電起義,頻頻與四野的和談代表團會談,就起義中許多具體問題達成了協議。

離通電起義隻有三天時,陳明仁的稽查處長毛健均因民憤極大而被抓獲,李明灝決定交給中共處理。陳明仁得知消息後,暴跳如雷地拍桌打椅逼著李明灝放人,如果不放,就要撕毀全部的起義協議。不管李明灝怎麽解釋,陳明仁根本不聽,搞得李明灝極為難堪,整個代表團都束手無策。

為了按毛主席讚同的起義部署行動,李明灝親自把毛健均交給了陳明仁,但陳明仁沒有半點感謝之意,反而當眾宣布暫不考慮起義。

李明灝急得茶飯不思,反複對陳明仁曉以厲害:“我可以不怪你學生犯老師,但做人要有人格,何況你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級將領,說話不能出爾反爾,不能把你的幾十萬官兵的生命當兒戲,更不能把你自己的前途當兒戲。我老實告訴你,毛澤東派我來與你談判,絕不是打不贏你,而是為了3,000萬家鄉父老鄉親們免遭戰火塗炭,也是為了你自己和你的幾十萬兄弟們的前途與生命著想。現在解放軍已用多於你幾倍的兵力三麵包圍了你,你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光明,否則就是自取滅亡,並落得千古罵名遺臭萬年。你要好好想一想……”

還好,陳明仁終於被打動了,與程潛率領38名國民黨的高級將領聯名發出起義通電:正式宣布自日起脫離國民黨政府,加入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率部迎接人民解放軍進城。

程潛和陳明仁的起義,使毛澤東的家鄉免遭戰火塗炭。毛澤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和朱總司令在回複程潛和陳明仁的電報中說:“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 

起義部隊開拔到瀏陽集中改編,一切補給則由解放軍後勤部負責。在瀏陽開始整編部隊時,所用的關防名為:“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司令部。”既有“國民黨”,又有“人民解放軍”等字樣,番號印在符號和帽徽上,這是毛澤東親自批準表示可以暫時使用,這在解放戰爭中是沒有先例的。 

1949年12月1日,第四野戰軍副政委陶鑄宣布,起義部隊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隸屬第四野戰軍,任命陳明仁為司令員,唐天際為政委。

陳明仁指揮的6個軍,軍長一級人選大部分是黃埔一期的,下屬也並不是陳的基本部隊。起義後,不少部屬率部叛逃,令陳明仁非常鬱悶。 

毛澤東安慰他:“你的義舉意義重大,功勞不小。即使你一個人起義,也是成功之舉!” 

國民黨元老李宗仁聽說程潛和陳明仁在長沙通電起義,歎息道:“可惜一個黨國元老,一個國軍名將,被老蔣逼得走投無路,真是樹未倒,猢猻就散了。”

起義後,陳明仁受邀進京,第一次和毛澤東見麵。

在毛澤東麵前,陳明仁顯得有些拘謹,毛澤東對陳明仁說:“後天,也就是21日,我們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就要開幕了,各方麵的人物都有,唯獨還缺少蔣介石的嫡係將領,你來了,代表性就都全了。”

陳明仁聞言內心五味雜陳,既對毛主席的真誠和信任十分感激,又深感自己在四平之戰中罪孽深重,還慚愧自己在起義前曾猶豫不決,顧慮重重,拖延了時間。

幾天後,毛澤東特意在家單獨宴請陳明仁,問:“你今後打算幹什麽?從政還是從軍?”陳明仁回答:“我是個軍人,還想在軍事上為國家盡力。”

毛主席說:“從今以後,解放軍有飯吃,你也有飯吃;解放軍有衣穿,你也有衣穿。一視同仁,絕不會有半點虧待你的。”

朱德請陳明仁赴宴,見席上都是西餐,還曾親自下廚給陳明仁炒了一盤川菜。結果,陳明仁被共產黨領袖感動得五體投地。  

1957年的“反右”鬥爭開始,心直口快的陳明仁對軍隊建設提了一些意見。有人反映到林彪的老部下黃永勝那裏,黃永勝抓住陳明仁的一些隻言片語,向毛澤東告狀,想扳倒陳明仁。誰想毛澤東非但不責怪陳明仁,反而維護陳明仁,他批示:“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責任製的領導製度,並不切合起義部隊。因為起義軍官如非黨員,既享受不了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又怎能體現出民主集中製的優越性?故須另立軍政委員會,以起義將領為主任委員,方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更讓人想不到得是,陳明仁根本不領毛澤東的情,不同意成立軍政委員會,說:“我在北京提的意見,是我的肺腑之言,我喜歡直來直去,我陳明仁決不爭什麽權,要什麽官,黨和政府對我已經很優厚了。”

文華期間,陳明仁已經因病申請離職頤養天年,受毛澤東力保,周總理嚴令陳明仁的老部隊(解放軍55軍)派3個連保護陳明仁一家,如有閃失,軍法追究。

1972年夏天,陳明仁突然身患不治之症,湖南軍區先送他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總醫院診斷治療。周恩來此時也重病在身,但他還親自過問陳明仁的醫療方案,逐字逐句批閱,並指示一定要盡一切努力挽救陳明仁的生命,但陳明仁最終於1974年5月21日黃昏在北京病逝,享年71歲。


3、四平解放

1948年3月12日上午8時,由民主聯軍改稱的東北人民解放軍重整旗鼓,再次猛攻四平,東北人民解放軍一、三、七3個縱隊和獨二師、總部炮團,在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政委萬毅統一指揮下,向國民黨守軍發起全麵總攻,經過突破、巷戰、攻克核心工事,共23小時激戰,於13日晨7時勝利結束戰鬥,收複四平。

國共兩軍一共四戰四平,血戰之慘烈,一戰甚過一戰,一度有"東方馬德裏"之名。所以,當年人們都說“四平四平,四回才平“。

四戰四平期間,無數革命英烈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四平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1947年6月23日,在四平攻堅戰中,曾任四平市衛戍司令部司令員的東北民主聯軍西滿縱隊獨立一師師長馬仁興在四平前線指揮戰鬥時中流彈光榮殉職。

3月16日,中共中央發來電報,祝賀東北人民解放軍收複四平的偉大勝利。同日,新華社東北總分社發表《四平市永遠是人民的》文章。文章在回顧《四平保衛戰》和《四平攻堅戰》的戰鬥經過後說:四平回到人民手中,東北人民解放軍可以更好地進行戰略聯係、貫通,進行大規模作戰,使孤懸在沈、長兩處的國民黨軍隊處於首尾不相顧的絕境,必遭我軍幹淨殲滅無疑了。

1948年3月25日,四平市2萬群眾舉行集會,熱烈慶祝四平解放。

1948年4月中旬,經中共遼吉省委批準,中共四平市委正式成立。張學文任市委書記。

1948年4月18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人民解放軍司令部、政治部聯合頒發命令,決定在四平建立革命烈士紀念塔,將四平市中央公園命名為烈士公園,將四平共榮大街命名為仁興大街,並對四平作戰烈士舉行人民的公葬,以紀念和表彰烈士功勳,鼓勵解放軍英勇殺敵和參軍支前。

1948年5月26日,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政府舉行萬餘名市民參加的仁興路命名典禮。中共四平市委書記、市長王學文作報告。遼北省政府主席閻寶航到會作重要講話說:仁興路是全國人民解放的路,馬仁興師長永遠活在四平市和遼北省人民心中。會後,與會人員沿著仁興路舉行盛大遊行。黑色挽幛寫著:"仁成取義,興我中華!"

1949年6月,經東北局批準,四平市政府更名為四平市人民政府。

1949年9月23日晚,四平市人民政府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舉行盛大群眾聯歡晚會,2萬多市民分別在6個露天會場參加聯歡活動。

10月1日,四平市各界人民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市機關、團體、工廠、學校、駐軍放假三天。

1950年5月7日,四平市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在中央廣場(現烈士塔廣場)舉行四平解放烈士紀念塔動工修建典禮,到1953年6月30日竣工。塔東麵刻林彪提詞:"為解放人民而奮鬥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塔南麵刻高崗提詞:"日月同光,山河並壽,人民戰士永垂不朽";北麵刻林楓提詞;"中華人民優秀的兒女萬古千秋";西麵刻陶鑄提詞:"成仁有誌花應碧,殺敵留紅土亦香"。烈士紀念塔正麵牌樓刻原遼北省主席閻寶航手書提詞,橫條:"四平烈士紀念塔",兩側:"革命業績垂千古,烈士光輝照山河"。1954年,高崗提詞被抹掉,文化大革命期間,其餘三麵提詞陸續被抹掉,刻上毛主席手書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牌樓兩側提詞改為毛主席的詞句"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