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亂 講

曆史學生 大學行走 文學參議 業餘收藏
正文

庫克船長, 夏威夷,和苗王出世 2

(2004-12-29 18:15:38) 下一個

苗王出世2

 

話說中國南部的苗族,據傳是蚩尤的後代。 那蚩尤, 麵目可憎,桀驁不化,居然與黃帝爭霸,還占過上風。 最後,黃帝得風伯雨師等等幫助,好容易打敗了蚩尤,把他趕到了山林水沼的南方。 這個傳說,其實發明得很晚, 大致要到漢代的時候,所以是不可信的,雖然小時候看的曆史故事還是這樣說。 三皇五帝本是子虛烏有,堯舜禹的事跡也多是後人附會。 話說回來,黃帝和蚩尤的衝突說不定反映了史前部落間的紛爭。

蚩尤的部落是苗/黎(黎民這個詞也不是沒有根源)。這個部落很複雜,可能是一個大的聯盟,所以叫三苗或九苗, 三九,言其多也,就像東南的百越, 不見得有一百個,但肯定有很多部落屬於這個種群。傳到現在,所謂苗族也有很多支係,稍稍列舉一下,有白苗,黑苗,青苗,花腳苗,紅苗,等等。苗人的語言也大相徑庭,根據國內的語言學家,廟宇大致分為三大方言,七十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這些苗民,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民族,有的部落之間語言都不相同,相隔也千山萬水,所以被劃分為一個民族,也是喬老爺亂點鴛鴦譜。

苗族的曆史,簡單地說,就是遷居史。從傳說的蚩尤開始,苗人就被農耕民族向南方驅使。 到了明清, 苗人進入了貴州雲南。由於他們到得晚, 當地的好山好水浩田都已經被土著居民占領開發了,所以他們隻好占山頭。在雲南有一句民謠說的形象:漢人占街頭,儂人站水頭, 苗人占山頭, 生動地描述了族群間的地理關係和經濟生活。順便說一句, 儂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壯族, 在廣西為壯族, 在雲南為傣族,其實從民族分類上說,都是泰族, 泰國的泰。

苗民的遷徙史表明了中國曆史的確實存在著民族間的戰爭和壓迫。 苗人剛剛定居不久,漢人又到了,苗人爭奪不過,隻好再遷移。因此,雖然苗人掌握鐵器比較早,農業曆史也很悠久(傳說他們馴化了水稻),采集狩獵在生活生產中依然站了很大比重。農業的生產,也是以山地的刀耕火種為主。 這種農業生產,必須以大量的山地為前提,才能夠繼續下去。可是,漢人的精耕細作的農業方式往往向山區擴張,掠奪苗人的山地,所以苗汗之間的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嘉慶年間的苗民其一,直接沉重地打擊了清政府。 綠營軍, 也就是國家的常備軍基本上沒有戰鬥力,最後,苗民起義還得靠地方地主士紳組織的團練才鎮壓下去。地方團練的成功,首先在於他們的生命財產和這個生死相關; 其次,他們熟悉地方情況,所以打起仗來不怕死。後來的曾國藩的湘軍,並不是什麽了不起的發明,隻是聲勢更加浩大而已。

 

中國的王朝也不是一味鎮壓剝削苗民和其他少數民族。前兩年,在湖南鳳凰附近的山林裏,也就是沈從文先生的老家,發現了一道長牆,據說是用來劃分苗漢的地界。 鳳凰當時也是苗民較多地區域,沈先生身上肯定有苗人的基因, 就像老毛身上也有雲南少數民族的血液, 或者賀龍身上有雲南寸白軍的霸氣。鳳凰的長牆被譽為中國南方的長城,是明皇朝用來保護少數民族的土地,已延續他們的生活方式,減少民族間的摩擦和爭鬥, 從來維護王朝的穩定與平安。類似的長牆在雲南也有,在台灣也有,都是防備漢人的擴張,雖然時間是清代。 用運動的觀點看,這類長牆的鑄建,時間的早晚,以及位置的南北,恰恰揭示了漢人的擴張和苗人的南遷之間的緊密聯係。

 

絮絮叨叨了半天,還得轉到貴州苗人的神話,也就是苗王出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