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靈機一動 正解“食色”

(2016-03-10 16:35:32) 下一個

靈機一動  正解“食色”

孔子在《禮記》裏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網上有的解釋是:凡是人的生命,不離開兩件大事:飲食、男女。

在《孟子》中,告子與孟子辯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對“食色”、“男女”等,網上解釋得五花八門,有些直奔臍下三寸。

我知道中國古人之無比睿智,更佩服得五體投地,總覺得古人之雲,絕不會淺薄如今人之亂解,但一直沒悟出問題出自哪裏,直到無意中看見一句英文:People are what they eat。

媽呀!他山之石,真可以攻玉。人們,就是人們之所吃!這句話,既沒有與“色與欲”沾邊兒,又道出了與中國古人“飲食男女”和“食色”等相襯的深意,令我頓時明白了睿智先人所言之宏意。

在“食色,性也”中,食與色,不是並列的,食是動詞,色是副助詞,性是人性,可以解釋為:飲食色彩斑斕,就是大千人性啊。

接著的“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說的是大千人性的“內存”與人性的“外顯”。

同理,“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正解應該是:在飲食男女中間,人的欲望是大量存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