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波士頓的“窮人區”和“富人區”

(2015-08-20 20:44:02) 下一個

波士頓的“窮人區”和“富人區”

從小就聽說美國有“貧民窟”,長大又學政治經濟學,所以,91年剛到波士頓就打聽好了波士頓”窮人區“的大概位置,借輛自行車騎去實地”參訪“。

蹬車到Roxbury Crossing附近的一處街區,隻見四周狼藉一片,好幾處過了火的樓房,或者沒有窗戶,或者窗戶上釘著木板,街上的黑人們,有些光膀子,穿衣服的也是”衣衫不整“,最讓人驚懼的是那些黑人兄弟們的”寒冷“目光。

隔天又蹬車去“富人區”布魯克蘭和牛頓“觀光”,小洋樓、大洋樓,花紅柳綠,美不勝收,隻是看到Longwood ave 和Riverway 交口那幾處別墅,沒門沒窗地荒廢著,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在波士頓待久了,尤其是經常四處送外賣,有機會對波士頓的“貧民區”和“富人區”有了大把切身體會,在此簡提一二。

95年母親節,我開的外賣餐館在查爾斯城開張,當天晚上到一處”窮人區“送外賣,正鎖車門的功夫,手上托的餐包”不翼而飛“,扭頭一看,仨白人少年拎著餐包狂奔而去。

不久,餐館一個送外賣的小夥兒,到另一處”窮人區“送餐時,被預先埋伏好的黑人兄弟一棍子打倒,洗劫一空。他還算知趣,沒做任何反抗。小夥兒的同學在同城另一家中餐館送外賣,送餐時被不僅餐包和錢被搶,而且被打斷四條肋骨,外加“滿臉花”。

後來,看到Ben主演的一部搶銀行的電影,方知查爾斯城是全美“產出”搶銀行劫匪比率最高的地方。

最初莫明其妙,為什麽僅僅一街之隔,這邊是豪宅遍布、安全無虞的”富人區“,那邊是令人”敬而遠之“的”窮人區“?為什麽美國的”富人“與”窮人“可以”雞犬相聞”且相安無事?

見多了發現,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兒。在美國這疙瘩,富人有富人的享樂,窮人有窮人的快活,惟有中產階級是”上養富、下養窮“的”無怨無悔”的社會老黃牛兼社會穩定器。美國建國的架構及其門道,決定了美國社會注定一直走這條路子,套用習總的話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他們自己的奮鬥目標”。當然,如果整個國家對外千方百計”摟N票”成功,則大河有水小河滿,窮富的日子都好過。

”政府房“是遍布波士頓市各地的”平價“住宅區。在餐館業工作久了會發現,很多中國老華僑和新華僑也是”政府房“(需達到一定的貧困線方有資格申請入住)的主要居住群體。有一個女服務生家住”政府房“,她女兒嫌丟人,放學要繞行一段,”擺脫“同學後才回家裏。

出於公平原因的政府規定,實際上,即便寸土寸金的“富人區”也存在很多”政府房”或“平價出租公寓”。例如,在波士頓曆史的起點地培根山也有幾處“政府房”。在Joy街60號3樓,有一位殘疾老客戶,每次都要送餐到房間裏。還沒到門前,那股騷臭味兒已經撲麵而來。進門後,騷臭味兒真讓人難以呼吸。後來,有一次去劍橋的劍橋街的一家醫院送餐,發現該老客戶躺在病房裏,瘦骨嶙峋,肚子上纏著紗布,看著著實令人同情。

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在人生態度和生活素養上有很多差別。

每當我開車駛過“窮人區”的街道,除了看街區的破與爛,也注意到“窮人區”與“富人區”最顯著的不同。其一,“窮人區”肯定隔三差五有炸雞店等多樣快餐,原因肉眼滿街可見;其二,“窮人區”肯定有“支票變現店”,拿到支票,急等花錢,付費也行;其三,“窮人區”周邊加油站的油價經常高得異常,最典型的就是Mass ave 和 Tremont st 交叉口的加油站,油價永遠比均價“昂貴”出5毛1加侖,現在87號汽油超過3美元1加侖。但是,在較大範圍“貧民區”正中的加油站,油價是真便宜,典型的是washington st 和 william st 交叉口附近的老舊加油站,87號汽油2.34 美元1加侖。

談到波士頓金融區送外賣,則是另一番景象。

白天,往高樓裏送餐需乘”服務電梯“,大多”服務電梯“裏麵坐著一位操作電梯的”司機“。

有一天中午,跟一位同電梯裏送花的老外聊天。老外說:”曼哈頓的‘服務電梯’司機有自己的工會,所以,中午12點到1點之間是‘司機們’法定餐期,送餐免談。“

由於走“服務電梯”的三教九流,各行都有,聽聽看看,樂得其所。

傍晚送餐時,大樓裏“人煙稀少“,”服務電梯“裏擠滿了操”嘰裏呱啦“西班牙語的打掃衛生的”老墨“等人種,衝鋒陷陣般地分別向各個層樓湧去。

多年前,在“富人區“,尤其是城裏的高價公寓樓,很難中國人的身影。

如今,中國世紀到來了!

現在,即便在波士頓最豪華的公寓樓裏,中國人也”川流不息“。前些天,送外賣到一處落成不久的豪華公寓,給一個沒有留下單元號碼的姓Xu的小朋友送餐。前台幫忙查看後,說是1205單元。我上去一看,門開處,一個南方小媽狐疑地應門,說她兒子不可能叫外送,因為她正在給兒子做飯菜。我回到前台,給點餐的xu姓小朋友直接打電話,這才圓滿完成任務。Xu並非什麽大姓,在波士頓一個高級公寓竟至少有兩位姓Xu,同胞之多可見一斑。

有一次,送餐時與住傳統“豪樓“的一個老客戶Mr Marcy 聊天。看他總嚐試不同的家常菜點,隨口道:”You like real Chinese food.”那老先生酸不溜丟地答:“啊哈。現在這樓裏有很多real Chinese了。”

顯然,鄧總設計師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已經開花結果了,習總帶領人民“先富帶眾富”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在美國20多年,越來越感覺,中國像不斷提速的列車,美國仿佛是列車窗外遠方的景物,很美,但越來越遠向天邊。

眼瞅著美國衰落,真的很同情美國民眾,包括美國富人。為什麽呢?因為美國人的生活普遍沒有社會意義,人的生活更多地體現為狹隘的生物性,而非深厚的社會性。“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問題是上帝在哪裏?上帝解決過哪些具體社會問題?上帝有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能力?

當年毛主席說“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們大都”嗤之以鼻“,現在看來,毛主席看問題的深廣度真乃舉世無雙!毛主席類似的高見、遠見、預見還有:“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中國人民有誌氣、有能力,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中國應該對世界做出更大貢獻”,等等。毛主席說話的強大底氣在於:毛主席看人、做事、平天下,角度是人全麵發展與否,標準是全社會公正與否,目的是全人類進步與否。

習總最近講:人,必須是全麵發展的人。這無疑抓住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本質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