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度人

結交海內外的針灸誌士,探討針灸醫理,交流治病心得,回答患者疑難,共同發展針灸中醫
正文

臨床治病感悟(從治療咳嗽想到的)

(2009-11-29 20:00:49) 下一個

臨床治病感悟(從治療咳嗽想到的)

黃文川博士

上星期在報紙上寫了一篇《中醫治療頑固性咳嗽的體會》一文,發表後,幾例“咳嗽”患者來我診所看病治療,我把“咳嗽”打引號,意思是這些患者其實患的不是真正的咳嗽,不是咳嗽,而一直按咳嗽治療,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們的治療效果了。我現在就講給大家聽,看看我的“臨床治病感悟”是不是這麽回事。

小李,二十多歲,患“咳嗽”半年多。今年二月,他感冒的很厲害,咳嗽、發熱,去看醫生,服藥後感冒好轉,而咳嗽不見減輕,服用一些咳嗽藥,再配合中藥治療,一個月後咳嗽基本停止。但是近半年患者在早晨起床後,要不停地“咳嗽”幾聲,吐出一些“痰”,會覺得嗓子舒服點,不然就覺得嗓子裏有什麽東西,癢癢的,有時說話多或者吃一些刺激的食物也會讓他咳嗽一陣子。曾去看醫生,醫生給予抗生素治療,早晨起床後“咳嗽”不見好轉,最後給他一瓶噴霧劑,他看上麵的說明書,是治療哮喘病的,嚇的他沒有敢用。再見醫生,仍建議他使用噴霧劑來治療他的“咳嗽”,用了幾次也不見好轉。 X 光拍片正常,如果咳嗽仍不停止,醫生建議他去見專家,再做肺部 CT 。他不想長時間等待,因此朋友介紹他來我的診所用中醫治療他的“咳嗽”。

咳嗽是聲門緊閉,憋氣後,聲門突然打開,氣流從肺和氣管噴出,然後把痰或氣道中的異物排除,它是人體的一個保護反應。一般來說,咳嗽是肺部和氣管的毛病,如肺炎、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癌等。臨床上我們常見的一個症狀“清嗓子”不被大家注意,它容易與咳嗽混淆。清嗓子也是緊閉聲門,氣流從聲門突然噴出,清除咽喉部的異物。清嗓子一般是咽喉部的毛病,如咽喉炎。與咳嗽比較,清嗓子的動作較輕,聲音較低。清嗓子的動作變大,部位變深,也就是咳嗽了,因此患者很難區分是咳嗽還是清嗓子。對於這個病例,起初患者一定是咳嗽,因感冒咳嗽、吐痰,但感冒咳嗽停止後,患者早晨起床後的“咳嗽”就不是真正的咳嗽了,它就是我說的清嗓子。患者早晨起床後,感到嗓子裏癢,有異物,清嗓子後感到舒服。清嗓子而清出來的東西患者認為是痰,其實就是咽喉部的分泌物。在白天,人們在清醒狀況下,不自覺地把這種分泌物咽下或排除,但睡眠後,這些分泌物停留在咽喉部,早晨起床後清嗓子而排除。我檢查患者咽部時,發現他的咽部紅,咽後壁有濾泡,說明患者有慢性咽炎。患者有慢性咽炎,咽喉部有異物感,有時感到咽部發癢,因此早期起床後的清嗓子就很好理解了,說話和食物刺激也會使症狀加重。看診後,聽了我的解釋,患者心裏亮堂了,再不為他的“咳嗽”擔心了。我給他幾付“解毒利咽”的中藥,服用後他所謂的“咳嗽”消失了。

患者分不清咳嗽和清嗓子,看病時告訴醫生咳嗽,醫生不詳細詢問症狀的來龍去脈,而按咳嗽診斷與治療,到最後要見呼吸疾病的專家,要做 CT ,以排除肺癌。簡簡單單的一個咽炎,一個清嗓子,最後越做越複雜。問題的症結不在患者而在醫生。我們知道,對於西醫醫生,詢問病史是診斷疾病的一個重要步驟,詳細詢問患者咳嗽的起因,咳嗽的演變過程,咳嗽的方式,咳嗽時有痰無痰,以及痰的顏色,痰的稀薄,都是醫生詢問的範圍,這樣才能分清是咳嗽還是清嗓子,最後決定治療和檢查。對於中醫,望、聞、問、切是最常規的診病步驟,不分青紅皂白,病人來診就把脈處方是不是太輕率。

臨床上還有很多類似的混淆概念,如頭暈和頭昏,如果單聽患者的訴說,醫生不詳細詢問症狀,最後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頭暈是神經係統常見症狀,頭暈時看物天旋地轉,惡心嘔吐等,暈車、暈船就是頭暈的最好例證。頭暈常見於腦血管病,腦神經病。有時患者訴說頭暈,但實際上就是頭昏。頭昏就是感覺頭腦不清楚,頭脹,沒有天旋地轉,沒有走路不穩等。常見於神經官能證、勞累後、頸椎病等。如果醫生單聽患者訴說頭暈,就做 CT ,甚至做 MRI 檢查,到最後,醫生和患者都很失望。醫生失望的是查不到疾病,患者失望的是還是頭暈。如果知道是頭昏,也許簡單的一個拔罐治療,解除頸部肌肉的緊張,或簡單地讓患者休息,頭昏就消失了,最後是醫生和患者的笑聲。

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弄清症狀是診病的第一步,第一步已經偏出,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失敗。做好第一步,就要耐心傾聽患者的陳訴,鍛煉甄別真偽的能力,不斷擴充自己的醫學知識,決不把患者的疾病延誤在自己的手裏。(閱讀更多醫學文章請登陸 http://drwin.co.nz/ 黃博士中醫診所 09 5296185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