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林妙可和楊沛宜唱歌的事情還是應該客觀一點
我們看問題還是應該客觀一點。大家對兩個女孩子,林妙可和楊沛宜唱歌的事情最好不要感情用事。
這樣的規模在中國曆史上是第一次,無論怎麽說誰也不能完全保證能夠現場正常發揮,成人也是一樣,就不要說小孩子啦。由於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第一次,誰也沒有經驗鑒別一個人是否有在這個場合能夠現場正常發揮的心理素質。
人們可以說不信十幾億人裏找不到合適的人。但是找到合適的人並不是問題,其實問題是你找到了也無法知道你是否找到了,因為你不知道如何鑒別一個人是否有在這個場合能夠現場正常發揮的心理素質。
其實我們隻需要考慮三種做法,一種是一個孩子現場唱。很明顯,這是最好的,也是最難保證效果的。
第二種做法是,一個孩子表演唱,但是放她自己的錄音。這是很多歌星都幹過的事情,特別是西方歌星都幹過,因此是最安全的選擇。至少在被人們罵的時候可以有先例可以當借口。特別是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唱歌即便是有差別也是不大的,而且人們也是不會挑剔孩子的歌唱水平的。所以,第二種做法是最安全的。
第三種做法是事實上發生了的,一個孩子在台前表演唱,但是放的是另一個孩子錄音。第三種做法要招罵這一點是客觀事實,無論你認為人家是狗屎也好還是你認為人家是無恥也罷都應該能夠看到這個事實。人家幹這行的專業人士不會不知道。
我想大家應該相信,人家導演和參與的專業人士們是考慮了各種可能的做法的和是知道用第三種做法是一種招罵的事情的。但是導演為什麽要幹這種招罵的事情呢?
無疑的,第一種做法雖然最好、最風光和最無懈可擊的,但是又是出問題的可能性最大的。
第二種做法是最安全的。這一點,我想認為人家是狗屎或者認為人家是無恥的人們也是應該同意的。
那麽,導演為什麽用了第三種做法幹這種招罵的事情呢?
我猜用第三種做法還是有好處的。
認為人家是狗屎或者認為人家是無恥的人們能不能想出用第三種做法有什麽好處呢?
如果沒有好處的話,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呢?難道導演和眾多的藝術家們就隻是為了冒險而冒險嗎?為了找罵而找罵嗎?
我自己能想象到的唯一的好處就是兩個女孩子都可以機會有一份參與和一份貢獻,而不是隻有一個女孩子有這個機會。
當然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家聽到的是導演們認為比較好的歌唱。
有人居然還認為在後台唱歌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可是人們也不想一想,在這兩個女孩子可能的將來的歌唱藝術生涯中,究竟這次經曆是對在台前表演唱歌的女孩子更有利呢?還是對在後台唱歌的女孩子更有利呢?音樂出版商會是更關心“表演唱歌”呢?還是“唱歌”呢?
我前麵說了,由於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第一次,誰也沒有經驗鑒別一個人是否有在這個場合能夠現場正常發揮的心理素質。事實證明台前的林妙可的心理素質是過了關的。
當然啦,林妙可確實是出頭露麵啦。但是,真正的歌唱才能的表現機會則是楊沛宜的。實利在那裏難道不是明擺著的嗎?對於這個事實難道還有問題嗎?
最後說一句,還有人喜歡拿“中央政治局的領導”說事兒。這些人不知道即便是拍電影還有製片人哪,製片人對導演也是有領導權力和責任的。對於這次北京奧運會來說,中國政府就是製片人,所以“中央政治局的領導”對導演們是有領導權力和責任的。至於“製片人”領導的是否正確呢?因為這是一個藝術產品,也就隻能是眾口難調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
所以啊,還是客觀一點比較好!評判別人和罵人倒是不用動腦子的。但是討論政治或評判別人是需要智力滴,缺乏智力隻能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