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
2022 (9)
2023 (2)
“李市場”,可以休矣
據說,習李眼下勢同水火,我相信,遲早都是肯定的。
曆史總是重複自己。
今天,習近平與李克強的關係,就是文革前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關係的翻版,兩人的根本不同是引領中國走什麽道路的問題。
李克強,書呆子一枚,食洋不化,抱殘守缺,迷信西方“市場決定論”那一套,為政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市場為本,仿佛市場魔法無邊一樣。
習近平,既是現實主義者,又是理想主義者,為政的大目標是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而非當今種種現實利益集團的局部利益。
別拿說好的“習李體製”說事兒,在中國社會,曆史上從來就不可能存在最高領導的“雙元首製”。在習近平“大權在握”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習近平沒有“大權在握”的能力,他就不適合坐在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上,既然習近平已經“大權在握”,李克強最好看看劉少奇的仕途發展軌跡,看看劉少奇在文革中“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史料,別為一己官位之私,別再為個別利益集團繼續甘當“馬前卒”了。
市場,不僅不是萬能的,而且是有嚴重弊端的。尤其是在新中國,市場雖有長期存在的必要性,但從政府的角度,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角度,計劃必須“挺”在市場中間,作為“市場經濟大廈”的頂梁柱,作為確保中國社會發展“航船”的定海神針。
李克強,動不動就拿市場說事兒,市場出事兒就顧左右而言它,繼續圍繞市場忽悠,完全就是不作為、亂作為的“官僚群體”的生動代表。
如果習近平真的高風亮節,把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主動讓出來,提名李克強來幹,就衝李克強為政履曆中的那些“能耐”,中國不過是一個叫做大市場的砧板而已,國內外資本為刀,中國人民為魚肉。
識時務者為俊傑,望李克強好自為之。
市場是戰場,是富人借以盤剝窮人的地場。
市場就是每個人發揮
包子覺得他是神
輕鬆一刻,玩笑耳。
壞事都是總理?
您看李克強的“能耐”在哪兒?
他一門心思靠市場,所以,叫他"李市場“。
不規範好市場的主體方麵的問題,市場必將是亂墳場。
當今中國發展的症結問題是:道路的方向性有誤,然後才是一連串的具體問題。
看看習在其他方麵的成績單,除了他力挺王岐山的反腐,其他一切方方麵麵,如文宣和外交,都不好看。 看看習的路線完全就不對,即使他獨攬經濟大權,能勝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