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亂 講

曆史學生 大學行走 文學參議 業餘收藏
正文

說貝8

(2004-12-27 07:53:28) 下一個

說貝8

 

應該是結束貝幣的時候了。這裏就談談貝幣在雲南社會的功能。南詔大理時期大致不可說了,所以主要談談元明時候。元代的貨幣體係不敢多說,但是紙鈔的發行是元朝的一個重要經濟政策, 可惜,通貨膨脹嚴重。總的來說,寶鈔的流通是大不盡人意的,而在雲南為甚。因為貝比那時是雲南的主要貨幣形式。

1274年,忽必烈建立雲南行中書省,派賽典赤為平章政事, 主理雲南政務。此前,忽必烈的第五個兒子坐鎮雲南, 居然被蒙古的兩個將軍毒死了。 忽必烈希望謹厚從事的賽典赤能夠把雲南從動亂中 恢複穩定。賽典赤是一個回回,自中亞來,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果然,他不負重望, 把雲南治理得沒有話說。蒙古的貴族,當地的土著,都覺得得其所哉。今天,雲南的回民十有八九附會自己是賽典赤的後人。

賽典赤當然實施了很多政策,其中的一項, 就是請求忽必烈允許雲南用貝幣交稅。這樣,貝幣成為官方允許的貨幣。賽點赤之所以請求貝幣合法化, 就是因為貝幣和當地的社會生活是緊緊地聯係在一起,政府的一紙禁令根本起不了作用。這樣,中央政府不得不對地方習俗讓步。最後,雲南就用貝幣繳稅, 按照貝幣和黃金的比率進行。

元代的資料給我們留下生動活潑的貝幣形象。李京,大約在馬可波羅之後的半個世紀到達雲南,14世紀初,佩虎符,任烏蒙撒路副使 (記憶可能有誤),寫了一本書,雲南誌略, 記載了當時雲南的民俗,尤其是關於土著居民的風俗習慣。他說,雲南交易用貝, 一個貝叫做一莊,四莊為一手,四手為一苗, 五苗為一索。所以,一索貝幣總共80個。這個計數辦法,和中原的不一樣,但恰恰 和南亞東南亞是一致的。這也從側麵證實了雲南和印度洋的聯係。

雲南的土著居民不僅是用貝幣,也儲存貝幣作為財富。李京記載, 有一個哈尼人, 臨死之前,把自己收藏的貝幣告訴給兒子,把一半給兒子,另一半,他告訴兒子,自己死後要用。

        因為元朝政府不僅允許貝幣的民間使用,而且也把貝幣作為官方的貨幣,所以大量的貝幣以天文數字的方式流入了政府的倉庫。1338年,雲南行省的課發以貝幣繳納,總共十1133119 索, 同年雲南的酒稅是201117 索。1297年,雲南行省的藩庫共有貝幣2700000 索;四年之後,達到了10070000 索。粗粗估計省內的藩庫, 貝幣就接近10億枚。這個天文數字還隻是雲南一省的藩庫,民間的呢? 無法逆料。 10億枚貝幣, 你得數多少年啊?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 元代的貝幣, 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雲南一隅,在江南也不可勝數。江南市舶司存有大量的貝幣, 一些商人就把貝幣從江南運到雲南,用來買馬和黃金。結果導致了雲南的通貨膨脹。皇帝就下令禁止這個交易。可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隻要有利潤的存在,一紙禁令是沒有多大效果的。一些商人依然運送海貝聯係江南和雲南。 為了阻止他們,元政府設置了關卡, 但是效果不明顯,結果出現了真假鈔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