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亂 講

曆史學生 大學行走 文學參議 業餘收藏
正文

說貝 7

(2004-12-24 07:19:04) 下一個

說貝7

 前麵說的強調雲南內部的變化恐怕是國內學者的主流,但是,他們忽視了貝幣的來源。 第二種觀點就有宏大的眼光,把視覺延伸到了東南亞,南亞,印度洋,甚至更遠的地方。這是一種全球的眼光。這種眼光,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解釋。

全球視覺的始作俑者是雲南研究的開山鼻祖和集大成者方國瑜先生。

方先生指出,雲南的貝幣是從沿海運來的,因此,即使中央王朝禁止用貝,貝幣還是源源不斷地流入雲南。就這點而言,方先生和第一種觀點恰恰相反,他暗示政府政策是違背經濟規律的。

方先生的高明在於他審視了貝幣的出入, 也就是東南亞大陸的沿海區域。方先生認為,要理解貝幣在雲南的長期存在,我們必須看到東南亞大陸和雲南的密切聯係;同理,要理解貝幣在雲南的消失,我們也必須檢查在東南亞大陸發生了什麽。那個時候,正是歐洲殖民者到達南亞和東南亞的時候。 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破壞了雲南和東南亞的聯係,也就是原有的貿易網絡,所以,雲南和東南亞的聯係被削弱了。 貝幣, 作為這種聯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象征,也就無法維持下去。一句話,方先生認為,歐洲殖民主義破壞了在南亞和東南亞的貿易秩序,從而導致了貝幣體係的崩潰。

方先生是具有洞見的學者,但他關於歐洲殖民主義摧毀東南亞的貿易網絡的結論是不可靠的。事實上,剛剛到達南亞和東南亞的西歐商人, 不是摧毀, 而是介入和借助了原有的貿易體係。他們依賴印度人,馬來人,和中國人。慢慢地,他們才取得了在這種貿易中的統治地位。但是,方先生認為貝幣的消失和其來源必然有關的解釋卻是振聾發聵。台灣中研院的張斌村先生便揚棄了方先生的觀點。

張斌村先生的切入點是,為什麽貝幣在二十年間(1660-1680)突然消失了?他認為政府政策或者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增多不足以解釋這個現象。和方先生一樣, 張斌村看到了歐洲的擴張和貝幣消失的聯係; 和方先生不一樣,張認為歐洲的資本主義既沒有破壞原有的貿易體係,也沒有故意阻止貝幣的流通。張先生的研究表明,貝幣在雲南的崩潰是歐洲資本主義擴張的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

張先生指出,歐洲殖民主義的到來不但沒有削弱法反而加強了雲南和東南亞南亞的聯係, 然而,歐洲殖民者用貝幣來購買非洲的黑奴,而後運往美洲的種植園。 大西洋急劇膨脹的奴隸貿易導致了對貝幣的無休止的需求,這種需求刺激了貝幣價格瘋長,於是雲南無法再承擔高價的貝幣, 從而馬爾代夫的貝幣不再流入雲南。這樣,貝幣在雲南崩潰的原因,就和 南亞,印度洋,非洲,大西洋,以及美洲聯係起來了。何等生動的畫麵!

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有其道理,雖然我更欣賞後一種寬闊的眼界。 17世紀中葉以來雲南地方的變化和全球格局的變動都對雲南貝幣體係的崩潰有影響。正當孟加拉灣的貝幣價格直上雲霄的時候,雲南的貝幣實際上在貶值,因此運送貝幣進入雲南不再是一項牟利的事業,誰會去做呢?

那麽,雲南的貝幣為什麽會貶值呢?

 

貶值的原因無他,還在於明王朝對於雲南的控製。雲南在明代控製的兩百多年,大致有兩三百萬漢族移民或者移民後裔。 到天啟年間(1621-1627),雲南的漢族人口可能達到了三百萬。 漢族的農耕經濟,漢族的經濟體製,漢族的文化習慣,不可避免地對雲南原有的社會製度文化風俗包括貨幣製度有影響。與此同時,明政府曾經三次在雲南鑄錢,以期用銅錢取代貝幣。效果雖然不彰,或多或少削弱了對於貝幣體製。

總而言之,貝幣在雲南的長期存在就是因為雲南和印度洋經濟體係的密切關係。就經濟關係而言,雲南屬於印度洋而不是中國。而雲南貝幣的消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非洲黑奴貿易的興盛。

信不信由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