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亂 講

曆史學生 大學行走 文學參議 業餘收藏
正文

周恩來的海外生涯(7)

(2004-10-26 12:17:28) 下一個
                                  第七章 環球十萬裏

一、“對我來講,周恩來是我的兄弟”

  日內瓦會議打開了新中國外交的局麵,萬隆會議後,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更是顯著提高。
1955年,我國接待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4000多位外賓,比1954年增加了60%以上;我國也派
出了3000多名代表到30多個國家進行友好訪問。截至1956年上半年,我國與26個國家建立外
交關係。特別是我國與亞洲鄰國的友好關係得到了巨大發展。萬隆會議後,先後來我國訪問
的友好鄰邦領導人有:印尼總理沙斯特約阿米佐約、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誌明、柬埔寨親
王西哈努克、老撾首相富馬、尼泊爾首相阿查裏雅、印尼總統蘇加諾、巴基斯坦總理蘇拉瓦
底、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吳努。
  與各國領導人的接觸,對加強了解、增進友誼是十分重要的。1956年6月28日,周恩來
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指出:不同社會製度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接觸,是加強各國之間的了解
、信任和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這在中國同許多國家的接觸中已經得到
了充分的證明,今後準備更廣泛地進行接觸。黨的八大閉幕之後,我國政府決定接受越南、
柬埔寨、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尼泊爾和阿富汗等國領導人的邀請,派遣周恩來總理前往
這些國家進行友好訪問。
  1956年11月17日上午8時40分,周恩來乘專機離開北京,對南亞諸國進行友好訪問。隨
同出訪的有國務院副總理賀龍、外交部部長助理喬冠華、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張彥、新聞司司
長龔澎等。
  出訪的第一站是越南民主共和國,這是對1955年6、7月間胡誌明主席訪華的回訪,這也
是周恩來第一次訪問越南。
  越南民主共和國自1954年恢複和平以來,經濟恢複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日內瓦
協議遭到破壞,南北繼續處於分裂狀態,加上經濟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北方的財政經濟
狀況十分不好。
  與此同時,英法侵略埃及和波蘭、匈牙利事件的發生,使越南黨對國際形勢的發展十分
關注。11月12日,越南勞動黨中央致電中共中央,表示:“趁周恩來訪問河內的機會,我黨
中央政治局擬請他就下列問題提供意見:一、對目前國際形勢的看法及展望;二、為實施日
內瓦協議而鬥爭的工作任務;三、越南目前的財政經濟狀況與今後財政經濟工作的任務。”
  11月18日上午10時,周恩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到達河內,受到了範文同總理和越南國
民大會主席、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孫德勝等人的歡迎。在範文同的陪同下,周恩來
乘車前往主席府,胡誌明親自在台階上等候歡迎。
  從19日至21日,周恩來在越南政府領導人的陪同下,參觀了河內百科大學、少年兒童俱
樂部、還劍湖、二征王廟、統一火柴廠、嘉林火車修理廠、中華中學等,並出席了河內市行
政委員會的歡迎大會和宴會,訪問了越中友協。中華中學是孫中山先生50年前在越南宣傳革
命時創辦的。周恩來勉勵在越南的華僑學生要好好學習越南人民的長處,並強調華僑的教育
既要聯係中國的實際,也要聯係僑居國的實際。
  訪越期間,周恩來與胡誌明、範文同等領導人作了多次會談。
  關於會談情況,周恩來在離開河內前夕向中共中央作了匯報。他說:“我們把離京前在
中央談的意見都談了。我們談到了目前國際局勢、批判斯大林問題、兄弟國家的關係、中越
兩黨和兩國的關係,還談了中國黨近幾年所辦的幾件大事和中國從這些工作中取得了經驗、
教訓。我們特別強調了中國黨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同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過
程中,根據列寧主義的原則,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和糾正錯誤的長期性。”
  越南領導人誠懇地請求周恩來談一談他對越南國內工作的意見。周恩來便提出幾點參考
性的看法。他說:南北統一是一個長期的鬥爭。通過自由普選南北統一的問題,可以作為一
個政治鬥爭口號,但不是行動的步驟。北方是人民民主的基地,必須大力鞏固北方,才能爭
取南方,統一越南。周恩來指出,土地改革的成績要肯定,有錯誤是難免的,糾偏不能拋棄
正確的東西。這樣自己才不會處於被動,使群眾失去信心。
  當時,越南的經濟形勢比較嚴峻,出現了財政赤字大、物價上漲、市場不穩的情況。針
對這種形勢,周恩來指出財政問題的關鍵是增產、發展國營商業、加強市場管理。越南領導
人虛心聽取了周恩來的意見,並要求中國留在越南的財經專家繼續留下來幫助工作。周恩來
對此表示同意,但他強調,中國專家提出的意見隻能供越南同誌參考,財經工作的方針政策
應該由越南同誌自己決定。
  盡管中越兩黨、兩國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但周恩來仍十分注意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
人,注意尊重越南同誌的思想看法和民族感情。
  11月18日,到達河內的當天,周恩來在範文同總理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指出:中越兩國關
係是牢固地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的,中國人民始終把加強兩國之間的友好團結,
看作自己崇高的國際主義義務。周恩來又對胡誌明說:毛澤東主席時常說中國的封建統治階
級侵略過越南,我們應該向越南人民表示歉意。
  11月20日,周恩來參觀了二征王廟,憑吊1900年前抵抗漢朝侵略者的越南女王征側、征
貳,並向兩位越南民族的女英雄塑像獻了花。當晚,他在中國駐越大使羅貴波舉行的招待會
上宣布:我們願意提出保證,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將永遠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決反
對大國沙文主義,象毛澤東主席所說的那樣,在國際交往方麵,“堅決、幹淨、全部地消滅
大國主義。”
  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作出的保證,以及他在與越南方麵交往時表現出的謙虛謹慎的態
度,使越南同誌深受感動。
  11月21日晚,胡誌明主席舉行國宴招待周恩來一行。胡誌明和周恩來是老朋友,也是老
戰友。胡誌明出生於1890年,比周恩來年長8歲,是老大哥。兩人相識於法國,當時胡誌明
叫阮愛國,是法國共產黨的首批黨員之一,比較早就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曾介紹趙世炎、陳
延年、陳喬年、王若飛、肖三五人加入法共。因而,早在20年代初,胡誌明和周恩來就在大
洋彼岸並肩戰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周恩來和胡誌明作為中越兩黨的領袖,不論是私交還是公誼,
堪稱模範。
  在宴會上,胡誌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盛情稱讚越中兩國人民兄弟般的情誼。他說
:“我對中國總理這次訪問越南,帶來了中國人民親切的友誼感到非常高興。”“三十多年
來,由於有了中國共產黨,越中兩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善鄰關係得到了發展,總理的訪問使這
種關係更加親密起來。”
  在講話中,胡誌明借用了一位越南朋友說的話來表達越南人民對中國人民的親切感情。
他說:“有一位來自南方的幹部說,在聽到周恩來總理來到越南作友好訪問的時候,聯想到
中國人民不斷給予越南人民的援助和支持,聯想到在越南幫助我們的中國同誌,有的已經付
出了他們的生命。我們是英雄的民族,而又能得到這樣的好兄弟,這就使我們更加相信,在
前進的道路上,不管會遇到什麽困難,我們都一定能加以克服。”胡誌明還滿懷深情地回憶
說:“對我來講,周恩來是我的兄弟。我們曾經在一起共甘苦,一起做革命工作。他是我三
十多年來的親密的戰友。”
  周恩來致了答詞,感謝胡誌明的熱情講話。他說:“胡主席對我們這次訪問的估價,實
際上是對中國人民的估價,對中國人民的友好表示。我願把這種親密的友誼帶回去轉達給中
國人民。”“胡主席剛才提到我個人在三十多年前就認識了他。是的,34年前,我在巴黎認
識了胡主席。他是當時我的引路人。他當時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我那時候還
剛剛加入共產黨。他是我的老大哥。”周恩來還說:“三十多年來,我也從胡主席的經曆看
到了越南人民所走過的道路,看到了越南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精神。在我認識胡誌明主席的
三十多年中,他的生活永遠是如此簡單樸素,他的樣子、精神和生活方式都沒有改變。在這
次訪問中,我也看到了越南人民象胡誌明這樣的優良作風。中國人民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正
在繼續提倡艱苦樸素的精神。這一點,我們從胡主席和越南人民身上得到很好的學習。任何
民族不分大小,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在離別的前夕,我願感謝各位。我們這次沒有白來,
我們已經從你們的艱苦樸素、艱苦奮鬥的作風中學到許多東西。我們將把它當作高貴的禮物
帶回給中國人民。”
  11月22日,周恩來和範文同在胡誌明主席府在聯合公報上簽了字,然後乘飛機去柬埔寨
訪問。
  1960年5月9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一行對越南再次進行友好訪問,因為天氣不好
,飛機無法在河內機場降落,隻得改在胡誌明的家鄉義安省省會義安市機場降落。5月10日
下午,周恩來從義安市飛抵河內嘉林機場。在越南政府領導人的陪同下,周恩來乘敞篷汽車
從機場到主席府,沿途十萬群眾夾道歡迎。
  汽車開到主席府前,隻見胡誌明早已在那裏等候。不等周恩來走下汽車,胡誌明便迎上
前去,兩人熱烈握手擁抱。周恩來高興地說:“我們是特地趕來向胡主席祝賀七十大壽的。
”胡誌明則表示熱烈歡迎他們的到來。成千上萬的群眾感到了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親密無間
的友誼,報之以熱烈的鼓掌。胡誌明一手拉著周恩來,一手拉著陳毅,走到高處,向大家揮
手致意。
  在賓館稍事休息後,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便拜會了胡誌明。胡誌明親切地說:“你
們跑了好幾個國家(指周恩來、陳毅剛結束對緬甸、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的訪問),路上
辛苦了。要好好休息一下。到了這裏就是回到了自己家裏。我到了中國也象回到了自己的家
裏一樣,大家都不要客氣。”周恩來爽朗地笑了,說:“是的,我們回到了自己的家裏。”
  周恩來一行同越南勞動黨代表團進行了三次會談,並參觀了中國幫助援建的升龍卷煙廠
、金星橡膠廠和河內肥皂廠。
  5月13日清晨,河內八萬群眾在巴亭廣場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周恩來的到來。周恩
來在大會上講了話,盛讚中越人民的友誼,表示堅決支持越南統一祖國的鬥爭。
  接著,胡誌明也發表了即席講話。他說:“這些天來,我們有兩件喜事。第一件喜事是
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訪問越南,給我們帶來了六億五千萬中國人民的友誼。第二
件喜事是我們勝利地進行國會選舉。”胡誌明又說:“中國用兩年的時間提前完成了五年計
劃的主要產品指標。蘇聯宏偉的七年計劃正在勝利執行。朝鮮也完成了五年計劃。我們應該
向中國、蘇聯、朝鮮和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學習,學習他們的榜樣,加快我們的社會
主義建設。”胡誌明還風趣地向與會群眾介紹說:“趁這個機會,伯伯(胡誌明自稱)把一個
秘密說出來,周恩來總理是我的老熟人,我們相識的至今四十年啦!”
  說相識四十年略有誇張,實際是38年。1963年10月初,周恩來在接見來訪的越南《人民
報》代表團時,曾深情地回憶起1922年他在巴黎地下鐵道第一次見到胡誌明的情形。周恩來
說,當時胡誌明主席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5月13日中午,周恩來在駐河內大使館舉行了一個小型宴會,既答謝以胡誌明為首的越
南黨政代表團,又慶祝胡誌明的七十壽辰。胡誌明身著越南人最愛穿的棕色衣服,腳蹬一雙
“抗戰鞋”,精神矍鑠,神采奕奕地參加了宴會。
  宴會上,周恩來與胡誌明頻頻舉杯,一邊是真情祝賀胡誌明的七十壽辰,祝賀他青春常
在,一邊是誠意為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的健康幹標。宴會上洋溢著同誌加兄弟
般的情誼,元帥詩人陳毅即席吟誦了獻給胡誌明的祝壽詩:
  世紀之初阮愛國,
  而今建設新越南。
  紅河流水永不絕,
  祝公再壽七十年。
  前日義安訪故居,
  今日河內擺壽筵。
  國際老輩今餘幾,
  風流人物首亞南。
  地下工作多艱苦,
  遊擊戰爭排萬難。
  服務人民心如鐵,
  群眾愛戴似聖賢。
  中越相依如唇齒,
  後方前線互支援。
  一柱南天欣頑健,
  英雄肝膽福壽全。
  胡誌明晚年身體狀況不好。1969年春,他的病情加重,根據他本人的願望和越南勞動黨
的要求,中國方麵派出了一流的醫療小組,周恩來親自挑選為胡誌明治病的醫務人員,親自
過問有關的各項具體工作。醫療組由心髒病專家張孝、中醫專家孫震環、心髒病專家黃挽等
著名醫生組成,在胡誌明逝世的訃告中,越共中央稱之為“一個有資格的和經驗豐富的教授
和醫生組成的小組”。
  在這之前,中國方麵也經常應越共的要求,派遣醫生去河內為胡誌明治病。為了保密,
在聯係中稱胡誌明為“丁老”。每次醫療組出發前,周恩來在百忙中總是接見他們,一再叮
囑要密切配合越南醫生,積極提出治療方案,精心做好治療工作。
  當中國醫療小組到達河內時,胡誌明充滿了感激之情,他立即給周恩來發電報說:“醫
生已到。請你報告毛主席,從昨天到今天,我的病情相對穩定。請同誌們放心。”
  經過中越醫務人員幾個月的精心治療,到6月初,胡誌明的病情明顯好轉,醫療組便回
國休整。臨行前,胡誌明委托醫務人員,從北京返回河內時,順便捎上兩隻北京烤鴨。
  周恩來得知後,立即向有關人員指示,一定要滿足胡誌明主席的這一要求。但6月正值
暑天,氣溫較高,烤鴨的保藏和攜帶有困難。周恩來建議請教外貿部門的同誌。
  在醫務人員返回越南的前一天,周恩來特地讓人民大會堂的廚師為胡誌明精心製作了兩
隻烤鴨,並用幹冰作冷藏材料,把烤鴨包裝好帶到河內。
  6月30日傍晚,醫務人員把烤鴨送到了主席府。胡誌明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當他得
知這是周恩來送給他的,胡誌明更加高興,吩咐工作人員,今天不吃,留到明天,請大使同
誌一起吃。
  次日,中國駐越南大使王幼平應邀來到主席府。胡誌明高興地說:“我請你們一起吃周
總理送來的北京烤鴨,這也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48周年。”巧得很,這天正是7月1日。
  因為胡誌明身體好轉,精神不錯,食欲良好,體重也有增加,醫療小組準備撤回。8月1
5日,胡誌明突患感冒,王幼平立即決定,醫療小組推遲撤回。
  8月23日晚,胡誌明病危,心髒病和支氣管炎突然加重,嗓子裏的痰咳不出來,憋得喘
不過氣,出現了休克。8月24日8時許,越南勞動黨中央書記處書記黎文良在主席府緊急約見
中國大使王幼平,通報了胡誌明的病情,要求中國黨增派醫生。
  24小時後,中國派專機送來了第二個醫療組,他們是李邦琦、王叔成、嶽美中大夫和護
士王西明。胡誌明同醫務人員一一握手,深情地說:“我過去一直在中國治病和療養,住了
很長時間。我很希望你們來。如果可能的話,我很想再到中國去。”8月25日上午11時,黎
文良又約見了王幼平,轉交了胡誌明給周恩來的電報,大意是醫生已到,請報告毛主席放心。
  與此同時,由陶壽洪、胡旭東、高日新、劉占利、孔繁英組成的中國的第三個醫療組又
直飛河內。
  8月27日,胡誌明病情繼續惡化。中國醫療小組主張給他輸液。但這個意見卻使越南領
導人為難了,他們一是怕病人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輸液會發生意外,二是因為胡誌明一生雖
然曆經槍林彈雨,但卻有一個毛病,怕打針。最後,越南勞動黨政治局在病榻之側召開會議
通過了輸液的決定。
  執行這項任務的是護士孔繁英。孔繁英正要進針,胡誌明突然睜開眼睛,問她叫什麽名
字,為什麽拿針,還親切地與她開玩笑。孔繁英一麵笑著答話,一麵趁勢紮針。胡誌明一皺
眉,成功了。
  8月31日,中共中央又派了著名醫學專家吳階平大夫,並由外交部亞洲司副處長梁楓陪
同,乘專機到河內送急救藥品。出發前,周恩來指示他們當天返回,晚上他要聽取匯報。
  9月1日晚,胡誌明的病情急轉直下,生命重危,醫療組全力以赴,與大使館失去聯絡。
王幼平心急如焚,卻又不能親去自探視,因為周恩來曾電囑過他,在胡誌明主席病危期間,
未經越方安排不要前去探視。
  9月2日淩晨6時,王幼平緊急約見黎文良,中國又增派了一個急救組,專機已從北京起
飛,約於9時抵達河內。王幼平回到大使館不久,接到醫療組翻譯張德維從主席府打來的電
話。張德維隻說了一句,“不行了,醫療組不要來了。”大使館便將這一噩耗報告中央,已
飛越中越邊境的醫療急救組便返回南寧。
  9月4日下午,周恩來在同越南領導人會談時,提到了這件事:“31日,我們派吳大夫和
梁楓同誌來送藥品和了解胡主席的病情,叫他們當晚趕回北京匯報,因天氣關係,他們1日
晨才到北京。我親自聽取匯報後又找有關同誌討論了5個多小時。我覺得已經很難見到胡主
席了,但仍然決定再派吳大夫和梁楓以及一些醫生攜帶藥品、器材前去搶救,他們正在路上
,不幸胡主席已經去世了。”
  胡誌明呼吸停止後,中國醫生仍未放棄最後一線希望,繼續作人工呼吸,一直持續了大
約三個小時,累得汗流浹背,精疲力盡。9時47分,黎筍下令停止搶救。12名中國醫護人員
列隊向胡誌明遺體鞠躬致哀,失聲痛哭,含淚告退。
  胡誌明於9月2日逝世,恰逢越南國慶日。越南領導人深知胡誌明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
,不願把越南人民的“斷腸日”與祖國的“誕生日”放在同一天,否則今後的紀念活動不好
安排。於是把胡誌明的逝世時間公布為9月3日。
  當中國派出的第四個醫療組乘專機返回南寧時,周恩來又致電王幼平,囑咐他不要與醫
療組聯係;在越方公布消息前不要去吊唁。周恩來的判斷正好與越方的措施相吻合。王幼平
回憶說:“我當大使近30年,周總理署名直接給我發電報,給我下指示,隻有這兩次。”
  胡誌明逝世後,越南領導人請中國醫療組暫時保密,不要離開主席府,不要同外麵聯係
。直到9月4日,越方公布了胡誌明逝世的消息後,中國醫療組才遷出主席府,住進河內一軍
隊招待所。
  9月4日零時,王幼平約見越南外交部長阮維楨,通知他,以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周
恩來為團長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將前來吊唁,副團長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葉
劍英,團員是中央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委會主任韋國清和駐越南大使王幼平。代表團專
機約於7時到達河內。阮維楨表示立刻報告中央。
  2時許,阮維楨約見王大使,答複同意,但為難之意溢於言表:越方尚未做好吊唁準備
;為長期保留胡主席遺體,現正對遺體進行處理,因此,代表團將不便瞻仰遺容。
  中國代表團收到使館電報後,臨時降落南寧,經研究後決定仍按原計劃進行,因而比預
計時間遲到兩個小時。
  對此,周恩來解釋說:“這一次來得很倉促,在途中接到阮維楨同誌轉告的越勞黨中央
關於國葬的布置,知道不能向胡主席的遺體告別,但因我們已經在途中,所以還是來了。根
據主人的意見,8、9、10三天舉行國喪,到時我們再派代表團來參加,我們這次先來吊唁。”
  周恩來一行下榻在河內範老五賓館。範文同、武元甲首先來到賓館,長征、黃國越、裴
光造等領導人亦先後來到。範文同、武元甲見到周恩來,失聲慟哭。周恩來含淚一一安慰,
連聲說:“我來晚了,我來晚了。”整個大廳沉浸在悲痛之中。
  下午3時,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往主席府吊唁。由於靈堂尚未布置好。中越雙方先
舉行了會談。周恩來心情沉痛地說:我們來得倉促,但還是晚了。胡誌明主席不幸逝世的消
息傳到中國,中國黨、政府、軍隊和中國人民感到十分悲痛。胡主席一生奮鬥,不僅為越南
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領導越南人民進行抗美救國戰爭,而且對
國際無產階級也作出了很大貢獻。胡主席同中國革命、中國黨的關係尤其密切,不比一般。
他幾次到中國參加中國革命,同中國人民共患難,並肩戰鬥,同中國人民、中國黨建立了深
厚的感情,把中越兩黨兩國人民密切地聯係在一起。因此,我們更感覺到這一次我們不是來
早了,而是來晚了,沒有能夠在胡主席去世之前同他見一麵。
  下午5時,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在主席府正廳臨時搭設的靈堂前向胡誌明獻花圈,並
在吊唁簿上留言。這個靈堂是專門為中國代表團準備的,因為正式吊唁活動將在巴亭會堂舉
行。
  周恩來進入靈堂時,黎筍為首的越南勞動黨政治局成員依次與周恩來擁抱。肅立在胡誌
明遺像前,望著他熟悉的麵容,周恩來臉色凝重,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是想起了巴黎
的相識,還是想起了廣州的情誼,亦或是想起了莫斯科的風雪,中南海的笑談?
  晚上7時,越南領導人秘密請周恩來和葉劍英到醫院瞻仰胡誌明的遺容。這是唯一看到
胡誌明遺體的外國代表團。這充分反映了周恩來與胡誌明近半個世紀情誼在越南領導人心中
的份量,也充分反映了中越兩黨當時的親密關係。當晚8時,周恩來率領代表團飛離河內回
國。
  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乘專機到
達河內,參加胡誌明的葬禮。代表團成員還有李德生、王幼平。9日,中國代表與其他31個
代表團一起,參加了在河內巴亭廣場舉行的隆重國葬。
  胡誌明逝世後,中國連續派出了兩個代表團去河內吊唁,這在中國外交史上是第一次,
這在國際上也十分罕見。當時越南正在打仗,國外輿論認為中國的外交行動是“異乎尋常的
”,“是對處於最困難時刻的越南人民的支持”。

二、“我們皇太子最親愛的朋友”

  1956年11月18日至22日,周恩來訪問了越南之後,便從河內飛往金邊,對柬埔寨王國進
行友好訪問。這次訪問,是對2月份西哈努克親王訪問中國的回訪,是周恩來第一次訪問柬
埔寨。當時,中柬兩國並無外交關係,但兩國政府領導都認為,國與國之間暫時沒有外交關
係,並不妨礙兩國政府間的接觸。
  柬埔寨王國之所以對中國持友好態度,這是和中國在日內瓦會議持公正立場以及倡導和
平共處五項原則這種國與國之間新型的關係大有關係。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期間,周恩來
多次接見柬埔寨王國外交大臣狄普芬,表明中國對於恢複柬埔寨和平的基本原則是獨立、不
受外國幹涉、統一與主權完整。中國政府的態度,柬埔寨王國政府頗為感激,十分讚賞。
  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第一次和西哈努克會麵。那時西哈努克風華正茂,風度
翩翩。一天晚上,周恩來宴請西哈努克親王和柬埔寨代表團的幾位主要成員蒙達納親王和宋
雙,中方在座的有陳毅、章漢夫。西哈努克對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表現的大度寬容、高尚的
和解精神和在大會上正氣凜然的發言,深表欽佩和滿意,對周恩來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極為讚賞,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使小國的主權得到保證,因而柬埔寨也願意承認和遵
守。周恩來對西哈努克的此種立場和態度表示讚賞。
  宴會中,雙方談笑風生,氣氛融洽。周恩來主動邀請西哈努克親王在方便時訪問中國,
西哈努克欣然表示接受邀請。
  經過多次接觸,周恩來認為西哈努克是一位民族主義者,一位開明、愛國的親王。而柬
埔寨王國也逐漸消除了對新中國的一些誤解和隔膜,兩國關係有所發展。但是,柬埔寨奉行
所謂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堅持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當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
和國和大韓民國、越南民主共和國和南越關係上,采取“一律看待”的態度,不同我國建立
正式外交關係。在1956年西哈努克首次訪華前,柬埔寨王國似乎為避免瓜田李下之嫌,明確
聲明:“由於柬埔寨的中立地位不能在使人民中國和台灣國民黨政府相分裂的衝突中站在任
何一方麵。這一衝突是構成世界緊張局勢的嚴重原因之一。因此,至少到中國問題解決之前
,柬埔寨應避免考慮任何目的在於外交上承認中國的行動。”
  1956年2月,柬埔寨王國首相西哈努克親王應邀率柬王國國家代表團訪華,中國政府按
照來訪國家的最高規格予以接待,西哈努克感到十分滿意。2月18日,在中南海勤政殿,西
哈努克親王轉交了柬埔寨王國國王蘇拉瑪裏特贈予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柬埔寨王國最高勳章大
十字勳章,並親自為兩人佩上。
  但西哈努克在同周恩來會談中談及兩國關係時說:柬埔寨奉行獨立、和平、中立政策,
柬中關係目前先通過間接方式保持接觸。周恩來對柬埔寨的處境表示理解,對間接接觸的方
式表示同意。毛澤東在會見西哈努克時,了解到中柬目前建交還有困難,就說:“讓我們看
,建交好嘛;柬埔寨處境困難,我們可以等待。”西哈努克對中國領導人的寬容大度十分感
動。
  經過開誠布公的會談,雙方達成互派經濟代表團的協議,這為雙方正式建交打下了基礎。
  在會談中,西哈努克親王表示:如果周恩來總理能夠親自率領一個代表團到柬埔寨訪問
,不僅是柬埔寨人民最大的願望,也是柬埔寨王國莫大的光榮,而目對於兩國友誼的增進有
極大的幫助。
  1956年11月22日中午12時,周恩來作為柬埔寨國王和王後即西哈努克親王雙親的客人到
達金邊機場,西哈努克親王、賓努親王、桑雲首相和皇家陸軍參謀長朗諾在機場歡迎。
  周恩來等中國客人的到來,受到了這文化古老、風景優美、人民勤勞智慧的國家的熱烈
歡迎。當地報紙評論說:“柬埔寨在曆史上從來也沒有對它的客人給予過這樣大的歡迎。”
諾羅敦·蘇拉瑪裏特國王在歡迎周恩來的國宴上說明這樣盛情歡迎的原因。他說,首先,作
為中國人民的代表,周恩來總理帶來了把兩國人民聯係在一起的友好感情。其次,周恩來總
理“是我們皇太子最親愛的朋友”。西哈努克親王在周恩來舉行的招待會上真誠地讚美道:
“我們的人民敬愛您的使您的國家達到偉大和繁榮的超人才幹。”“我們的人民,從您的誠
懇的態度和您的笑容中,從您對我們的願望所表現的理解中,可以得到將來我們兩個民族間
可以沒有什麽誤會而手牽手地互相尊重主權和為繁榮和和平而合作的保證。”
  在六天時間裏,周恩來與柬埔寨方麵舉行了多次會談,並參觀了皇家博物館,王家醫學
校以及吳哥古窟。
  柬埔寨是恢複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的簽字國和當事國之一。在西哈努克親王的倡
導下,這個國家在獨立後奉行和平中立政策,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不準外國在它的領土上
建立軍事基地,努力促進國際和平,推進國家經濟建設,因而在亞洲的地位顯著提高,對老
撾、泰國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有較大影響。但是帝國主義勢力卻不斷威脅柬的獨立,施加
各種影響破壞它的和平中立政策。周恩來訪問柬埔寨,就是要對它的和平中立政策表示完全
支持。23日,周恩來在柬埔寨王國會議和國民議會的講話中說:中柬兩國人民都曾經長期遭
受到殖民主義的災害,都經過艱苦的鬥爭才獲得了自己國家的獨立。我們兩國人民都熱愛和
平,迫切要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來進行和平勞動,建設祖國,因此,我們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確定為指導我們兩國關係的堅定不移的方針,完全尊重柬埔寨的和平中立政策。24日,在同
西哈努克會談時,周恩來還表示,柬中兩國是兄弟國家,在曆史上兩國已有很久的關係。柬
埔寨目前的處境我們很了解,你們已做了很大的努力。你們所執行的和平、獨立和中立政策
,非但受到柬埔寨全國人民的歡迎和支持,而且受到大多數亞洲國家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
的支持。我們願意盡我們的力量幫助兄弟國家。
  華僑問題,是中國同鄰國相互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政府關於華僑雙重國籍問題
的公正立場,解除了許多國家的疑懼。柬埔寨是華僑較多的國家之一,在全國500萬居民中
達30多萬。華僑和柬埔寨人民通婚的很多,在王族中有很多中國人血統。國王和西哈努克都
認為,在柬埔寨的華僑都很守法,和柬埔寨人民相處關係很好,沒有什麽糾紛。華僑的文化
程度較高,經商很有辦法,對發展柬埔寨的經濟作了貢獻。在會談中,周恩來向西哈努克表
示,華僑應該同柬埔寨人民互相團結,應當遵守當地的法律和製度,尊重當地的風俗和習慣
,不參加當地政治活動。華僑和華僑子女應當學習柬文和柬語,慢慢地與柬埔寨人同化,參
加柬埔寨的大家庭。中國政府希望華僑盡量加入柬埔寨國籍,鼓勵華僑對柬埔寨進行投資,
在人力和物力方麵為柬埔寨的建設貢獻力量。周恩來還明確宣布,在華僑中間,我們不發展
黨派組織。他們如果要參加,可以回國去。已經加入柬埔寨籍的華人,不應該參加華僑的同
鄉會和其他華僑團體組織。西哈努克和柬埔寨的其他領導人對中國政府的誠摯友好的立場表
示衷心感謝,認為在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關係定將得到巨大發展。
  1956年周恩來訪柬後,兩國關係又有了發展。1957年柬埔寨政府正式照會中國外交部,
聲明“在金邊的台灣領事是法國在政權移交時轉給柬埔寨的。這個所謂領事是法國高級專員
派遣的,柬埔寨獨立後的正式典禮從未邀請過他。”
  眾所周知,中國和其他國家建交的先決條件便是端正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柬埔寨王國政
府的這個聲明,表明它在同中國建交問題的態度上有了明顯鬆動。
  1957年後,柬埔寨的處境愈發艱難。一方麵南越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加緊侵犯柬埔寨
;另一方麵,柬、泰邊境也不安寧,泰軍占領了柬埔寨邊界一側的兩座廟宇和其他領土。柬
埔寨政府呼籲正義,呼籲公道,卻被西方國家誣蔑為侵略了鄰國,並以減少或停止援助施加
壓力。
  在這種處境下,西哈努克多次表示,柬埔寨國小兵少,常受欺侮,為了和平中立需要找
盟國。賓努親王曾向美國駐柬埔寨大使表示,柬埔寨雖然同西方國家友好,但為了自己的獨
立,有權自己作主同亞洲國家和中國進一步友好,這是任何西方國家所不能阻止的。
  為了利用中國影響抗衡美國和南越的壓力,改變過去的所謂中立平衡而過於遷就西方國
家的軟弱做法,西哈努克便尋求改善同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政治關係,從而改變因疏遠亞
非國家而在政治上帶來孤立無援的狀態。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西哈努克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一方麵,在眾多的亞非國家中,唯有中國不懼美國的淫威,不怕美國的封鎖,頂住美國的壓
力,敢於同美國針鋒相對,而且往往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動權。對於中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
能屈的精神,西哈努克十分敬佩。另一方麵,中國對柬埔寨來說,是一個友好國家。在柬埔
寨近鄰中,南越、泰國都與它發生了戰火。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信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從不以大欺小,以強淩弱,從不幹涉別國內政,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對於柬埔寨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中國政府十分讚賞,表示支持,並決定把中國和柬埔
寨作為大小國家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一個典範,進一步發展兩國的友好關係。1958年6
月30日,陳毅副總理發表聲明,譴責美國、南越的侵略,支持柬埔寨的正義鬥爭。患難見真
情,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態度促使西哈努克下決心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58年7月17日上、下午,柬埔寨分別舉行最高國防會議和內閣會議,決定承認中華人
民共和國。次日,西哈努克致函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出兩國間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接
到西哈努克來函的第二天,周恩來便給予答複,同意中柬兩國建交,並表示中國絕不吝惜自
己的力量來支持柬埔寨維護獨立主權、反對外來侵略的鬥爭。
  中柬兩國正式外交關係的建立,標誌著兩國的友好關係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958年7月,中柬正式建交。8月,西哈努克第二次訪華。1960年5月,周恩來、陳毅訪
問柬埔寨,這是中柬建交後的首次訪問。
  周恩來的訪問定在5月初,不料4月上旬,忽然得到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蘇拉瑪裏特陛下
病逝的消息。外交部當即通過王幼平大使向柬埔寨了解情況,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5月
初訪問有無不便,同時把情況向已在國外訪問的周恩來報告。
  不久,柬埔寨使作了答複,說柬埔寨在國喪期間,歡迎禮儀恐怕不能盡善。我外交部也
考慮到這個問題,國喪期間,柬埔寨方麵接待工作不好做,悲痛哀悼的感情和歡迎國賓的熱
烈氣氛是冰炭不相容的。
  然而,周恩來考慮問題的角度卻大不相同,他指示外交部通知柬埔寨方麵,他將率領代
表團按期訪問,專程前往吊唁老國王,並同西哈努克親王會談。周恩來還特地指示,因為柬
埔寨王國國喪期間,希望柬方在接待方麵一切從簡。周恩來的決定出乎大家的意外,而且使
柬方深為感動。
  周恩來又指示外交部為代表團訪柬趕製素服,以示莊重。但是,也有人擔心,在柬埔寨
國喪期間訪問,氣氛不免消沉,會不會影響訪問的效果,柬方會不會對此以訪問作低調處理?
  1960年5月5日,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全體人員穿上素白的禮服,
登上了專機。上午9時,飛機到達金邊波成東機場。當飛機降落時,大家的心不由得提了起
來,不約而同注視著窗外,觀察著機場上的動態。而最容易判斷柬方態度的便是旗杆上升的
兩國國旗是升到了頂端,還是隻升半旗?大家還在心中默默猜測到機場歡迎的穿著什麽服裝
,西哈努克的衣著和情緒等等。
  大家觀察的結果是滿意的,是令人精神振奮的。飛機場候機樓前的旗杆上中柬兩國的國
旗升到了頂端,迎風高高飄揚。機場前密密麻麻排著歡迎的群眾隊伍。大家的眼睛不由得一
亮,隻見歡迎的群眾擎著彩旗,舉著色彩繽紛的花束,隊伍的前麵是王國政府的官員們和中
國大使館的官員們,最前麵站著的便是年輕瀟灑、風度翩翩的西哈努克。西哈努克身著深色
西裝,係著黑領帶,西裝翻領上繃著一條小小的黑紗,莊重而不失禮節。
  西哈努克等飛機停穩後,便在禮賓官和王幼平大使的陪同下,滿麵春風地向專機迎上來
,王幼平和禮賓官登機迎接中國代表團。周恩來和陳毅便一先一後走出機艙。
  見到中國客人穿著素白色的禮服,西哈努克明白了,在場的柬方官員明白了,全場歡迎
的群眾明白了,機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樂隊奏起了迎賓曲。周恩來、陳毅和西哈努
克熱烈握手,互相問候。
  西哈努克告訴周恩來,柬埔寨王國舉國上下將為諾羅敦·蘇拉瑪裏特國王守喪一個月。
但是,為了歡迎中國貴賓,柬方已將悼念活動中止,待中國貴賓訪問後繼續舉行。周恩來當
即表示感謝,並且申明此次率代表團前來首先是向不幸逝世的國王陛下進行吊唁。隨後,柬
方在機場上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西哈努克親王邀請周恩來,陳毅共乘敞篷汽車進城,沿
途群眾夾道歡迎,他們高舉著中柬兩國國旗和周恩來、陳毅的大幅半身像,舞著彩綢花束,
高呼著歡迎的口號,氣氛十分熱烈。群眾的歡迎隊伍一直排到王宮,場麵之隆重,氣氛之熱
烈,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柬方對於周恩來、陳毅的來訪之重視可見一斑。
  當天下午,周恩來向諾羅敦·蘇拉瑪裏特的遺體致哀,並獻了花圈,舉行了吊唁的禮儀
。隨後,前往國王禦座寶殿拜會了柬埔寨王後和攝政委員會。
  第二天上午,代表團出席了在王宮東側王家田廣場舉行的王家社會主義青年團群眾大會
。原來計劃由西哈努克和周恩來講話。但前一天晚上,周恩來決定,群眾大會上他就不講話
了,由陳毅講話。這大概是因為陳毅是外交部長,應該多出頭露麵。工作人員給陳毅準備了
一篇講話稿,陳毅看後便放在自己的口袋裏。
  這一天天公作美,天氣很好,王家田廣場高高搭起了彩棚,群眾們陸續到達,除了有組
織的外,還有不少是自發而來的。他們扶老攜幼,把會場擠得滿滿的。上午8時,賓主登上
了彩台就座。周恩來告訴西哈努克,陳毅副總理將在親王講話後代表他本人和中國代表團講
話,西哈努克對陳毅也已經比較熟悉,對於陳毅的才識是早有領教,因而十分歡迎。
  西哈努克隨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盛讚中柬兩國人民的友誼。在一片鼓掌聲中,陳
毅回頭說,原來準備的講稿不用了,他要即席講話。西哈努克在講話結束時,特別介紹了周
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
  在全場響徹入雲的掌聲中,陳毅元帥滿麵春風,神采奕奕地走到麥克風前。他對於講話
顯得胸有成竹,一開口便緊緊吸引住了全場聽眾,幾乎每小段話都贏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陳老總從西哈努克的政績,談到中柬友好關係的發展,談到中國堅決支持柬埔寨獨立自主、
和平中立的政策,並談到了此次訪問。他的講話,富有鼓動性,感染了所有與會的人,把會
場氣氛推向了高潮。講話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結束了,西哈努克迎上前去與陳毅熱烈地握手
,對陳老總的講話表示感謝。這次群眾大會形成了這次訪問的第一個高潮。會後,周恩來高
興地說:“你們看,請陳老總講話效果多好!”
  5月6日下午,周恩來在駐柬大使館接見了200名華僑代表,向他們了解了在柬華僑的情
況。周恩來指出,柬埔寨政府對華僑的友好政策可以作為東南亞國家對華僑政策的一個範例
,他囑咐華僑要尊重柬埔寨的法律,好好學習柬埔寨的語文,在投資方麵多搞對柬埔寨國計
民生有利的工業,並且一定要搞好同柬埔寨人民的關係。
  5月7日晚,周恩來、陳毅出席了柬埔寨一省省長邵定舉行的宴會。晚宴前,代表團在首
府花園裏納涼。閑談之中,大家認為柬埔寨雖然是個小國,但是精神麵貌不錯,呈現一片興
旺氣象,各種建設也搞得井井有條,每個城市仿佛是花園,整潔美麗,令人讚歎不已。
  正在閑談之時,忽然一陣咚咚的響聲,一片彩色的焰火飛上天空。代表團的同誌深為感
動,因為在國喪之中,這樣的舉動是非同尋常的。
  5月2日上午的日程安排是“白馬遨遊”。白馬是柬埔寨南部的濱海城市。代表團遊覽的
場所安排在白馬和富國島之間的海上。上午10點多,在西哈努克親王的陪同下,周恩來一行
在白馬的碼頭登上一艘小炮艇,因為是炮艇,所以沒有內艙待客,隻在甲板臨時放置了一套
沙發,是專為兩國領導人休息會談準備的。西哈努克請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和章漢夫副
部長入座,他陪著坐下,旁邊一把小椅子讓譯員坐了,衛士長站在船舷旁警衛,其餘的隨行
人員被請上艏樓。炮艇隨即離岸,向南偏東的海上駛去。幾分鍾後空中又出現了兩架護航飛
機,在炮艇左右盤旋飛行。炮艇大約進入航道不過幾分鍾,艇上突然砰砰地響起炮聲,在大
家愕然相對的瞬間,柬方陪同人員連忙告訴大家,艇上在鳴禮炮以示對中國國賓的敬意。這
時,向東可以望到南越的河仙,西側是富國島。炮艇行經海域的兩側都是些小島。據柬方陪
同人員講述,這些小島均屬柬埔寨領土,北越也承認。
  在周恩來來訪前,南越海軍曾在柬埔寨所屬的五個島嶼上突然登陸,企圖侵占。柬埔寨
王國政府立即嚴正聲明,如果南越海軍強行占據,即意味著同柬埔寨發生戰爭,柬埔寨將與
南越宣戰。在柬埔寨嚴正的聲明和鮮明的立場下,南越海軍才不敢在這五個島嶼上停留。炮
艇在海上遨遊之際,西哈努克親王向周恩來和陳毅講了上述情況。很顯然,西哈努克親王請
周恩來和陳毅來此遊玩,就是借機向南越政權旁敲側擊:中國人民是支持柬埔賽人民的正義
鬥爭的。
  炮艇兜了一個圈子後又駛回白馬。下艇登岸後,西哈努克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們介紹了他
招待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在白馬海上遊覽的情況以及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對柬埔寨
的支持。
  當天下午,周恩來一行飛回金邊,並舉行了聯合聲明簽字儀式。次日上午,周恩來率領
代表團主要成員向西哈努克親王和王後辭行,乘專機飛離金邊。
  周恩來這次訪柬後,使中柬關係進一步得到發展。周恩來和西哈努克也結下了深厚的友
誼。如果說,周恩來和胡誌明是相同社會製度中兩國領袖關係的典範,那麽,周恩來和西哈
努克則是不同社會製度、不同意識形態兩國領袖關係的典範。在周恩來的努力下,在中柬雙
方的努力下,中柬兩國成為不同社會製度下兩個國家和平共處的典範。中國,成為柬埔寨最
信任、最友好的鄰邦,周恩來成為西哈努克最信任、最友好的朋友。
  正因為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正因為對周恩來的信任和敬仰,60年代初,西哈努克親王
把他的三個兒子交駐華大使蘭·涅特帶到中國學習,請中國政府安排他們進一所中學和中國
學生一起學習。周恩來和鄧穎超對這件事十分關心,指出這是西哈努克親王對中國的極大信
任。周恩來再三囑咐有關人員要為三位王子找一個比較適合的學校,並同校方研究商定,對
三位王子的教育、管理乃至生活都做好安排。周恩來還決定自己和鄧穎超作三位王子的監護
人。關於教育問題,周恩來指示,對三位王子在漢語、英文、數學、紀律、品德的教育方麵
要嚴格要求,並指定專人負責予以幫助。但是,在意識形態、政治思想、勞動課等方麵則不
必像中國學生那樣要求。
  在周恩來的精心安排和細心關懷下,三位王子隻有尤瓦納王子因故中途退學,其餘兩位
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開始時還在學,學得都很好。特別是納拉迪波王子學習成績尤其好,
幾乎門門是5分,西哈努克親王對此十分滿意。

三、“從未見過如此智慧的政治家”

  1956年11月28日,周恩來一行到達新德裏,開始了對印度共和國進行友好訪問。
  印度和中國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兩國曆史悠久,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兩國同處
於亞洲,人口眾多;兩國曆史上都遭受過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一個淪為殖民地,一個淪
為半殖民地;經過兩國人民不懈的鬥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國都獲得了獨立;兩國都有
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維護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的共同願望;兩國都願意與對方保持
友好關係,並且首先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印度方麵將此叫做潘查希拉,這在世界上發生
了深遠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在新中國建立後,在50年代初,中印兩國之間的交往十分頻繁,十分密切
。如果說,蘇聯是社會主義陣者中對中國最友好的國家,那麽,印度就是民族主義國家中對
中國的最友好的國家。
  1954年日內瓦會議期間,印度雖然不是會議代表,但周恩來擠出時間多次會見了印度駐
聯合國大使梅農,並趁休會時間訪問了印度。此次訪問雖然行色匆匆,但對兩國關係的發展
卻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周恩來此次訪問印度,就是要廣泛地接觸印度各界人士,發展中印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
,讓兩國共同倡導的潘查希拉成為指導兩國關係的典範,共同為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事業作出
貢獻。
  11月28日下午5時,周恩來專機到達新德裏,尼赫魯親自到機場歡迎,正在印度訪問的
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也到機場歡迎。隨後,在尼赫魯的陪同下,周恩來乘車前往印度總
統府拜訪普拉沙德總統。
  在印度政府的精心安排下,周恩來一行先後訪問了新德裏、浦那、孟買、班加羅爾、馬
德拉斯、阿桑索爾、奇特蘭詹、辛德利和加爾各答這些遍及次大陸的南北東西的大城市和工
業中心,看到了印度人民在長遠的曆史中所創造的優美而豐富的文化藝術,參觀了印度人民
在建設現代國家的工業、科學和技術方麵的重大成就。所到之處都受到了印度人民的盛大歡
迎。“印度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成為印度人民表達友好感情最流行的語言。
  這一次周恩來訪問亞洲各國時,曾經四次路過印度:兩次經過新德裏,兩次經過加爾各
答,每次都受到了印方的盛情接待。第一次路過新德裏時,正值1957年新年前夕,剛從美國
、加拿大訪問回來的印度總理尼赫魯親到機場迎接。次日(12月31日),尼赫魯又陪同周恩來
參觀了印度最重要的水力發電和灌溉工程巴克拉南加爾水閘工程。當天晚上,在從水電站返
回德裏途中的專車裏,周恩來和尼赫魯共度除夕,歡慶新年。由此可見兩國總理之間的親密
關係。第二次在結束對阿富汗的訪問後途經新德裏去尼泊爾訪問,尼赫魯又親到機場迎送,
並同周恩來舉行了會談。第三次路過印度是在1957年1月29日,周恩來從尼泊爾返回去錫蘭
訪問,在加爾各答停留。周恩來乘專車參觀了加爾各答以西97英裏、偉大的印度文學家泰戈
爾的故鄉山提克尼坦(又稱和平村)。1月30日上午,在和平村,周恩來接受了泰戈爾創辦的
印度國際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周恩來在答謝詞中稱讚泰戈爾是“一位對世界文學
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也是“一位厭惡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
”。2月5日下午,在結束對錫蘭的訪問後,周恩來第二次途經加爾各答,並發表了廣播演說
,這是後話。
  1956年12月9日,周恩來出席了加爾各答百萬市民舉行的歡迎大會。周恩來在大會上盛
情稱讚了印度人民的友誼,稱讚印度各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他說:通過我們過去2天的參觀
,印度各方麵的成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看到印度在許多方麵是走在中國的前麵
。在科學研究工作方麵,你們對於發展這個關係到國家長期建設的根本部門注意得比我們早
,取得的成績比我們大;在工業方麵,你們有著不少先進的現代化設備和效率相當高的管理
機構。你們在文化藝術方麵的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如果說,在我上次訪問印度的時候,你
們莊嚴的古代建築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那末,在這次訪問中,你們的民族舞蹈和民
族音樂又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深為讚佩,我們中國一定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學習你們在科
學技術、工業、文化藝術和其他各方麵一切先進的東西,這不但使我們得到益處,而且也一
定會更加增進我們兩個民族的了解、友誼和團結,從而有助於和平。
  周恩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印度進步和成就的盛讚,受到了印度人民和新聞界的熱烈歡
迎。有社論評價說,這是近年來中印兩國友好往來的重要成就。
  下午,周恩來在西孟加拉邦政府大廈花園裏接見了旅居加爾各答和附近各邦的華僑代表
150餘人。周恩來和華僑進行了親切友好的談話。周恩來囑咐華僑要向印度人民學習,搞好
團結,為印度的進步作出貢獻。周恩來還提到了唐朝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事,他鼓勵華僑“
人人學玄奘”。
  晚上,周恩來舉行了記者招待會,答複了記者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一些英美記者準備無
理取鬧,隻要周恩來回答得稍有差錯,他們即向全世界大肆宣傳。然而,他們的如意算盤落
了空。無論問題如何刁鑽,如何尖銳,如何狡黠,周恩來不慌不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而且回答得很輕鬆,很妙,在場的人不由得為周恩來的機智傾倒。印度外交部的交際處長感
歎道,過去安排過不少記者招待會,但從未見過這樣的會,問題答得既好,步調也不亂。美
國紐約時報的記者表示,周恩來到底比咱們強啊!印度地方高級法院的法官和律師們紛紛議
論說:從未見過如此智慧的政治家,誠懇謙虛,問什麽答什麽。西孟加拉邦的首席廳長私下
對別人說,這是他所見過的最聰明、最有智慧的政治家。據說,這是他第一次這樣誇獎別人。
  當問及中美關係時,周恩來回答說,自從萬隆會議以來我們一直在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
改善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在日內瓦的中美會談中我們提出了建議,為的是緩和並消除台
灣的緊張局勢。我們建議說,最好的辦法是召開外長會議來解決具體問題。而且在舉行這個
外長會議之前,可以作某些工作來改善這種關係,例如,取消貿易禁運,鼓勵中國和美國之
間的貿易,進行文化交流和讓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互相訪問。但是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我們
的這一切努力沒有得到美國政府的相應的反應和讚同。
  台灣問題自然是記者們關注的熱點。12月5日在馬德拉斯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時,周恩
來明確地回答:蔣介石和他的集團是中國人。作為中國人,我們不願意看到中國之間永久分
裂。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認為他們應該並且最後會回到祖國來的原因。這也是我們為什麽正在
盡一切力量來促成台灣的和平解放的原因。這一次在回答記者的尖銳問題時,周恩來重申中
國政府正在盡一切努力來爭取和平解放台灣,並且努力爭取蔣介石。如果台灣歸還祖國的話
,那麽蔣介石就有了貢獻了,而他就可以根據他的願望留在他的祖國的任何一個地方。有一
位記者便問道:中國政府會不會給蔣介石一個部長的職位?周恩來微笑著回答:部長的職位
太低了。
  記者招待會上,周恩來不卑不亢,回答問題不但滴水不漏,而且妙語如珠,連最善於挑
刺的記者也感到滿意。周恩來的風采再度傾倒了眾人,西方人感歎道,這是神秘的東方人的
魅力!東方人則感歎道,這是神秘的周恩來的魅力!
  在訪印期間,周恩來和尼赫魯多次會談,雙方就國際形勢和中印關係方麵的問題廣泛交
換了意見。兩國總理對國際事務中的許多問題都有相同的看法,一致表示要繼續支持埃及人
民維護主權、反對侵略的正義鬥爭。雙方表示要促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世界各國在國際
關係中一致遵守的原則。另一方麵,兩國總理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也存在著分歧,雙方對此表
示理解,決定繼續觀察形勢的發展,繼續采取多種形勢交換意見。
  周恩來訪印期間的活動極為廣泛,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他兩次會見應邀參加釋加牟尼涅
磐2500周年紀念活動先期到達這裏的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並同他們進行了懇切的談話
。達賴有許多思想疑慮,在談話中提出了漢藏幹部關係、西康土改、西藏改革和國外藏人等
問題。周恩來一一作了答複,指出:漢族幹部無論在自治區委員會或在地方上都應當尊重藏
族幹部,使藏族幹部真正做到有職有權,如果在這方麵出了問題,主要責任在漢族幹部。西
康地區的武裝衝突是不得已的事,因為當時的解放軍部隊被包圍了,幾天沒有飯吃,不得已
派了空軍空投糧食,結果發生了衝突。周恩來指出,目前存在的懸案,中央正在設法解決,
已經派出了慰問團在西康地區進行善後工作。
  關於西藏地區的改革問題,周恩來向達賴和班禪保證說,西藏地區的改革一定根據達賴
喇嘛和班禪大師的意願來進行,你們不同意,不改革。毛主席要我告訴你,可以肯定在第二
個五年計劃內不談改革,過6年之後如果可以改的話,仍然由達賴喇嘛根據那時的情況和條
件決定。現在主要是搞好建設,隻要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改善了,包括貴族、寺廟的生
活水平都比現在有所提高,到那時看情況再談改革。因為改革是要改了之後對當地人民、對
大家都有利才改,改了沒利,就可不改。現在住在國外的藏人,對國內的情況不了解,他們
願意住在國外,可以長住下去,不要急著要他們回國。達賴長住國外的兩位兄長也這樣,一
時對國內情況看不清,可以多呆些時間看看,他們缺錢用,我們可以告訴駐印使館撥些外匯
,經達賴的手給他們。
  周恩來還向達賴嚴肅地指出,現在拉薩有些人想搞亂子,在三大寺中也有這種想法。這
些人的活動得到了噶倫堡方麵的支持。他們想搞“獨立”,使西藏脫離中國。這是叛國的行
為,我們一定不允許。人民解放軍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保護人民利益的,如果他們鬧出亂子,
人民解放軍就一定要把叛亂鎮壓下去。周恩來提到的噶倫堡是印度東北邊境的城鎮,住有一
萬多名藏族人,除了西藏跑過去的,也有錫金、不丹等地的,是一個國際間諜的活動地。印
度政府曾在那裏驅逐了一批間諜,包括美國間諜。
  達賴喇嘛向周恩來反映說,印度人有時也拉他,向他講波匈事件,說社會主義國家也犯
了錯誤,各國也在爭吵,他們的團結削弱了。周恩來對達賴說:印度政府對中國是友好的,
同中國一道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宣布西藏是中國的領土,這些都是很好的。我們應該堅
持中印友好,加強中印團結。至於有少數人企圖挑撥中印和漢藏關係,我們可以不加理睬。
他們挑撥,錯誤在他們;我們是懷著好意的,我們就主動。
  在同班禪談話時,周恩來轉告了同達賴談話的內容,叮囑班禪要同達賴搞好團結。周恩
來說,你們是一正一副,班禪尊重達賴,達賴也就尊重班禪了。雙方的幹部也應該互相照顧。
  周恩來還宴請了達賴的母親、姊、弟、經師等人,並同達賴的主要隨從人員進行了坦率
的會談。周恩來說,現在拉薩有一部分人想搞叛亂,你們也知道了,這是不能允許的。有人
說,搞西藏獨立,有美國支持,這可能。還有人說,有印度支持,我不相信。這是造謠、挑
撥和欺騙。在西藏搞叛亂反對中國,我們不允許;在印度搞反對中國的活動,印度也不允許
。因為我們有協定,我們兩國應該模範地執行五項原則。如果在印度的領土上進行反對中國
的顛覆活動,那就違背了這個精神。現在有人想把達賴留在印度,並搞西藏獨立,這是行不
通的。達賴可以留在印度,西藏不能搬到印度。西藏的全部麵積將近印度麵積的五分之一,
把達賴留在印度的想法是害達賴,也害印度。如果達賴萬一留下來,西藏的工作是不能停止
的,我們同樣照常進行各項工作。我們始終把大門開著歡迎達賴去領導,他什麽時候回去,
我們什麽時候歡迎他。隻是達賴留下後就成了難民,處於一個極端困難的境地了。達賴留在
印度,各方麵都要印度負責。這個責任,印度是不好負的,會有損它的國際聲譽的。
  1956年底1957年元旦,周恩來路經印度時,與尼赫魯談及西藏問題以及噶倫堡壞人活動
的問題。尼赫魯明確表示:印度政府尊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跑出來住在印度的西藏人不能
進行政治活動。向西藏搞顛覆,危害中國主權,是不允許的,如果發現了就要製止。噶倫堡
的間諜比噶倫堡住的人還要多,如果有人把達賴留在那裏不回西藏,發生了亂子,他要采取
行動禁止。印度政府對西藏的態度隻是宗教上的聯係,沒有政治企圖。周恩來鄭重地說,我
們歡迎發展宗教聯係,不但和印度,而且和東南亞各佛教國均要發展這種聯係。但是我們反
對那種以宗教為外衣而以政治為內容的活動。印度政府下麵一些官員在處理宗教問題與政治
問題上不注意,比如孟買市長在歡迎達賴和班禪時,講到西藏和印度是兩個國家,這就有損
中印關係。尼赫魯說,他也聽到此事了,這些人無知,不懂得政治。
  兩國總理的坦率交談,有助於兩國政府之間取得諒解,總的說來,中印關係是沿著健康
的軌道發展。但是,影響兩國關係的烏雲並未散去。
  從1959年1月起,印度的國會,一些政黨組織和報紙,就對中國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權的
政策,采用極端言詞進行攻擊。達賴喇嘛被裹脅至印度後,尼赫魯多次在印度議會和其他場
合大談“西藏問題”,把中國政府對西藏地方的平叛,稱為“武裝幹涉”,稱為對“西藏人
民”的“壓迫和鎮壓”,並聲稱“非常同情西藏人民,我們對他們的困難處境感到非常難過
”。這是對中國內政的赤裸裸的幹涉。
  印度政府還公開支持逃往印度的叛亂頭目進行反對中國政府的政治活動。當時的國大黨
主席和總書記公然宣稱西藏是一個“國家”或“自治國家”,包括國大黨在內的印度多數政
黨還組織了所謂“支持西藏人民委員會”,要求把西藏問題提交聯合國討論等等。中印兩國
關係受到了嚴重損害。
  對於印度不友好的聲音,中國政府在最初三個月內一直保持沉默。4月18日,周恩來在
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兩國有兩千多年的友好曆史,並且同是首倡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我們兩國都沒有任何理由因為西藏一小撮叛亂分子而動搖互相間
的友誼。我們希望,隨著西藏叛亂的平定,通過中印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國的友好關係將更
加鞏固。但是,周恩來委婉的提醒和警告,印度政府置若罔聞。
  5月2日,周恩來在接見奧地利人民之聲報駐京記者佛萊時,駁斥了某些印度上層人士對
西藏曆史的歪曲。周恩來指出:現在有人說:印度和西藏是母子關係,這是不能令人容忍的
。就民族關係而言,印度人是雅利安種,而西藏人是黃種,他們和中國的漢族、滿族、蒙古
族同屬於黃種人;從宗教關係上說,釋迦牟尼出生在尼泊爾不是印度,佛教在印度很衰弱,
興盛的是印度教,如果以佛教徒的人數講,中國的佛教徒比印度的佛教徒要多得多;從政治
關係而言,這種說法更不符合曆史。因為西藏從元朝開始就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了,因此
連英國殖民主義者也不敢說西藏是印度的一部分,而印度政府在1954年的協定中已承認西藏
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從哪一方麵說,印度都應該尊重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幹涉中國的內
政。”周恩來還指出:我們希望印度的開明人士能夠糾正歪曲曆史的現象,“不要放出冷戰
的語言來激怒中國人民”。
  5月12日,在三屆政協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詳細介紹了西藏的曆史,駁斥了印
度方麵鼓吹西藏是獨立國的論調。周恩來說:西藏在唐朝的確“是一個獨立王朝”,當時藏
族人數很多,地區發展很大,到了甘肅、川西、雲南,還打到了長安,以後在這些地區留下
了不少藏人。“但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前的獨立王朝,到現在還要恢複原狀,成為獨立國,…
…照這樣的邏輯去算,就要世界大亂。”不但“英國本土就要四分五裂”,“印度也要分成
好幾個國家”。“所以曾經是獨立國家就應該恢複成獨立國,成為一個民族國家,這是站不
住的”。周恩來鞭辟入裏地分析了印度方麵持反動態度的本質“就是同情西藏的落後製度,
想維護這個黑暗製度”,“希望西藏變成在它影響下的緩衝區”。
  5月16日,中國駐印大使潘自力向印外交部遞交了周恩來修改定稿的“書麵談話”。這
個文件開誠布公,明確告訴印方:“中國的主要注意力和鬥爭方針是在東方、在西太平洋地
區,在凶惡的侵略的美帝國主義,而不在印度,不在東南亞及南亞的一切國家。”“印度不
是我國的敵對者,而是我國的友人。”談話還明確地表明中方的立場:“中國不會蠢,東方
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西藏叛亂的平定和進行民主改革,絲毫也不會威脅印度。
”“我們不能有兩個重點,我們不能把友人當敵人,這是我們的國策。幾年來,特別是最近
3個月,我們兩國之間的吵架,不過是兩國千年萬年友好過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值不得我
們兩國廣大人民和政府當局為此而大驚小怪。”
  中國方麵的態度可謂仁至義盡了,然而印度政府卻把中方的忍讓當作軟弱可欺,在中印
邊境挑起了事端。
  1959年8月25日、26日,侵占了朗久的印度武裝部隊無端地向駐馬及墩的中國邊防部隊
挑釁攻擊,製造了中印關係史上的第一次邊境流血衝突事件。10月21日,印度武裝部隊再次
越過中印邊境西段的傳統習慣界線,在空喀山口以南地區挑起了更嚴重的武裝衝突。邊境衝
突事件是印度幹預西藏的不友好行動的直接發展,也是它對邊界問題所持立場的公開暴露。
  中印邊境問題是一個複雜的曆史遺留問題,自古以來,中印兩國之間已形成了一條傳統
習慣的邊界。但英國殖民主義者統治印度後,為了侵略中國西南和西北邊疆,曾製造了一條
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但中國曆屆政府對之從未承認過。印度獨立後,居然承襲了大英帝
國“衣缽”,先是阻撓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後又不斷地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推進。中國
政府當然不承認大片領土被侵占的事實,但一直主張通過友好談判解決邊界問題。1954年和
1956年,周恩來兩次會見尼赫魯時都提出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但尼赫魯均以兩國
不存在邊界問題而未予討論。但自1958年下半年始,印度不斷提出邊界問題。1958年8月21
日,印度外交部向中國駐印大使館遞交備忘錄,提出中國地圖將印度的一些地方“劃入了中
國的領土”。12月14日,尼赫魯致信周恩來,再次提出中國的地圖問題,不承認兩國有邊界
爭議,認為印度地圖標明的邊界線是“確定了的邊界線”。
  尼赫魯的信顯然是欲蓋彌彰,但周恩來仍作了充分地研究後複信,有理有據地回答了尼
赫魯信中提出的問題,指出“兩國邊界尚未正式劃定,並且存在著若幹意見分歧”,為了避
免在邊界正式劃定前出現糾紛,“作為一種臨時性措施,雙方暫時保持邊界的現狀,即雙方
暫時保持目前各自在邊界上的管轄範圍,而不越出這個範圍。”
  然而,尼赫魯在1959年3月22日答複周恩來的信中依然不顧曆史和現實,固執己見,向
中國政府提出了大片領土要求。為了實現這些領土要求,印度武裝部隊竟然在中印邊界東段
不僅越過了“麥克馬洪線”,而且越過了印度當時出版的地圖上所標明的邊界線(毛澤東把
印度地圖上的這條線稱為尼赫魯的“麥克馬洪線”),占領了中國的朗久、雅斜兒、沙則、
兼則馬尼和塔馬頓等領土。8月,印度單方麵公布了所有中印兩國關於邊界問題的文件,使
邊界問題的內部討論公開化了。隨後,發生了8月下旬和10月中旬的兩起邊界流血事件。
  9月8日,周恩來致信尼赫魯,提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三條原則:1.中印雙方應該考慮曆
史的背景和目前的實際情況,根據五項原則,有準備有步驟地通過友好協商,全麵解決兩國
邊界問題。2.在此以前,作為臨時性的措施,雙方應該維持久已存在的狀況,不越過“麥克
馬洪線”。3.對於一部分爭執,還可以通過談判達成局部性和臨時性的協議,以保證邊界的
安寧,維護兩國的友誼。
  11月3日,周恩來偕同彭真以及外交部副部長王稼祥、總參作戰部副部長雷英夫飛抵杭
州,向毛澤東匯報空喀山口事件的經過,同毛澤東交換了幾天來反複考慮的如何避免新的武
裝衝突的想法。毛澤東提出,根據尼赫魯信中說的雙方不派武裝人員到朗久去的建議,可向
印度提議,兩國武裝人員按照傳統習慣線在邊界全線各自後退十公裏,形成一個無槍地帶,
一個和平地帶,各自控製的地區由非武裝的民政人員管理。周恩來等對這一建議表示讚許。
毛澤東還提出,如果後撤十公裏不夠,可以研究提議各自後退15公裏、20公裏、30公裏、40
公裏。周恩來說:隻要兩國聲明,在談判以前建立一個無槍地帶,就打不起來了;我看不如
先提各退20公裏。4日下午1時,周恩來等飛返北京。3小時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並
同意了毛澤東、周恩來所商定的建議。
  11月7日,周恩來致函尼赫魯,代表中國政府建議中印兩國的武裝部隊立即沿整個中印
邊界的實際控製線各自後撤20公裏,並且停止巡邏。周恩來還提出一項新建議,即兩國總理
在最近期間舉行直接會談。
  11月16日,尼赫魯複函,單方麵地要求中國人民從自己的大片領土上撤出。12月17日,
周恩來致信尼赫魯,表示中方不能接受印方的建議。他指出:這個建議,“不是縮小爭端而
是擴大爭端”,“甚至印度最反華的報刊也立即指出,按照這一建議,印度的‘讓步’隻是
理論上的。因為所涉及的地區本來不屬於印度,印度在那裏本來沒有可以撤退的人員,而中
國則需要從久已屬於自己的三萬三千平方公裏的領土上撤出。”周恩來再次重申了11月7日
信中的建議,並第二次倡議兩國總理在1959年12月26日舉行會談,或者,在印度建議的其他
日期,會談地點既可以選擇在中國的任何地方,在征得緬甸同意後,也可以定在仰光。
  12月26日,中國外交部向印度駐華大使館提交照會。照會以詳實的曆史資料,論證了三
個問題:1.中印邊界是否正式劃定過?2.中印邊界的傳統習慣線在哪裏?3.什麽是解決中印
邊界爭端的正確途徑?這個照會在世界上引起了較大反響,包括西方國家的一些報紙,甚至
《西姆拉條約》和“麥克馬洪線”的炮製國英國的報紙,都認為中國的論點有力,論據令人
信服。
  1960年2月5日,尼赫魯致函周恩來,建議兩國總理於3月下半個月某個時候在印度的新
德裏舉行會談。2月26日,周恩來複函尼赫魯,表示願意接受印方的建議,於4月間前往新德
裏。
   周恩來對於兩國總理的會談作了充分準備。4月初,他主持擬定了《中印兩國總理關於
邊界問題會談的方案(草案)》,並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通過。方案分析會談的形勢指出
,到目前為止,“尼赫魯本人還在觀望形勢,很可能認為基本上拖下來對他有利。”方案提
出我方的會談方針是:“不怕拖,準備拖,而且也利於拖。這次會談,我們不準備全麵解決
,而隻是爭取就某些原則問題或者具體問題達成協議,使目前的形勢進一步和緩下來,為今
後繼續會談和導向合理解決準備條件。”“我們也要準備達不成任何協議。”方案全麵估計
了會談將出現的幾種可能性,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4月10日,臨行前的周恩來,在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談到中印會談的前景時指出:從原
則上來說,我們作三種準備。第一,“作最壞的準備,就是不歡而散,談不出任何結果來;
甚至於裏麵談不成,外麵是西紅柿、雞蛋來示威”。但是,“我們是友好地去訪問,去談判
的,道理在我們方麵。”第二,“沒有結果,或者略有結果。我們也沒有什麽損失。因為那
個時候我們宣布我們的主張、而印度不同意嘛。”第三,“最好的情況,就是達成好的協議
,如同中緬、中尼一樣”。但是,“按照現在的情況估計,不大可能。”因為印度把話說得
太絕了,“這個一百八十度的彎子,要印度馬上轉過來,不那麽容易。”周恩來說:新中國
的和平外交政策,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正在為愈來愈多的人們所理解和支持。我國同西南邊
和南邊的鄰國有一些曆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我們想逐步地求得全麵解決,但是解決的願
望應是雙方麵的。所以,雙方麵都要努力解決,單是一方麵努力,盡管我們做工作,還是不
能實現。”
  在和尼赫魯會談之前,周恩來先對緬甸進行了友好訪問。
  4月17日下午,周恩來在仰光緬甸總理吳努的私人往宅和吳努進行了友好談話。談及新
德裏的溫度時,吳努風趣地說,那裏比這裏還熱,而且有一些頭腦發熱的人。周恩來會意地
笑了,說,這我們不介意的。這次是尼赫魯總理提議我去的,我響應。我提出中國的任何地
方,我們會對客人給以熱烈的接待。第二,我提仰光,前緬甸政府對此歡迎,我相信吳努總
理也會歡迎。但尼赫魯說他國內離不開,所以我就去。吳努稱讚說,這是一個很勇敢的決定
。周恩來說,為了國事,任何地方也可以去。當我們還在同蔣介石打仗的時候,我還到了蔣
介石控製的各地同蔣聯係。何況中印並沒有戰爭,而且雙方又都存在著友好的願望,為什麽
不去?你知道,人家稱我為“談判者”。吳努問道,你這個名字是否在中日戰爭時期取得的
?周恩來說,在那以前,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時候。
  4月19日,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從仰光飛抵德裏。周恩來多次訪問過印度,但他走出
機艙時,他分明感到了印度政府的冷淡。機場上基本上是各國駐印外交使節,再加上神色莊
重的尼赫魯率領的屈指可數的政府官員。機場的冷淡,預示著中印兩國總理會談的艱難。在
尼赫魯麵無表情地宣讀歡迎詞後,周恩來不卑不亢地發表了友好講話。他說:“目前,我們
中印兩國都在進行著大規模的長期的經濟建設。我們都需要和平。我們都需要朋友。和平友
好是我們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共同倡導了關於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我們之間的一切
問題沒有理由不可以根據這些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取得合理的解決。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兩
國總理會談,謀求合理解決邊界問題和其他問題的途徑。這一次我是抱著解決問題的真誠願
望來的,我衷心希望我們的會晤在我們共同努力之下,能夠產生積極的和有益的效果。”
  從4月20日至25日,周恩來在德裏同尼赫魯談了七次,達20小時。由於事先準備了談不
成的思想準備,周恩來不急不躁,他詳細地陳述了中國政府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立場和基本
觀點,反複說明,邊界問題應該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和平解決;一時解決不了,應該維持業
已形成的邊界現狀;為避免衝突,應該隔離雙方武裝部隊。
  會談中,周恩來表現了極大的耐心和友好精神,堅持以理服人。會談之初,周恩來就向
尼赫魯指出:中國代表團這次印度之行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誤會,尋求共同點”。我們都
應“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在我們兩個人擔任總理期間,經過我們的手和緩形勢,達成
邊界問題的協議。”4月20日與尼赫魯舉行的前兩次會談由於印方的頑固立場而沒有任何進
展,周恩來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他依然誠懇地對尼赫魯說:由於雙方的立場和看法大相徑庭
,“繼續爭論是不適宜的,是無益的,我們應該尋求解決辦法。”當晚,在尼赫魯舉行的宴
會上,周恩來指出,隻要處處為兩國友好的長遠利益著想,既考慮到曆史背景,又考慮到當
前的實際情況,根據五項原則,互諒互讓,兩國邊界問題是完全能夠公平合理的解決的。
  4月21日下午,周恩來與尼赫魯舉行第三次會談。周恩來見直接舉行雙邊會談難度很大
,便提出組織兩國邊界聯合委員會的建議。他說,為了友好,為了不增加新的分歧,縮短雙
方的距離,可以由雙方組織邊界委員會審查材料,在聯合委員會沒有達成協議以前,雙方都
保持各自的立場和觀點,不要求任何一方有所改變;在聯合委員會工作期間,雙方應該維持
現狀;為了便於聯合委員會進行調查,雙方的部隊應互不接觸,隔開一定的距離。
  4月22日,會談進行了兩天,周恩來詳細說明了中國方麵的立場,尼赫魯也亮出了印方
的觀點。周恩來便提議討論應當“有一個歸宿”了。他說,如果我們要尋找合理解決的途徑
,我們必須有某些共同點。現在我們應該提出一些可以使雙方接近的事實,找到共同點。尼
赫魯卻以為找到共同點便是中方要求印方同意中國政府的立場和觀點,這顯然是對周恩來提
議的誤解。4月23日,針對尼赫魯的質疑,周恩來解釋說,尋找共同點並不是要求印度方麵
同意中國政府的立場和觀點,無論對西段或東段邊界,雙方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富有敏銳洞察力的周恩來明白,要想使中印雙方就邊境問題立刻達成協議,這是天方夜
譚。但是,為了維護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為了維護亞洲的和平與穩定,我們應該力求與印
度方麵就邊境問題達成某些共識,為以後公平合理地解決邊境問題創造條件。從尼赫魯的談
話中可以看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周恩來竭力爭取與印方達成某些共識,至於不
能達成共識的,可以暫時“存而不論”。
  4月24日,周恩來把會談以來雙方可以找到的共同點或接近點,進一步歸納為六點:一
、雙方邊界存在著爭議;二、在兩國之間存在著一條各自行政管轄所及的實際控製線;三、
在確定兩國邊界時,某些地理原則,如分水嶺、河穀、山口等應該同樣適用於邊界各段;四
、兩國邊界問題的解決,應該照顧兩國人民傳統的民族感情;五、在兩國邊境問題經過商談
得到解決之前,雙方應該各守實際控製線,不提出領土要求作為先決條件,但可進行個別調
整;六、為了保證邊境安寧,便於商談的進行,雙方在邊界各段應該繼續停止巡邏。
  周恩來提出的六點,是完全對等的,沒有任何一方強加於另一方的要求,既考慮了曆史
,又照顧到現實,而且包括了尼赫魯在會談中表達的觀點,充分反映了中方力求和平解決邊
境問題的誠意。
  當天下午,周恩來在中國駐印度大使館接見了蘇聯駐印度大使別涅吉克托夫。周恩來向
他介紹中印兩國總理會談的情況說:“這幾天同印度方麵的會談有一些進展。但是,從印度
方麵來說,總的趨勢是想把問題拖下去。我們建議,為了避免衝突,保持邊界安寧,雙方邊
境部隊可以自雙方實際控製線各自後撤一定的距離,在邊界上建立一個非武裝區。印度方麵
不接受這個建議。我們建議,雙方的邊境部隊在全線停止巡邏。印度方麵表示,在東段可以
不巡邏,但是在西段不提停止巡邏,而提盡力避免接觸。會談中雙方闡述了各自對邊界問題
的立場和觀點。我們提出了六點,認為是雙方可以接受的共同點。尼赫魯沒有表示同意,也
沒有表示不同意,隻是對第四點,要再澄清一下。在整個會談中,主動一直在我們方麵。我
們曾經數次建議成立中印邊界問題聯合委員會,但是印度方麵始終拒絕。”
  4月25日上午11時,周恩來與尼赫魯作了第七次會談,也是最後一次會談,商討兩國總
理聯合公報。然而,雙方起草的稿子相差很大,周恩來認為應當把雙方的六個共同點或接近
點寫入聯合公報,以便兩國政府繼續洽談。但尼赫魯不同意,他甚至連中印雙方邊界存在著
爭議這個客觀事實也不願承認。在討論陷入僵局之際,周恩來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促使尼
赫魯同意中印兩國達成兩點協議,並將其載入聯合公報:一、雙方官員應該會晤、審查、核
對和研究有關邊界問題的事實材料,並向兩國政府提出報告;二、在審查事實材料期間,“
雙方應該作出一切努力來避免在邊境地區發生摩擦和衝突。”
  為了使印度人民和國際社會了解中印會談的真實情況。中國代表團於4月25日傍晚自行
宣布在印度總統府舉行記者招待會。
  4月25日晚10點30分至次日淩晨1時,代表團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周恩來首先散發了書麵
講話,簡要地重申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公開了雙方在邊界問題上可以找到的六個共同點或接
近點。周恩來指出:兩國總理經過七天會談,雖然沒有能夠如我們所期望的達成解決邊界問
題的協議,但是聯合公報所指出的兩點協議,“對於維持邊界的安寧和繼續尋找合理解決邊
界問題的途徑是有積極意義的。”隻要雙方繼續協商,兩國政府對邊境問題分歧的距離是不
難縮小和消除的。
  在記者招待會上,周恩來回答了150多名各國記者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以敢於
提尖銳問題著稱的記者們,特別是那些敵視中國的記者,企圖以棘手問題而使周恩來難堪,
揭露所謂“中國對印度的侵略”。然而,周恩來胸有成竹,“舌戰群儒”,以友善、機敏、
博才和雄辯完全掌握了記者招待會的主動權,招待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記者招待會上,周恩來再次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和中國政府的善良願望。他說
,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對於印度、對於中國周圍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領土要求。我們絕不
會侵略任何國家的一寸土地,當然我們也不能容忍人家侵略我們。中印兩國人民沒有根本利
益的衝突,一時的烏雲是會消除的,兩國邊界的一時糾紛是能夠得到解決的。周恩來充滿深
情地說:“我和我的同事們願意在促進中印友好方麵繼續工作。如果需要的話,為了偉大的
中印兩國人民的友好,我,或者其他人,還會再來新德裏的。”
  周恩來友好的態度與和解精神再次贏得了輿論界的歡迎。連印度《自由報》也不得不承
認:“周恩來在這方麵的耐心和禮貌使朋友和敵人都感到驚異。”
  中印兩國總理會晤後,兩國邊境的緊張氣氛暫時緩和下來。然後,印度方麵並沒有改變
不友好的態度。就在周恩來離開印度去尼泊爾的當天,尼赫魯在議會上發表了對中國不友好
的講話。4月28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周恩來在記者招待會上指出,尼赫魯總理26日
在議會上的講話對中國不很友好。他當麵不說,我們一走,就攻擊中國政府侵略。這種態度
,令人非常痛心。
  韓素音在《周恩來與他的世紀》一書中對1960年周恩來訪問印度有過描述:
  “1960年4月,在季風前炎熱的天氣裏,周到達了新德裏。機場上沒有歡迎的人群,隻
是些冷冰冰的麵孔。他以前訪問時,敬獻給他的花環多得使他成了會走動的玫瑰叢,可這次
根本不見花環的影子。尼赫魯用結結巴巴的印地語發表講話----甚至英迪拉·甘地也承認她
父親的印地語講得不好。周的秘書譯得很吃力。
  周在印度呆了一周。有時禮儀上的安排象是存心要使他難堪。但是‘周恩來從未提高嗓
門講話。他從未忘記感謝司機、從未忘記和服務人員握手。他關注每一個人,對所有的人都
像對待總理一樣。’在那緊張疲勞的一周裏陪同周恩來的納特沃·辛格對我說,‘即使我們
對中國人感到憤怒,我們也不得不欽佩他的耐力、他的自我控製力和他的才能。他令我想起
了我祖父的劍……我祖父珍藏著一柄純鋼利劍,用絲綢包著。周恩來就象是那柄劍。’
  周和外交部長陳毅一起走訪了印度的一些部長。除一人外都對他粗暴無禮,像對待他們
下屬那樣橫加指責。周一直保持著他的尊嚴,彬彬有禮。對故意帶有汙辱性的講話,他回答
得既幹脆又很有分寸。拉達克裏希南總統曾公開譴責過‘百花齊放’方針的結局,他對周說
:‘與四億印度人民的友誼相比幾千平方公裏的土地算得了什麽?’周答道,‘與六億中國
人民的友誼相比幾千平方公裏土地又算得了什麽?’印度報紙上的漫畫把周畫成眼鏡蛇。周
對納特沃·辛格說,‘你們的記者真怪。我微笑時是偽君子,我不笑呢又是冷酷無情。我開
口講話是說謊,不說呢,又是條蛇……’印度的反對黨組織了許多人遊行示威,到周下榻的
中國大使館外麵進行抗議。他們揮舞著黃旗,上麵寫著‘中國侵略者滾出印度’和‘打倒中
國帝主義’。第四天,周開始流鼻血,這時他愛流鼻血已盡人皆知了。他不得不躺下,用冰
敷鼻子。這事讓他十分惱火。他不願別人知道他有這種毛病。納特沃·辛格說,‘這是他唯
一的一次發火……他是生自己的氣。’
  會談當然是毫無結果。原來也沒打算有什麽結果。當我1960年再次見到周時,他對我說
,‘我能做的都做了,可對尼赫魯一點也沒有起作用。’也許他仍然不相信尼赫魯已下決心
不去解決爭議了。印度正受到美國和蘇聯的誇獎和寵愛,並從美蘇雙方都得到了慷慨的援助
……向中國施加壓力,尼赫魯得到這麽多的好處,他為什麽非要解決邊界問題不可呢?
  離開印度前一天的晚上10點30分周舉行了記者招待會。會上他贏得了數百名記者的尊敬
,雖然這種敬意並不是心甘情願的。‘他一人主宰了長達3小時的招待會……他一直精神飽
滿。’最後,一位女記者問他是如何保持健康,顯得如此年輕的。周帶著稚氣的笑容調皮地
對她說:‘我是亞洲人,我像亞洲人那樣生活。

  周給人的印象似乎隻要稍做改動,中國便有可能接受麥克馬洪線,但這必須通過適當的
談判過程,決不是接受既成事實。作為回報,印度必須接受西段阿克賽欽的劃界線。但是,
印度似乎想兩處都按他們自己的想法劃定界線。歸國途中,周在加德滿都稍事停留,再次麵
對眾多的記者。在這兒,他不再那麽克製自己。他大聲喊道,‘我告訴你們中國受到了不公
正的對待,很不公正……’”

四、“我們這一時代的第一號‘胞波’”

  訪問印度之後,1956年12月10日至20日,周恩來對緬甸進行了友好訪問。這是周恩來第
四次來到(包括路過)這個美麗的國家。
  1954年6月下旬,在出席日內瓦會議時,周恩來主動提出訪問緬甸,緬方當即邀請他作
為國賓正式訪問。當時緬甸雖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已正式建交,但由於曆史遺留下來的
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加上美國政府和台灣當局的威脅拉攏、挑撥離間,致使緬甸當局對我國
存有疑慮。為了消除緬方乃至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對新中國的疑慮,周恩來便主動提出訪問緬
甸。
  6月28日,周恩來抵達仰光。緬甸政府雖然歡迎周恩來的到來,但吳努對於如何接待這
樣一位世界著名政治家、“共產主義大國”的總理,思想上顧慮重重。他既擔心接待上失禮
,更擔心談話時失言而引起麻煩。因而,初會周恩來時,吳努十分拘謹。但不久,吳努便拋
開了心理負擔,“把心裏的話講出來”。因為周恩來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完全沒有什麽架
子。
  消除了顧慮,吳努便直言道:緬甸人口隻及中國的雲南省,緬政府一直懷疑中國對緬甸
有領土野心,為此甚感恐懼。吳努還談了對緬甸共產黨的看法。他的態度十分謙遜,說請中
國原諒他們的恐懼,並表示他講的話隻是一種“友好的埋怨”。
  周恩來十分欣賞吳努的坦率,他首先感謝緬甸在聯合國支持新中國,稱讚緬方拒絕接受
美援和反對美國在緬建立軍事基地。周恩來指出,在基本精神方麵,他們之間的意見大部分
是相同的。可以直率地告訴吳努總理,新中國的政策是和平政策,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
世界上一切國家友好相處,何況緬甸和中國還是有親戚關係的國家。我們的立國政策就是把
自己國家搞好,沒有領土野心。周恩來接著指出,世界上許多國家有共產黨。根據中國共產
黨的經驗,革命是不能輸出的,輸出必敗。今後如果兩國關係發生什麽困難,馬上可以通過
外交途徑加以解決。彼此都注意了,就不會發生使對方誤會的事情。他還表示,兩國之間曆
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不可能都馬上解決。其中有些傳說還可能是誤會,需要一定時間進行
調查。所以這次聯合公報對有些問題就不必提及,可留待以後依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再加以
解決。
  吳努對周恩來的談話非常滿意,說:“閣下這次來訪,起了很好的作用,消除了緬甸人
民對中國抱有的恐懼的相當大部分。”
  在同吳努的兩次會談中,周恩來除了介紹日內瓦會議有關情況外,還主動提出中國願同
緬甸簽訂像中印協定那樣性質的協定,以利於兩國友好和平相處。鑒於簽訂協定需要時間,
因此可先發表一個兩國總理聯合聲明作為開端。他還提議,如緬方願意,聯合聲明可包括中
印協定中載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五項原則是:(1)互相尊重領土主權;(2)互不侵犯;(3
)互不幹涉內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處。
  吳努欣然接受了周恩來的建議。經過磋商,6月29日發表了中緬兩國總理聯合聲明,確
定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係的準則。聲明強調:“如果這些原則能為一切國家
所遵守,則社會製度不同的國家的和平共處就有了保證。而侵略和幹涉內政的威脅和對侵略
和幹涉的恐懼,將為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代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unkmaker 回複 悄悄話 周恩來無法與林彪及彭德懷相比, 他沒有他們的勇氣, 他也不敢反對毛, 實足的小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