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孝子

(2008-05-17 16:24:25) 下一個

                                                    孝子

 

  Miko是隨媽媽在美國長大的ABC,他五歲開始在媽媽開的外賣店裏剝豆子剝蒜,八歲幫媽媽看起了油鍋。一天媽媽出去送餐了,來了一位客人要炸雞翅和春卷,小Miko炸好包好,結果客人不要,以為小孩在店裏拿雞翅和春卷在玩耍,Miko說我不是在玩,是在工作,媽媽送餐去了,客人明白了,付了雙份錢。Miko紐約大學生物係優等生畢業後,現在又讀起了醫學院,離做醫生隻有幾步之遙了。

                                                                                                                                                                                                                               一天,媽媽看著漸漸長大的Miko,問Miko英語中有沒有孝順這個詞,快做醫生的Miko仔細思索了一會兒,肯定地回答沒有。此時的老板娘心裏十分明白,Miko已是一個難得的好孩子,他的成功很快就要成為家族的驕傲,他心中沒有孝順的概念,其他的美國孩子就更不用說了。為此我問過老板娘:你將來老了怎麽辦?,老板娘回答說:把錢看緊點兒,老了進老人院,我兒子說了英文中沒有孝順這個詞。我隨口說出 I love you.Take care,可又一想,這時的英文隻有愛和關懷的意思,而沒有中文贍養和養老送終的意思。英文中到底有沒有與孝順完全對應的詞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反複查考各種辭典和百科全書,還真找到了與孝順完全對應的詞--- Filial Piety。可學了幾十年英文的我從來沒有見過Filial Piety,要把它翻成中文在中國可是家喻戶曉啊。又一想我不知道難道美國人也不知道嗎?我把Filial Piety寫成大字問過路的美國人,一二三···連問了十人都說不認識,接著問過路的Yale博士和教授,他們說認識,早已成了希臘詞根的死詞,日常生活中從來不用,我還特意提示家庭生活中用不用,都說根本不用,但誰也說不出Filial Piety的確切含義。倒是兩個中學老師一下就明白了我的問意:現在的美國孩子比當年代溝孩子還要Fuck up,你要跟學生說Filial Piety,不但沒人聽,可能還笑呢。

 

  與ABC相比,大陸長大的孩子絕大多數都知道孝順的含義,有的還根深蒂固。在他們長大快要成才時候,往往要感謝母親的撫育,而沒有看成是母親的投資,他們沐浴在母愛中,更多的是想到將來的責任和敬孝。贏贏來美國後常常思念國內的媽媽,他記著媽媽的生日精心準備了一張賀卡,為了寫好賀詞,他先把英文原詞仔細翻譯了一遍:媽媽:家,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她代表著溫馨的愛,周圍的世界在變,而我們之間的愛沒有變。接著他寫道:媽媽:很久沒有送給你生日禮物了,記得最近的一次是在小學六年級,回想十九年來你對我的關愛,我感到自己很不孝順。我在美國一定會加倍努力,用好的成績來報答您。贏贏一遍遍寫一遍遍改直到清晨,我早上醒來發現贏贏一晚沒睡幹什麽呢,看到桌上的稿紙我才明白。後來我一直琢磨,為什麽要寫兒子不孝順呢,可能是受父母在,不遠遊的影響。

 

  如果說是中國儒家的核心,養兒防老是中國千年的古訓,那麽應該是美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了。美國人雖不懂孝,但都懂得愛,I love youTake care就像可口可樂一樣每天滿嘴都是。為此,我專門查考了《聖經》,Love在英文《聖經》中出現了496次,在中文《聖經》中更多,共827次;Filial Piety在英文《聖經》中沒有出現,孝順在中文《聖經》中也沒有出現。字在中文《聖經》中倒出現了23次,可能在翻譯過程中把Honor parents(尊敬父母)翻成孝敬父母添油加醋翻過了頭。如果懂愛的美國人,再稍微加上一點點兒孝,那可真的要受到人們的尊敬了。


  前幾年一個迫不得已的機會,我在大妹妹的幫助下,在康州New Haven老年公寓住過一年。美國老人院大致分三種:一種是能動會蹦的,最低進住年齡55歲,一種是需要護理的,還有一種是臨終關懷的,我住的是第一種。這裏生活條件很好,房租要便宜一大半。由於是非法居住,我盡量不暴露自己,每天早出晚歸,從不與人搭訕,甚至連電梯也不乘。沒有人想到我會住在這裏,甚至鄰居也問我來找誰?但我一直裝著聽不懂,笑一聲就過去了。

 

  時間久了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談論,尤其是這裏的工作人員。很多次我隻要碰上工作人員,他們總是以異樣的眼神看著我,稀奇地看著我手中的藥盒和飯盒,而且目送我很遠。我想糟了,身份肯定是暴露了,這裏住不久了。一天一位工作人員竟當道攔住我,說:Excuse me, you are good son of your mother.我愣住了,裝著聽不懂,撒腿就跑。過了半晌我才悟出味兒來,大笑了起來,原來他們把我當孝子了,每天來照顧母親,給母親送藥送飯。

   

  New Haven有一家台灣大陳人開的中國餐館叫嘉福樓,生意不錯,已經換了四代老板了。有一位Waiter在那裏幹了七年,除了交房租外,掙的錢全部送給了Kicino大賭場。一天,老父從台灣來看他,問能否帶老父去賭場看看,他說這好辦,打個電話,賭場就會來車接。果然,電話後不久,一輛超級豪華Limousine就停在老父麵前。頓時,這位父親全明白了:這些年,兒啊,你在給賭場當孝子呀!

 

  再過一段時間,中國人把更多的美金卷回大陸,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時候,贍養父母也會像美國一樣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反正食物吃不掉要壞掉,藥賣不掉要失效,錢花不掉要長蟲,醫院的床位不能總空著,多餘勞動力成為護理大軍。正如雪萊所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一天不會太遠,搞不好我還見得到。到那時中國人對孝子會有新的概念:一是看他能不能與父母作長期親朋式的交流,而不是無話可說;二是在老人的最後幾天,親手幫父母擦個澡,擦個大便,而不要護工代勞,趴到父母的耳邊輕輕叫聲:爸爸,媽媽,再說一聲:謝謝拉。不要多,一次就夠了。

 

 

                                          09/14/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